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东城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城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目 录序 言.1一、总结审视.2(一)总量规模持续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日益提升.2(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产业支撑作用强化.2(三)多元化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区域消费升级提速.2(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文化功能日趋强化.3(五)功能空间优化调整,特色功能空间不断挖潜.3二、形势要求.4(一)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4(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4(三)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要求.5(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趋势.5三、思路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7四、着力构建“二三一”产业体系.8(一)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8(二)升级
2、发展商业服务业.10(三)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11(四)优化发展商务服务业.12(五)拓展发展信息服务业.12(六)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13五、构筑“两轴一带两园区”产业格局.14(一)两轴: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和沿长安街的东西轴.14(二)一带:王府井商业发展带.14(三)两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城园和永外现代商务区.15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工程.16(一)实施产业功能优化工程,着力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16(二)实施创新创业提升工程,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18(三)实施文化经济提质工程,不断强化文化发展引擎作用.19(四)实施产促平台完善工程,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21(五)
3、实施精致空间打造工程,形成对区域经济特色支撑.22(六)实施多元主体引导工程,激发释放社会资本参与活力.23(七)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效能.24七、保障措施.26(一)加强组织领导.26(二)强化规划引领.26(三)落实任务分解.261序 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不断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建设,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全面打响“大城市病”治理攻坚战,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既承
4、担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端升级的迫切需求,亟需建立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彰显东城特色的“高精尖”产业体系。为推动“十三五”时期东城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 年2030 年)(以下简称总规)、 中共东城区委关于制定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特制订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本区各部门推动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制订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实施年限为 201
5、6 年至2020 年。2一、总结审视“十二五”以来,东城区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一)(一)总总量量规规模持模持续续增增长长, ,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质质量日益提升量日益提升“十二五”期间,东城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5 年东城区 GDP 达到 1857.8 亿元,较 2010 年增长 51.8%,年均增速达到 8.7%。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15 年东城区人均 GDP 达到 3.3 万美元,比 2010 年提高 65.9%,年均增长率达到 10.7%;万元 GDP 能耗 0.1565 吨标准煤,比 2010 年下降 31.
6、3%。2015 年,全年完成公共预算收入 164.6 亿元,比2010 年增长 60.1%,年均增长率达 9.9%。(二)(二)产业结产业结构不断构不断优优化,重点化,重点产业产业支撑作用支撑作用强强化化“十二五”期间,东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2015 年,东城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779.9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 95.8%,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六大重点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逐步提升,2015 年东城区重点产业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 1263.3 亿元(剔除交叉重合部分),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到 68.0%,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0%以上。(三)多
7、元化消(三)多元化消费费潜力逐步潜力逐步释释放,区域消放,区域消费费升升级级提速提速消费逐渐成为推动东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 年东城3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 985.9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了382.5 亿元,年均增长 10.3%。2015 年东城区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 4.09 万元,较 2010 年增长 84.1%。旅游消费保持较快增长,2015 年东城区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 8509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708.1 亿元,人均旅游消费由 2010 年的 611.8元/人提升至 2015 年的 832.2 元/人。(四)文化(四)文化创创意意产业产业快速增快速增长长,文化功能
8、日,文化功能日趋强趋强化化“十二五”以来,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增长迅速,2015 年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 252.8 亿元,占 GDP 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10.8%提升至 2015 年的 13.6%,年均增速达到13.8%。创意载体建设积极推进,打造形成了方家胡同 46 号、东雍创业谷、人民美术印刷厂、亮点 55 号创意产业园等一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五)功能空(五)功能空间优间优化化调调整,特色功能空整,特色功能空间间不断挖潜不断挖潜区内功能空间调整优化积极推进,2013 年底,中关村雍和园扩园完成,经调整后形成的中关村东城园园区面积达到6.03 平方公里。2015 年,东
9、城园实现增加值 683.6 亿元,地均产出率与劳均产出率分别达到 227 亿元/平方公里、212.7万元/人。前门地区、永外地区等重点功能区业态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南锣鼓巷、南新仓、簋街、五道营等一批特色街区发展活力不断释放。钟鼓楼地区、前门东区、玉河片区、隆福寺等历史街区加快更新改造,为产业发展提4供了新的空间。虽然东城区“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仍存在问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新兴产业支撑力弱,产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潜释放,文化功能建设亟待强化;产业存量空间有限,整合难度不断加大,空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有待
10、进一步理顺,产业促进合力尚需强化。二、形势要求(一)宏(一)宏观经济发观经济发展展进进入新常入新常态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由传统的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把握新常态发展特征,东城区产业发展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推动服务业高端升级,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二)京津冀(二)京津冀协协同同发发展展进进入新入新阶阶段段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意见全面实施,跨区域产业对接合作不断深化
11、。东城区产业优化调整要站在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推动非首都5功能疏解,加强与津冀地区产业联动,推动区域共赢发展。(三)首都城市(三)首都城市战战略定位的新要求略定位的新要求深化落实“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不断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建设,积极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要发挥好自身优势,服务好首都核心功能建设,严格落实新增产业“负面清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低端产业功能,抓好用好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战略机遇,构建与东城区
12、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四)(四)产业产业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发发展的新展的新趋势趋势当前,互联网跨界融合不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速,催生智慧旅游、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一批服务业新业态。这既倒逼东城区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也为新时期东城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释放文化创新活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思路目标(一)指(一)指导导思想思想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东城区总规发展战略部署,立足“中央政务服务区、首都文化中心区”功能定位,围绕东城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6居之
13、区的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高精尖”发展导向,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主线,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突出高端化、融合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构建“二三一”产业体系,构筑“两轴一带两园区”产业格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东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产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二)(二)基本原基本原则则坚坚持功能持功能导导向、疏提并向、疏提并举举。 。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文化功能和创新功能建设,提升东城区对首都核心功能的支撑力。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大低端服务业态疏导调控力度,加快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 。坚坚持改革引持改革引领领、 、创创新
14、新驱动驱动。 。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新产业引导方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完善有利于新常态下东城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引导产业高端升级的新举措,不断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坚坚持跨界融合、持跨界融合、协协同提升。同提升。顺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趋势,紧抓“互联网+”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发展机遇,加快文化科技融合,以融合创新的思维培育新产业、拓展新市场、探索新模式、优化新路径,努力在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构筑优势,率先发展。坚坚持存量挖潜、精致持存量挖潜、精致发发展。展。深化落实“拓展发展新空间”7城市战略,积极挖掘旧厂房、四合院、简易楼等空间资源,努力实现产业空
15、间合理化利用;注重特色文化空间开发,努力打造一批定位高端、特色突出、精致发展的产业功能板块,形成对东城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三)(三)发发展目展目标标到 2020 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文化、科技“双轮驱动”能力不断增强,构建起文化功能突出、创新功能强劲、高端产业引领、特色优势突出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高效、人口适度、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质质量量稳稳步提高步提高。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期间,东城区 GDP 年均增长 6%左右。经济集约高效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达到市级要求,单位地
16、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累计达到 15%。产业产业高精尖特征高精尖特征进进一步凸一步凸显显。 。高端服务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5%,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三大支柱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增长,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产业产业空空间间布局布局进进一步一步优优化。化。 “两轴一带两园区”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和沿长安街的东西轴文化魅8力不断彰显,王府井商业发展带业态优化和高端升级取得积极成效,永外现代商务区加快转型升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城园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非首都功能
17、疏解取得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积积极成效。极成效。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批发交易市场和低端服务业态疏解取得重大进展, “以业控人”取得积极成效,到 2020 年,东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 77.4 万以内。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四、着力构建“二三一”产业体系紧抓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构建符合核心区功能定位的“二三一”产业体系。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服务业两大优势产业,做优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健康服务业这一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符合首都核心功能,聚集人员少、占用资源少、能耗低、附加值高、资本和知
18、识密集的业态,基本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一)(一)优优先先发发展文化展文化创创意意产业产业挖掘东城区文化优势,聚焦高端环节,着力提升文化演艺、艺术品交易等竞争力,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文化创意新业态,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9做做强强文化文化创创意平台意平台经济经济。 。加快推进数字化出版平台、电商出版平台建设,鼓励新兴出版业态发展;积极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媒体服务平台运营企业,做强文化传媒板块;鼓励动漫游戏核心技术研发,推动航星园等建立动漫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引导动漫游戏行业实现特色发展。大力大力发发展展创创意意设计产业设计产业。 。发挥歌华设计、华江文
19、化等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设计服务行业发展。引导红桥市场向品牌设计研发中心转型升级,打造“红桥珠宝设计师创业孵化器”和“红桥原创珠宝设计中心”。鼓励市场主体提高创意设计能力,围绕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与产品研发,促进艺术衍生产品、艺术授权产品的开发生产。提升提升艺术艺术品交易行品交易行业业的国内的国内领领先地位。先地位。重点扶持保利、嘉德等国际知名艺术品拍卖企业发展,加快推进隆福寺高端艺术品交易区、嘉德艺术中心等建设。支持文化演支持文化演艺产业艺产业提升提升发发展。展。围绕“戏剧东城”建设,鼓励引导文化演艺企业加强互联网经营运作,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中国儿童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南
20、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等活动的品牌知名度。搭建戏剧创作提升、演出和交流三大平台,夯实人才、机构、剧场、消费四大发展基础,优化宣传推广、投融资、市场拓展三大配套服务,力争将东城区建成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中心。大力推大力推进进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业业提提质质升升级级。 。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主题10产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促进旅游业态高端升级。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发展,营造高品质、国际化的文化旅游服务环境,不断提升东城区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体验地。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深挖旅游景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资
21、源的挖掘、展示,聚焦特色、彰显文化,积极实践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推动动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业发业发展。展。发挥朝内大街出版发行功能区的集聚力量,发挥辖区内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传统出版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推动中文在线等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建设,促进出版行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出版社的融合发展,鼓励其依托自身资源、专业优势重点开展相关数字出版业务,开拓新兴增值服务领域。(二)升(二)升级发级发展商展商业业服服务业务业积极推动商业高端化、品牌化升级,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兴业态发展,提升便民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高端商业发达、特色商业彰显、社区商业便利”的商业发展格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城区 10 三五 时期 时代 产业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