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地地形图的判读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应用相对高度和海拔来表示物体的高度。2.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和特点,能够正确判读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3.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指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的特征。4.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理解其表示地面起伏的优越性。【教学重点】等高线的含义和特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对,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构成一幅地图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阅读、运用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用这把“钥匙”打开地形图,去认识和辨别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
2、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悬念设问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 米, 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 米高, 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电脑展示课本 P24 图 1.34“海拔的计算” ,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 米, 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电脑展示鼠标点击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得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 米。提出问题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电
3、脑展示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乙地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分析回答。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乙地 1000 米的垂直距离, 这就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那么,图中1500 米、500 米表示的是海拔、1000 米表示的是相对高度,请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分别应该如何表述?讨论小结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比较后进行小结板书。三个高度的共同点都指的是垂直距离。1500 米和 500 米都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故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表述为:甲地海拔 1500 米,乙地海拔 500 米。而 1000 米则是甲地高第 1 页出乙地的垂直距离,故叫做相对高度,即甲地比乙地高1000 米。地图上,都是
4、用海拔来表示地面某地点的高度。板书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解决问题前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请同学们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确定正确答案:8848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4000 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相对高度。设问过渡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现在我们运用地面高度,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2.等高线地形图电脑演示课本 P24图 1.35“等高线示意” 。首先鼠标点击出现一幅有两座山峰的山体;点击山体
5、下方出现相当于地图图纸的水平面;再点击,一水平截面运动至山体海拔 100 米处与山体水平相切,由水平截面与山体周围的各交点向下引垂线,垂线与水平面的各交点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式的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海拔为100 米。用同样的方法,在水平面上分别作出 110 米、120 米、130 米、140 米的封闭曲线。学生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先让学生将自带的泡沫塑料或橡皮泥、小刀、白纸和铅笔准备好。然后按照课本P17 活动 2 的要求和步骤,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比赛,并评选出若干好的模型在全班传阅。引导板书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动手和教师的解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形实体和所
6、绘成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板书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讨论归纳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引导推理引导学生同理得出: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
7、的大小。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板书等深线第 2 页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提出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徒缓。但是,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电脑展示课本 P25图 1.36“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让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名称、位置,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别其的方法。指图交流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小组重点讨论总结一个部位,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指图说明。分析归纳在学生交流后, 教师给予评价, 并一边点击闪动各个部位,一边分
8、析说,一边归纳板书。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内大外小。2.山脊是指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类似于房屋的屋脊或中脊,马背的脊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是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 类似马鞍,因此而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形象演示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 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地理 上册 第一章 第四 地形图 判读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