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9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粤教版必修420191220278.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9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粤教版必修42019122027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9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粤教版必修420191220278.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 1.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欣赏作者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3.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1.连线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魏征有胆量,敢于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推动了“贞观之治”的开创。他的著作流传下来的,除隋书和梁书等他撰写的一部分外,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他的言论多见于唐朝吴兢所撰写的贞观政要。2.写作背景公元627年,李世民
2、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的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
3、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7.文言句式(1)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2)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略句)8.名句填空(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4)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自主预习1.请简要概括文章每段文字的大意。提示第一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2.“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提示“见可欲”“将有所作”指见到自己
4、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诫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以谦虚谨慎来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要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想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恩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自主预习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整体感知课文图解合作探究1.“十
5、思”与中心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十思”,涉及的方面比较广,细究起来,涉及欲望、行为、品质、纳言、赏罚等各个方面,但是,所有这些,都与“积德义”有关,是“积德义”的具体做法。“总此十思,弘兹九德”是对“十思”的总结。只有积“德义”,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2.理解赏析语言: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提示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连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
6、,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合作探究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述的?提示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在提出主要观点之前,作者打了两个比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者打这两个比方,是为了使主要观点显露。接下来,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这个观点,如果国君不积德义,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文言文 219 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 粤教版 必修 42019122027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624593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