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中国现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吴军几点说明:几点说明:一、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中国现代文学 ,我们编写了这份复习提纲,重点提示必须掌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史知识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论述的范围。二、我们强调以自学为主,抽一定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同时更强调阅读有关史料和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有重大成就的代表作家作品。三、在面授辅导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突出重点,将现代文学史中有重大成就、重大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讲深讲透,并努力传授分析作家作品的基本方法,以便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四、提倡独立思考,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允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也允许保留个人不同的意见。五、我们提倡勤学苦读,锲而不舍
2、、持之有恒、循序渐进、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精神。强调读原著,反对走“捷径” 。不要以看戏、看电影、看电视来替代阅读文学作品,但我们提倡将二者对照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复习提纲第一编“五四”文学时期(19171927)一、名词术语解释:(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湖畔诗社 (4)鲁迅精神 (5)问题小说 (6)小诗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呐喊和彷徨的思想意义。 如何理解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试论阿 Q 的典型形象及其现实意义。2 浅谈伤逝中涓生、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 郭沫若新诗集女神的思想意义。 谈谈凤凰涅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分析历史剧屈
3、原中的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 谈谈历史剧屈原的艺术成就。繁星 、 春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以死水这首诗为例,论述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全文默写并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名篇再别康桥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二编“左联”文学时期(19271937)一、名词术语解释:(1) “左联” (2) “新月派” (3)左联五烈士 (4) “新感觉派” (5)中国诗歌会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左联”的成立及其重大的贡献。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分析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谈谈子夜的艺术成就。 分析巴金家中高觉新和高觉慧的典型
4、形象。 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艺术形象。 谈谈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 分析雷雨中主人公周朴园和周蘩漪典型的形象。 简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分析日出中主人公陈白露的形象及其意义。 分析柔石小说二月中肖涧秋的形象及其意义。 全文默写并分析戴望舒的诗歌名篇雨巷 。 谈谈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3第三编 抗战和解放战争文学时期(19371947)一、名词术语解释:(1) “文协” (2) “孤岛文艺”运动 (3) “战国策派” (4)第一次文代会 二、重点分析论述思考题: 谈谈艾青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分析田间抒情长诗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华威先生的形象,兼论张
5、天翼讽刺小说艺术手法的主要特征。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创作成就。试论围城中方鸿渐形象的塑造。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独特艺术风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伟大意义及历史评价。从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看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发表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成就。4名词术语解释举例吴军文学研究会我国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影响最大、成绩最突出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后迁上海。它是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 12 人发起组成。主要成员还有朱自清、谢冰心、俞平伯、黄庐隐、
6、王鲁彦、陈毅等,其成员多达 170 余人。他们的文学主张是“为人生的艺术” ,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机关刊物是小说月报 ,还先后编辑了文学旬刊和诗月刊等,并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25 种。文学研究会的三项宗旨是: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文研会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文学团体,它的组织松散,成员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也不尽一致,但在两个问题上,他们持相同的态度:第一,在反封建问题上,他们都反对旧礼教、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普通关注社会人生,同情劳动者的疾苦,继承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第二,他们都反对鸳鸯蝴蝶派,反对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注重对外国现实主
7、义文学作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到了大革命时期,它的活动减少,成员逐渐分化。有的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如茅盾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更多的作家仍然带着“人生派”的艺术主张,从事于漫长的文学活动,如王统照、朱自清、谢冰心等;还有的人则低吟着人生的哀歌,唱着灰色低沉的调子,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如周作人。1932 年“一二八”事变的炮火使小说月报烧毁,文研会无形之中解散。创造社我国新文学史上成立较早、影响很大、成绩很突出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 年 6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由留日青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穆木天等人组成。先后创办了创造 (季刊) 、 创造周报 、 创造日 、 洪
8、水 、 创造月刊 、 文化批判等刊物多种。他们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学活动” 。早期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给人一种矛盾和含混的感觉:一方面他们强调“内心的要求”和“尊重自我” 、 “尊重天才” ,追求5艺术的“全”与“美” ,的确受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又主张文学要表现“时代的使命” ,要“反抗资本主义的毒龙” ,要“打破毒龙的宫殿” ,要“反抗一切既成的道德” 。 “五卅”运动后,它的主要成员参加了革命实际工作,这期间他们提出了“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文学” ,标志着创造社开始转变
9、。大革命失败后,郁达夫因与其他人主张不一,退出了创造性;张资平因专写多角恋爱的色情小说和挑拨创造社成员之间的关系被清除出去,同时并增加了冯乃超、彭康、李初梨、朱镜我、阳翰笙、李一氓等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新成员,更使创造社向左转化。1928 年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太阳社共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遭到了反动派的压迫和摧残。1929 年 2 月,创造社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查封。湖畔诗社1922 年春,在杭州西湖湖畔由四位青年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组成的新诗社团。他们出版了诗歌合集湖畔和春的歌集 ,汪静之还出版了诗集蕙的风和寂寞的国 。他们歌唱纯洁的友谊和爱情,歌唱祖国美好的河山,歌唱爱与美,特别是以
10、讴歌爱情著称于世。他们坦露了青年率直纯真、充满稚气的美好情怀,显示了大胆向封建道德挑战,勇敢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反封建意义。他们即受到了守旧派的诋毁和攻击,也受到了鲁迅等新文学倡导者的支持和卫护。湖畔诗社诗人的诗大多是自由体,感情真挚,形式活泼,格调清新,诗风健美,新鲜自然,富有节奏感。汪静之的一步一回头 ,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 ,潘漠华的问美丽的姑娘 ,冯雪峰的落花等,均为佳作,在当时青年中引起过较大的反响。1925 年以后,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先后投入革命的洪流,湖畔诗社不复存在。小诗1921 年至 1924 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受日本的短歌、俳句和印度泰戈尔的飞鸟集
11、的影响,把一些零碎的思想和一刹那间对生活的特殊感受和思索,熔铸在篇幅极短的诗行中,既能抒情、写景、也能表达一种哲理的意味。在小诗运动中,冰心的成就最为突出,有诗集繁星和春水行世。冰心的这些小诗,清新晶莹,构思精巧,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而风靡一时。这些小诗由于思想情绪的抑郁和狭小天地的爱的吟诵,所以兴盛一时也就逐渐衰落下去了。小诗又有“冰心体” 、 “繁星格” 、“春水体”之称。小诗的作者还有宗白华、徐玉诺等人。6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一个革命文艺界的群众组织。1930 年 3 月 2 日成立于上海。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艺运动的新阶段。大会推
12、选出沈端先(夏衍) 、冯乃超、钱杏邨(阿英) 、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茅盾、周扬随后也参加了领导工作。大会制定了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等组织,开展工农兵通讯员运动,提倡文艺大众化。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极其重要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鲁迅是“左联”的旗手。 “左联”先后创办了前哨 、 文学导报 、北斗 、 文学月报等多种刊物,并同“新月派” 、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文学” 、“自由人” 、 “第三种人”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传和捍卫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左联”对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周剿” ,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的发
13、展,提倡革命文艺创作,努力培养新人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左联”也存在着教条主义、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1936 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左联”宣布自动解散。新月派“新月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个政治和文学的派别。 “新月派”的前身是 1923 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 “新月派”是以 1927 年春在上海创办的新月书店和翌年 3 月出版的综合性的新月月刊而得名。其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叶公超、罗隆基、潘光旦、闻一多、林徽音、朱湘、陈梦家等。新月诗坛的盟主是徐志摩。 “新月派”的理论家是梁实秋。在梁实秋的文章中,宣扬资
14、产阶级的人性论、天才论,否定和反对无产阶级文学,受到了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的严肃批判。1931 年徐志摩飞机失事,新月诗坛群龙无首。1933 年新月月刊停刊, “新月派”也就销声匿迹了。“孤岛文艺”运动1937 年 11 月至 1941 年 12 月,在长达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留在上海沦陷区的文艺工作者郑振铎、钱杏邨、王任叔、于伶、柯灵、林淡秋、许广平等人,在地下党领导下,利用英法租界这个“孤岛”的特殊条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活动,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出版了鲁迅全集 、 鲁迅三十年集 、斯诺的西行漫记 、黄镇的长征画集 、巴人的文学初步以及方志敏、翟秋白7的著作或译作
15、,他们还创办了文艺 、 文艺新潮 、 鲁迅风 、 剧场艺术等刊物多种,并对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文人宣扬的“大东亚文学”与“和平文学”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于伶领导的上海剧艺社等演出了一批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话剧,有力地鼓舞了上海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斗争意志。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政治形势急剧恶化,在“孤岛”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转移到国统区或敌后抗日根据地去,还有一部分人留在上海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战国策”派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政治、哲学、文学派别,是一个为国民党法西斯统治服务、宣扬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文化团体。1940 年 4 月,昆明西南联大的“学者” 、 “教授”林同济、雷海宗
16、等人,在昆明创办战国策杂志,随后在重庆的大公报编辑战国周刊,因而得名。他们以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为理论依据,宣扬“力的文化” 、 “力的时代”和“尚力政治”的法西斯思想,大肆吹捧战争狂人希特勒,为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效劳。这是三十年代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在新形势下的变种。在文艺上,他们提倡“争于力”的文艺观,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林同济化名独及在寄语中国艺术人一文中,给文艺家指定了三个“创作母题”:“恐怖、狂欢、虔恪。 ”陈铨还炮制了歌颂特务、美化汉奸的有严重思想毒素的野玫瑰 、 蓝蝴蝶等剧本。进步文艺界对“战国策”派反动的思想观点,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实质
17、以及为帝国主义侵略、灭亡中国和为国民党法西斯统治服务的恶毒用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8中国现代文学重点作品简析吴军一、阿 Q 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1921 年 12 月创作的阿 Q 正传是一篇震撼世界的文学名篇,是鲁迅小说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杰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阿 Q 是一个贫穷落后而又不觉悟的农民,是一个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年农村、受三座大山压迫极深的流浪雇农。他的一生,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思想上受凌辱的一生。但他仍然具有勤劳、朴实、向往革命等劳动人民的本色。但阿 Q 的革命只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渗杂了许多错误的糊涂观念。即便如
18、此,也使得统治者吓得丧魂落魄。由于不准阿 Q 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阿 Q最后被当成替罪羊稀里胡涂地送上了刑场。作为小生产者的贫苦落后的农民,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胜利法。他夸耀过去,幻想将来,忌讳缺点,以“粹”为荣,自高自大,瞧不起人,他被人家打了,认为总算被儿子打了;赌博赢来的钱被人抢走,他用力打自己两个嘴巴,觉得被打的是别人;他被假洋鬼子欺侮了,又去欺辱比他更弱小的小 D 和小尼姑;“恋爱”悲剧刚刚发生,见吴妈又哭又闹,他居然凑过去看热闹;偷萝卜被人当场抓住,却死皮赖脸的不认账这些劣根性概括起来就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狡猾抵赖等。这些精神
19、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畸形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深深的印记。而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沾染上的病症,极大的妨碍了他的觉醒和反抗。阿 Q“大团圆”的悲剧,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作者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心情,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阿 Q 形象塑造的成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作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各类人物的众生相。阿 Q 正传可以说是以空前的民族自信心执行着民族自我批判的伟大作品。当鲁迅燃烧着愤怒去批判阿 Q 主义、去批判农民身上的愚昧落后和麻木时,我们在这些屈辱形象背后看到
20、的是一个不屈的伟大民族的灵魂。9二、谈谈伤逝中涓生、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伤逝是鲁迅小说唯一的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杰作,是一首以男主人公的手记方式写成的悲情缱绻的悼亡散文诗。涓生和子君是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在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过程中,是封建礼教和专制家庭的勇敢叛逆者。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就是子君反封建的宣言,体现“五四”新一代知识女性的初步觉醒。她终于和胞叔闹翻,和父亲断绝关系,并敢于直面社会的讥笑、冷遇和轻蔑,大无畏地和涓生相爱。涓生也不顾子君胞叔的当面辱骂,并和几个不够朋友的人绝了交。他们终于建立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小小幸福的家庭
21、。然而,他们的反抗和相爱,是建立在个性解放、个人奋斗、爱情至上的思想基础上的,因而是软弱和不堪一击的。个性解放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获得。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也失去了附丽。子君只是用爱来维系他们的关系,将全部精力用于做饭、喂鸡、养狗等家务劳作中,把自己囿于小家庭牢笼里。不久,涓生失业了。社会的压力,经济的威逼,使他们的爱情很快失去光彩,感情有了隔阂和裂痕。涓生为开辟生路做了不少徒劳的努力,子君却显得颓唐、凄苦和冷漠。涓生只得逃避到通俗图书馆度日,而且最终说出了绝情绝义的话。子君终于被她父亲接走,肩负着虚空的重担,在逆境中凄然死去。而涓生重回破旧的会馆,长歌当哭,永远悔恨悲哀,不知如何向新生路迈
22、步。涓生、子君是勇于反对黑暗势力而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投身到社会解放斗争中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者对他们反封建精神予以赞扬,对他们的悲剧命运寄予同情,对旧势力给他们的迫害摧残给予愤怒谴责;对他们的个性解放、爱情至上、个人奋斗的思想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鲁迅殷切期待着他们能正视现实,树立理想,参加社会革命,从而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三、谈谈凤凰涅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凤凰涅槃是郭沫若第一个新诗集女神中最优秀的抒情长诗,是体现着五四时代精神的代表作,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它借古代神话传说作题材,通过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象征着旧
23、我的焚毁和新我的再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世界的光明理想。诗中的凤凰是叛逆、创造、再生的化身。它寄托着诗人真挚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面对着如屠场、囚牢、坟墓、地狱般的冷酷世界,诗人借凤鸟的哀鸣,对无比黑暗的10旧社会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借“凰歌”哀诉着旧社会深重的历史灾难,慨叹着逝去的欢爱年华。这一切都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期待的是凤凰的更生。一群凡鸟从天外飞来观葬,自鸣得意,喋喋不休,疯狂争夺统治权,显得那么丑恶猥琐,反衬出凤凰形象的高大美丽。“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理想的结晶。凤凰在死灰中复生了,在烈火中更生了,到处都充满了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气氛,到处都是热烈、挚
24、爱、欢乐与和谐的场面。诗人以汪洋姿肆的笔调和重叠反复的诗句,尽力渲染了凤凰更生后的无限欢乐和谐。全诗喷发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包含着毁灭一切和创造一切的勇气和毅力,洋溢着浓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情调,鲜明地体现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凤凰,这分明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祖国和中华民族,象征着革命的精神。全诗充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思想光辉,人们可以从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火凤凰身上,去进行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从而获得祖国的新生。四、分析历史剧屈原的主题思想及主人公屈原的典型形象。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正是“皖南事变”一周年之际。剧作家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文学 复习 温习 参考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