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课件.pptx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课件.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包括以下内容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和记录体格检查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护理的原则 饮食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原则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一)要有耐心,认真听,重点问,从家长提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态度和蔼亲切,要让家长感觉到对孩子的关怀,以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语言要通俗易懂,不要用听不懂的医学术语。切不可先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这样会给诊断造成困难。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二)年龄:采用实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3天以内的新生儿具体到小时,3天后28天内具体到天,婴儿记录月数,1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如1岁3个月记录为1
2、岁)、主诉:就诊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时间。要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多采用症状或体征+时间的格式,如:发热3天,咳嗽1天。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三)个人史 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出生史:母孕期的情况;第几胎第几产,出生体重;分娩时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等。新生儿和小婴儿,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或智力发育迟缓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情况。喂养史:母乳喂养或人工或混合喂养。年长儿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了解喂养情况对患有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小儿尤为重要。生长发育史:3岁内患儿所患疾病与发育密切
3、相关,详细询问体格及智力发育过程。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四)既往史 既往疾病史: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重点了解传染病史,认真了解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同时要询问有无输血史(包括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血液制品)。预防接种史 :何时何种、次数、有无反应。 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五)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患者;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必要时要询问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父母对患儿的关爱程度和对患儿所患疾病的认识等。传染病接触史 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
4、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体格检查要点(一)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反应及智力情况。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和合作。增加患儿的安全感,让孩子与亲人在一起,婴幼儿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检查,检查者顺应患儿体位。检查时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所用听诊器胸件要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们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体格检查要点(二)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检最好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抢救边检查。防止交叉感染。体格检查要点(三)检查顺序灵活掌握。安静时先
5、进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部位,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如四肢躯干骨骼、浅表淋巴结等;有刺激的最后查,如口腔、咽部等,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一)体温:腋温、口温、肛温、耳温,腋温最常用。发热指腋温37.4或肛温37.8。以腋温为标准:低热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处理:腋温38可做退热处理, 38.5予退热药物。物理降温:温水浴,水温37 左右,刺激血管被动舒张,在腋窝、腹股沟、颈部血管丰富的地方停留时间长些。乙醇擦浴,1岁以上方用,浓度30%-50%,温度3235 为宜。3月以内一般仅物理降温,不用退热药。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扑
6、热息痛):首选,每次1015mg/kg,4 6h可重复使用,每天不超过5次。布洛芬:每次510mg/kg,6 8h可重复使用,每天不超过4次。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现均不用,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多,WHO不推荐3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使用,且用于小儿患病毒感染时,增加Reye综合征风险。尼美舒利不用于12岁以下。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机体免疫系统,且易产生依赖性,不作为普通退热药使用。体格检查内容(二)血压:收缩压(mmHg)= 年龄(岁)2+80,舒张压为其2/3。低血压指婴儿70,110岁 年龄(岁)2+70,10岁以上 90。新生儿及小婴儿多用仪器。前囟:婴幼儿一定要摸,感受其张力。扁桃体:1岁
7、后逐渐增大,4 10岁达高峰,双侧扁桃体可有肿大,但不充血。肺部听诊:腋下、肩胛区及肩胛下区最易听,深吸气时易听到细湿罗音。肝脾:正常婴幼儿肝肋缘下12cm, 67岁后不应触及。小婴儿偶可触及脾下缘。神经系统体查:2岁以下Babinski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阴性一侧阳性有意义。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护理原则饮食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心理治疗原则给药途径消化道:口服、含服、直肠给药呼吸道:雾化吸入、气管插管给药静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PICC、脐静脉动脉:主要用于化疗皮肤:外涂、皮下注射骨髓:紧急情况下无法建立静脉通道时肌肉:肌注椎管内:鞘内注射其他:腹膜透析、心内注射、大隐静脉切开等口服系最常用的给
8、药途径,只有耐酸的药物方可口服。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差异特别大,患病时口服药物常不可靠。为避免误吸引起气管异物,5岁以下尽量避免口服片剂及丸剂,尽可能选用糖浆、冲剂,亦可将片剂碾碎成粉冲水服用。在肠道有炎症时,平时某些不吸收的药物也可吸收,文献报道个别患儿因口服新霉素导致耳聋。肌注婴幼儿肌肉组织较少,皮下组织相对较多,血循环较差,故肌注吸收效果差,且不稳定,较少肌注,特别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往往需保持患儿不受刺激。且肌注易产生硬结,长期肌注严重者形成臀大肌挛缩,需手术松解。安定肌注吸收效果极差,一般不肌注,推荐静注,灌肠效果亦较好。苯巴比妥肌注吸收快。静脉用药药物直接静脉入血并迅速分不到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疾病 诊治 原则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