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环保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时期环保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环保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金课题 新时期环保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李 彧 (昌吉学院 中文系,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新时期 的环保传播具有更加 规范的法律保障、良好的技术 服务和网民热情参与 环保传播等优势,但也存在 采 编人员环保知识 匮乏、环 保传播强度和力 度不够、环 保 NGO 发 展艰难等挑战。这 需要在环保传播 的过程中,培养公 众的参与意识,重 视持续传播效应,同时媒体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报道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环保传播;机遇;挑战 中 图分 类号: G206 文 献标志 码: A 文章编 号: 1674- 8883( 2016) 11-0032-01 据环 保部、国 土资 源 部等 13
2、 个 部门 联合 编制 的 2014 年 达 民意。传统社 会的环保传播 大多是通过 报纸、广 播、电 视等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14 年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检测的 传 统媒体,设置与环保 相关的议题,对破坏环 境的人 或事 进行 161 个城市, 90% 的城市 空气质量 都不达 标;地 下水的 4896 个 揭露和批判。新媒体时代,公众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 监测点中,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就占 61.5%;土壤被腐蚀面积则 见 形成网络舆论。从 厦门的 PX 项目 事件、兰 州 “411” 水污 占普查总 面积的 31.12%。 面对 这种严 峻的形 势,环保部 长 染 事件、天津
3、 爆炸案 等环 境群体 性事件 中都 可以看 到公众 通 陈吉宁称 “必须从各个方面加以努力,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 ”。 过参与网络 环境事件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媒体对公众议 环境保 护需 要政 府、社 会、专业 技术、市场 等多 方面的 共 程 的影 响已逐 步减弱,微 博等社 会化媒 体对 个体和 社群的 影 同努力和作用。 环境保护的 可持续性发展 离不开公众的 广泛 响力正日益突显。具体而言,新媒体社会一些个体公众上传的 参与。公众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 议 题,经过社 群的 热议、酝酿、发 酵,逐步被 主流 媒体报 道,最 有助于 其接受 政府 制定的 环境政
4、 策,提升环 境政策 的执 行 力 终成为社会中重要的公众议题。 度。增强公众的 环保意识和 让他们养成环 保的习惯都需 要媒 公 众在环保事 件中所表现出 的参与网络 的热情是对 以往 体的引导和示范。传媒与环保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环 保政 策缺乏 公众参 与的有 效补 充,同 时也 显示了 十八大 以 新时期环保传播具有很多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如何 来真正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新时期环保传播发展的重要研究点。 二、环保传播面对的挑战 一、环保传播面临 的机遇 (一)媒体采编人员环保知识匮乏 (一)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 环 保传 播属于 环保 与传播 学的 交叉
5、学 科,它是传 播学 一 1989 年 12 月 26 日 我国 第 一部 环境 保护 法通 过、公 布并 施 个新的研究方向,采编人员是环保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由 行。之后,随着我国人 口和经济的迅 速增长,环境污染变 得日 于 环境保护类新 闻的采写属于 敏感性和公益 性都很强 的 公共 益严重,原先的环保 法已经无力承 担新的环境保 护的重任,环 类 话题,它 需要用层层 递进的策略,动之以 情、晓之 以理、喻之 境保护立法工作迫在眉睫。 以 利、导之以 行地传播出去。 在一些较为发 达的国家,虽然 2014 年 4 月 24 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 没 有环保传播的 名
6、称,但很多媒体都 会对记者、编辑进行 环境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 2015 年 1 月 保 护采访和写作 方面的 专门 培训,提 高他们的环保 传播能力。 起开始正式 施行。新的环 境保护法不仅 在条数上从 47 条 增加 在 我国 的各级 媒体中,很 少对采 编人员 进行 专门的 较为专 业 到了 70 条,而 且在内容上 更加突显惩 罚、激励 及信息公开 等内 的 培训,这使 中国各 级媒 体普遍 缺乏环 境保 护高素 质的专 业 容。因此修订后的环保法被成为 “史上最严 ”的环保法。 记者和编辑。 新环保法的出台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支撑力度, (二)环保传播强度和
7、力度不够 让环保 传播不 再软 弱无力,也提 高了 公众对 环保信 息的可 获 新时期,微博、微信成为环保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载体。笔者以 得性、参与度及有效监督的效果。 长期处于媒体微信号、微博前列的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平台为例,发 (二)不断升级信息化处理技术 现自新环保法实施一年以来(即 2015 年 1 月 1 日 2015 年 12月 随着科 技的 进步和 发展,环保 传播 经历了 从数 字环保 到 31 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 平台推送的环保类微信仅有 106 条, “智慧环 保 ”的蜕变。所谓 “数字环保 ”是将信息、网络、自动 数 量较少且 分布不均。 2015 年人 民日报官 方微博
8、虽 然平 控制、通讯等现代科技应用于环境保护系统中,实现环境保护的 均 每月发布各 类微博千余 条,但在 环境状况最 为糟糕的 12 月, 数字化,从而提高环境保护 的信息化水平和执法 监督水平。 涉及环保传播的内容只有 27 条。 继 “数字环 保 ”之后,随着 2009 年提出 “ 智慧地球 ”的理念, (三)环保 NGO 发展艰难 “智 慧环保 ”应运而生。 环 保 NGO 既是 环保民间力 量的支持 者和响应 者,也 是我 “智慧环保 ”是数字环保的发展和延伸,它搭建了企业、政 国 环保事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环保工 作中发挥着 补充 府、民 间共同合作的 平台。 “智 慧环保
9、”满 足了公众更多 的知 政 府职 能、促 进政 府与公 众的 交流、监督 政府、保护 公众环 境 情权,公 众一方面可 以通过环保部 门的门户网站、微信等 了解 权益、宣传引导 公众参与环保等作用。 当地、当 前各项环境 监测指标;另一方面还 可以及时投诉 和举 2008 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环 报环境污染情况,帮助环保部门有效管控排污企业。 保 NGO 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 代,到 2008 年 10 月,共有 3539 家。 (三)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 其 中,由政 府 发起 成立 的环 保 NGO 有 1309 家,学 校环 保社 团 传统社会,公众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环保 传播 面临 机遇 挑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