《第十章 织物的基本性能与品质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织物的基本性能与品质评定.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 织物的基本性能与品质评定,思考题及难点:1.影响织物拉伸强度的因素2.织物耐磨性3.手感4.悬垂性5.织物风格6.起毛、起球7.舒适性8.织物品质如何评定,返回,第一节 织物的拉伸、撕裂和顶破,第十章 织物的基本性能与品质评定,第二节 织物的耐磨性,第三节 织物的弯曲性能与手感,第四节 机织物与针织物的起毛、起球与勾丝,第五节 织物服用性能与纤维性能的关系,第六节 织物穿着舒适性与通透性,第七节 机织物与针织物的品质评定,一、织物的拉伸性能 (一)试验方法和指标1.测试方法:)条样法 )抓样法 )剪切条样法,返回,2.指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功 图10-1 织物拉伸断裂夹持方法
2、,3.纱线在织物中的强力利用系数:K=Pf(织物强力)/Pyi(受力系统纱线强力之和)1 特殊情况下可以1,(二)条样法织物强力估算,Pf=(P/2) Py k (宽度5cm)(针对条样法) 式中: Py:受力系统纱线断裂强力()Pf:织物断裂强力()k :纱线在织物中的强力利用系数,(三)影响因素 1.织物密度与织物组织的影响 2.纱线的特(支)数和结构的影响 3.纤维品种与混纺比的影响,二、撕破织物在受到拉伸力时的另一种破坏形式,所不同的是它受到的是局部集中负荷1.指标 最大撕裂力五峰均值撕裂力 12峰均值撕裂力全峰均值撕裂力2 撕裂方式(用实物示范) 单缝撕裂法舌形撕裂法梯形法,三、顶破
3、1.指标 顶破强力顶破高度2.顶破方式 弹子式气压式,第二节 织物的耐磨性,一、耐磨性的实验方法(一)实际穿着试验(二)实验室试验1.平磨2.曲磨3.折边磨4.翻动磨5.动态磨,返回,二、耐磨性指标(一)单一性指标:重量、强力、厚度、孔(二)综合性指标:综合耐磨值=3/(1/耐平磨值+1/耐曲磨值+1/耐折边磨值) (调和平均),第三节 织物的弯曲性能与手感,一、刚柔性与悬垂性(一)刚柔性:抗弯刚度与柔软度合称 实验方法:斜面法(简支梁悬臂梁),返回,刚柔性实验动画,(二)悬垂性织物因自重而形成平滑和曲率 均匀的曲面的特性 1.试验方法:伞式法(圆盘法)2.指标:悬垂系数k=100%(AF-A
4、d)/(AD -Ad)悬垂系数越大,织物悬垂性越差.Ad:小圆盘面积(mm2 )AD:试样面积( mm2 )AF:试样投影面积( mm2 ),1-试样2-支持柱3-反光镜 4-光源5-反光镜 6-光电管 图10-3悬垂性测定仪简图,二、手感与风格(一)定义1.广义风格(风格):综合视觉、触觉、听觉三方面对织物品质的综合评价(丝光、丝鸣)2.狭义风格(手感):单指触觉一个方面。织物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感触而在人们心里产生的一种反映,(二)实验方法1.主观评定法2.仪器评定法(1) YG821型织物风格仪(2)KES织物风格仪(3)FAST测四项:弯曲.摩擦.压缩.拉伸,三、抗皱性织物在揉
5、搓外力作用下,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即抗皱性测量方法 (1)凸形法(垂直法)测出折痕恢复角(2)条形法(水平法)折皱回复率=折皱回复角/180100%,四、免烫性(洗可穿性),衣着洗后不加熨烫或稍加熨烫就可保持平挺而可穿用的性能,称之为洗可穿性常用如下方法测试 1.拧绞法:与样照对比评为级,5级最好,1级最差2.落水变形法:浸入规定溶液或水中浸泡,清洗,悬挂晾干,与样照对比3.洗衣机法:织物耐洗衣机洗涤的性能,也与样照对比评级,五、起拱变形 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在经常弯曲,拱起的部位如肘部和膝部会发生残留变形,称为起拱变形,六、色牢度 织物在日晒光、水洗、皂洗、摩擦、汗渍、熨烫、漂白、海水、干洗等
6、作用下抵抗褪色的性能,第四节 机织物与针织物的起毛、起球与勾丝,一、起毛起球织物在实际穿着和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磨擦,使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于织物表面,形成毛茸即为起毛,若毛茸不能及时脱落,互相纠缠,形成球形小粒即为起球。,返回,二、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1.组成织物的纤维品种(1)天然纤维织物:如粘纤,醋纤少起球(2)合纤的纯纺或混纺织物:锦纶、涤纶、丙纶易起球,腈纶、维纶次之(3)纤维的长度、细度和断面形态的关系:短的、细的断面接近圆形 易起球,2.纺织工艺参数与纺纱方法、纱线结构、织物结构有关(1)精梳纱:纤维排列平齐,短纤维少,纤维长,所以不易露出头端起毛起球(2)纱线的条干不匀会在粗节
7、处起毛起球 3.染整后加工4.服用条件,精梳毛织品起球样照,第五节 织物服用性能与纤维性能的关系,一、化学纤维品种的影响二、混纺比的影响三、纤维长度、细度和卷曲度的影响四、不同拉伸特性纤维的影响五、不同收缩纤维的影响,返回,第六节 织物穿着舒适性与通透性,一、热湿平衡与穿着舒适性1.热湿平衡及舒适性:人体穿着衣服后,身体与环境之间恒处于不断的能量质量交换中,人体的舒适感取决于人体本身产生的热量、水分和周围环境散失热量水分等之间的能量质量交换平衡,返回,2.通透性:空气(气流)、热、湿(气相、液相)通过织物的程度,二、服装材料的物理特性与穿着舒适性,1.保温性: 织物保持被包覆热体温度的程度 2.透湿汽性:织物透水汽的程度 3.透水性与防水性: 液态水从织物一面渗透到另一面的性能,称为织物的透水性。有时采用与透水性相反的指标防水性来表示织物对液态水透过时的阻抗特性4.透气性:织物通过空气的程度,第七节 机织物与针织物的品质评定,一、机织物和针织物的品质要求和评定方法评定织物品质的方法,通常采用仪器检验与感官检验,必要时可采用穿着试验,返回,二、纺织品标准化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