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下午试题分析与解答(共12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下午试题分析与解答(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下午试题分析与解答(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下午试题分析与解答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以下有关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信息系统测试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三个部分,它是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是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实施的最后审查。 在软件测试中,逻辑覆盖法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方法。其中:语句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也称为分支覆盖,其含义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判断
2、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路径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的所有可能路径至少执行一次。【问题1】 一个规范化的测试过程如图1-1所示。请将图1-1所示的测试过程中的(1)-(3)处的内容填入答题纸上对应位置。【问题2】 信息系统测试应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三个部分,请简要描述这三个部分需要做的工作。【问题3】 程序M流程如图1-2所示,假设设计的测试用例及覆盖路径如下: 输入数据的数据A=3,B=0,X=3(覆盖路径acd) 输入数据的数据A=2,B=0,X=6(覆盖路径ace) 输入数据的数据A=2,B=1,X=6(覆盖路径abe) 输入数据的数据A=1,
3、B=1,X=1(覆盖路径abd) (1)采用语句覆盖法应选用(a),判定覆盖法应选用(b),路径覆盖法应选用(c)测试用例。 (2)就图1-2所示的程序M流程简要说明语句覆盖和判定覆盖会存在什么问题。试题一分析【问题1】 一个规范化的测试过程的活动主要包括:拟定测试计划、编制测试大纲、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实施用例、生成测试报告。【问题2】 信息系统测试应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玩过测试三个部分。 (1)硬件测试,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中,通常需要根据项目的情况选购硬件设备。在设备到货后,应在各个相关厂商配合下进行初验测试,初验通过后将与软件、网络等一起进行系统测试。初验测试所做的工作主要如下: 配
4、置检测,检测是否按合同提供了相应的配置,如系统软件、硬盘、内存、CPU等的配置情况; 硬件设备的外观检查,所有设备及配件开箱后,外观有无明显划痕和损伤。这些包括计算机主机、工作站、磁带库、磁盘机柜和存储设备等; 硬件测试,首先进行加电检测,观看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报警及屏幕有无乱码提示和死机现象,是否能进入正常提示状态。然后进行操作检测,用一些常用的命令来检测机器是否能执行命令,结果是否正常,例如,文件拷贝、显示文件内容、建立目录等。最后检查是否提供了相关的工具,如帮助系统、系统管理工具等。 通过以上测试,要求形成相应的硬件测试报告,在测试报告中包含测试步骤、测试过程和测试的结论等。 (2)
5、网络测试,如果信息系统不是单机,需要在局域网或广域网运行,按合同会选购网络设备,在网络设备到货后,应在各个相关厂商配合下进行初验测试。初验通过后将与软件、硬件等一起进行系统测试。初验测试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网络设备的外观检查,所有设备及配件开箱后,外观有无明显划痕和损伤,这些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硬件测试,进行加电检测,观看交换机、路由器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错误和报警; 网络连通测试,检测网络是否连通,可以用PING、TELNET、FTP等命令来检查。 通过以上测试,要求形成相应的网络测试报告,在测试报告中包含测试步骤、测试过程和测试的结论等。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实际上分成四步:单元测试
6、、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它们按顺序进行。首先是单元测试(unit testing),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组装测试(integrating testing)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确认测试(validation testing)是对整个软件进行验收,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来考查软件是否满足要求。系统测试(system testing)是将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问题3】 (1)逻辑覆盖主要用于模块的测试,它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
7、考虑测试数据执行(覆盖)程序的逻辑程度。根据覆盖情况的不同,逻辑覆盖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多重覆盖、路径覆盖、循环覆盖。以图1-2所示的程度段为例。这个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共有2个判断,4条不同的路径:acd、ace、abe和abd。 空(d)语句覆盖(statement coverage)是通过设计若干个检测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根据题意,本题只要选择能通过路径ace的测试用例A=2,B=0,X=6即可。 空(e)判定覆盖(decision coverage)也称为分支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检测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
8、执行一次。对本题只要选择能通过路径acd和abe(或abd和ace)的测试用例:A=3,B=0,X=3(覆盖acd);A=2,B=1,X=6(覆盖abe)即可。 空(f)路径覆盖就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示例,使被测程序中的所有可能路径至少执行一次。对上面的例子来说,可以选择这样的4组测试数据来覆盖程序中的所有路径。覆盖abd测试数据:A=1,B=1,X=1;覆盖ace测试数据:A=2,B=0,X=3;覆盖acd测试数据:A=3,B=0,X=3;覆盖abe测试数据:A=2,B=1,X=1。 (2)语句覆盖对程序的逻辑覆盖程度很少,如果把每一个判断语句中的“AND”错写成“OR”,或把第二个语句中的“
9、OR”错写成“AND”,用上面的测试用例是不能发现问题的。这说明语句覆盖有可能发现不了判断条件中算法出现的错误。判定覆盖比语句覆盖的程度稍强,因为如果通过了每个分支的测试,则各语句也都执行了。但仍有不足,如上述的测试用例不能发现把第二个判断语句中的X1错写成X1错写成X1的错误。试题二(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某酒店拟构建一个信息系统以方便酒店管理及客房预订业务运作活动,该系统的部分功能初步需求分析的结果如下所述: (1)酒店有多个部门,部门信息包括部门号、部门名称、经理、电话和邮箱。每个部门可以有多名员工,每名员工只属于一个部门,每
10、个部门有一名经理,负责管理本部门的事务和员工。 (2)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号、姓名、职位、部门号、电话号码和工资。职位包括:经理、业务员等,其中员工号唯一标识员工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 (3)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号、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其中客户号唯一标识客户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 (4)客户要进行客房预订时,需要填写预订申请。预订申请信息包括申请号、客户号、入住时间、入住天数、客房类型、客房数量。其中,一个申请号对应唯一的一个预订申请,一个客户可以有多个预订申请,但一个预订申请对应唯一的一个客户号。 (5)当客户入住时,业务员根据客户预订申请负责安排入住事宜,如入住的客户的姓名、性别、身
11、份证号、电话、入住时间、天数。一个业务员可以安排多个预订申请,但一个预订申请只由一个业务员处理。 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需求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图2-1所示。 关系模式设计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经理,电话,邮箱) 员工(员工号,姓名,(a),职位,电话号码,工资) 客户(b),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地址) 客房(客房号,客房类型) 预订申请(c),(d),入住时间,天数,客房类型,客房数量) 安排(申请号,客房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电话,(e),(f),业务员)【问题1】(6分) 根据题意,将关系模式中的空(a)-(f)的属性补充完整,并填入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问
12、题2】(4分) 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图2-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中四个联系的类型,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类型分为三类:一对一(1:1)、一对多(1:n)和多对多(m:n)。请按以下描述确定联系类型并填入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 客户与预定申请之间的“申请”联系类型为(g); 部门与员工之间的“所属”联系类型为(h);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婚姻”联系类型为(i); 员工、预定申请和客房之间的“安排”联系类型为(j)。【问题3】(5分)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主键。本题“客户号唯一标识客户关系的每一个元组”,故为客户关系的主键。请指出部门、员工、安排关系模式的主
13、键。试题二分析 本体考查数据库系统中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和关系模式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问题1】 空(a)分析:部门和员工之间有一个1:n的“所属”联系需要将一端的码并入多端,故员工关系模式中的空(a)应填写部门号。 空(b)分析:在客户关系模式中,客户号唯一标识客户关系的每一个元组,故空(b)应填写客户号。 空(c)、(d)分析:由于预订申请信息包括申请号、客户号、预订入住时间、入住天数、客房类型、客房数量,故空(c)、空(d)应填写申请号、客户号。 空(e)、(f)分析:根据题意,客户入住时,业务员根据客户预订申请负责安排入住事宜,如入住的客户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电话、入住时间、
14、天数。而在安排关系模式中缺少入住时间、天数、故空(e)、(f)应填写入住时间、天数。【问题2】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类型分为三类:一对一(1:1)联系、一对多(1:n)联系和多对多(m:n)联系。 空(g)分析:由于一个客户可以有多份预订申请,但一个预订申请对应唯一的一个客户号,故客户和预订申请之间有一个1:n的“申请”联系。 空(h)分析:根据题意,每名员工只能在一个部门工作,所以部门和员工之间有一个1:n的“所属”联系。 空(i)分析:按照我国婚姻法,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婚姻”联系类型为1:1的。 空(j)分析:由于一个业务员可以安排多个预订申请,但一个预订申请只由一个业务员处理;又由于一个
15、预订申请可以申请多个同类型的客房,故业务员、预订申请和客房之间有一个1:n:m的“安排”联系。 根据上述分析,完善图2-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如图2-2所示。【问题3】 部门关系模式中的部门号为主键,经理为外键,因为经理来自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模式中的员工号为主键,部门号为外键,因为部门号来自部门关系。 安排关系模式中的主键为客房号,身份证号,入住时间;外键为业务员。试题二参考答案【问题1】 (a)部门号 (b)客户号 (c)申请号 (d)客户号 注:(c)与(d)答案可互换 (e)入住时间 (f)天数 注:(e)与(f)答案可互换【问题2】 (g)1:n(或1:*) (h)1:n (i)1:1
16、(j)1:n:m【问题3】 部门关系模式中的部门号为主键; 员工关系模式中的员工号为主键; 安排关系模式中的主键为客房号,身份证号,入住时间。试题三(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企业的IT管理还处在IT技术及运作管理层,即主要侧重于对IT基础设施本身的技术性管理工作。为了提升IT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协助企业在实现有效IT技术及运作管理的基础之上,通过进行IT系统管理的规划、设计和建立,完成IT战略规划,真正实现IT与企业业务目标的融合。 为了完成上述转变,要求企业相应地改变IT部门在组织架构中的定位,同时把IT部门从仅为业务
17、部门提供IT支持的辅助部门改造成一个成本中心,甚至利润中心。一方面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标准来为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IT支持服务,同时依照约定的服务级别协议、监控IT服务并评价最终结果;另一方面也使IT部门所提供的服务透明化,不仅让业务部门,更让企业高层管理者清楚地知道IT部门提供了什么服务。通过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信息系统整体部署,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的结合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问题1】(5分) 企业在“IT系统”上巨大的投资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业界称之为“信息悖论”现象,请说明企业可以采取哪些管理手段,引入哪些措施来避免“信息悖论”,提高投资效益。【问题2】(6分) 请简
18、要叙述,为了使IT部门组织架构及职责充分支持IT战略规划并使IT与业务目标趋于一致,IT部门进行组织及职责设计时应注意哪些原则。【问题3】(4分) 如果将IT部门定位为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使IT部门从IT支持角色转变为IT服务角色。请针对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分析二者的管理有何不同。试题三分析【问题1】 IT业界对于“信息悖论”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源自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信息系统规模大、功能多、变化快、异构性;其次从生命周期的观点看,信息系统80%的时间基本处于运营阶段,企业IT运营管理的水平对效益、成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信息悖论”,必须转变系统管理的概念。 IT部门首先要树立IT服
19、务的思想,将IT当作一种服务来提供,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标准为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IT支持服务;同时,IT部门应该准确了解业务部门的服务需求,以及由此决定相应的服务级别、监控IT服务,并评价最终结果,抑制客户在设备技术方面“高消费”的欲望为组织节约成本,提高IT投资效益;重视IT系统的成本管理,改变以往那种“激情澎湃”的非理性IT投资方式,研究IT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计量IT投资的成本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评价和责任追究。 在传统的IT组织架构中,IT部门仅作为辅助部门,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这种职能定位使得IT部门成为业务部门的“后勤部门”,再加上IT部门自身
20、技术壁垒,使得IT项目的预算与成本失去控制。只有将IT部门从一个技术支持中心改造成一个成本中心、责任中心,才能提高IT部门的运作效率,避免出现“信息悖论”现象。【问题2】 企业IT管理的三个层次包括:IT战略规划、IT系统管理、IT技术管理以及支持来进行IT组织及岗位职责设计。其中:IT战略及投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制定IT战略规划及支撑业务发展,同时对重大IT投资项目予以评估决策;IT系统管理主要对于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性能及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运行转换等职能,从而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IT技术及运作主持主要是IT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上半年 信息系统 管理 工程师 下午 试题 分析 解答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