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03-地球上的大气(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选题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 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该日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答案】5.B 6.B【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气温的日变化、等温线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考查气
2、温的日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难度较大。【解题思路】第5题,从图中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根据材料信息,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A;“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D;12时太阳辐射最强,陆地增温超过海洋,陆地气温也高于海洋气温,排除选项C。该题选B。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判断太阳直射20N,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也就是甲地日落时刻晚于乙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20N向南北递减,甲乙两地到丙地
3、(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纬度差)相同,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图3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答案】5.B【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大气受热过程”,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中。【解题思路】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实际上是削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故A选项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地面长波
4、辐射的吸收减少,故B选项正确;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中悬浮颗粒就要要发生散射,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这样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减少,故C选项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强了夜间的大气逆辐射,故D选项错误。(2013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1题。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逆温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相关知识。从题中可以得知,要加速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是促使空气不断的流动。如果对流层出现气温
5、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现象,即为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图中的四种气温分布图来看, 、 、三中气温分布图中均出现了逆温,逆温不利于空气的扩散。只有 图中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是降低的,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故最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故选A。(2013高考题浙江卷)拉萨河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78题。5.010.081012141618202202468时间(h)90降水量(mm)90第7题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
6、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成因分析。从图中可知,拉萨降水白天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夜间(夜雨,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之间的雨)。拉萨位于高原的河流谷地,白天气温升高快,晚上降温快,气温的日较差大。夜晚地面降温迅速,但并不是导致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的原因。水汽凝结成雨要有气流上升冷凝的过程。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山顶和谷底间的热力环流十分明显。根据热力环流的知识分析,白天山顶气流上升快,而此时谷底盛行的是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晴空万里。晚上,大量的山
7、顶下沉的冷空气,下沉到谷底,然后导致了谷底中的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结成雨。故本题答案为C。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防治湿地退化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ABCD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旅游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拉萨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可以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提升文化生态景区的品味和内涵,同时可以实现开发中保护。利用河滩低地受水文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此处作为水源的保护地带,应该采取保持原有形态的措施,而不应该布局文化建筑。在开发利用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
8、,应该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防治河流湿地退化,从质量的角度着手。吸收外来文化,但不应该改造当地民俗,这样更加不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故答案选B。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答案】4.D。【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影响气候的非地带性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试题难度:中等偏难。【解题思路】从题干文字信息有一个关键词“背风坡”,可见这是一个小尺度的,因背风坡焚风(干热风)效应导致的局地增温现象。【知识拓展】
9、虽然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但阿尔卑斯山北坡有来自于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湿润气流,降水量大,雪线低;南坡因阿尔卑斯山的山体走向及比利牛斯、亚平宁山脉对西风的阻挡,降水相对较少,雪线高。读图1,回答第1题。甲乙山地图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1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气温 降水甲乙增加甲乙增加甲乙增加甲乙增加A B C D【答案】1.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山地地形对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影响及读图绘图能力。【解题思路】从图1中可以看出,气流由甲到乙是先爬坡再下坡, 因为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温度应先下降再升高,由此便可选出B;甲侧为迎风坡,故降水逐渐增多,乙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受气流下
10、沉影响变化明显,亦可选出B。(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 地形条件C 局地水域D 植被分布【答案】1.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生可以根据经纬度很容易判断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东北部,再就是考查对图中海拔曲线和降水量曲线的认知。【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和降水量曲线,可以得出海拔高的地方降水量对应就高。可得答案为B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 虫害B 冻害C 滑坡D 洪水【答案】2.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东北区域气候特征
11、的了解。也突出了中图版选修5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解题思路】该题主要是由于东北纬度较高,春季温度回升慢,而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极易受到冷空气影响,所以选B。【易错点拨】该题目容易选D洪水,因为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不一定就形成洪水,但是要注意题目问的是突出的,寒潮冻害比洪水形成更突出。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 含沙量高B 流程较短C 春夏汛明显D 冰川补给为主【答案】3.C【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一定要知道。【解题思路】东北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覆盖率尚可,所以,含沙量应该小;东北平原面积较大,河流不可能流程较短;该区为温
12、带季风气候区,应该以降水补给才对,所以选C。(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2829题。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北京时间 图9辐射(W/)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 3月12日 晴朗B 6月5日 晴朗 C 3月22日 多云D 6月20日 多云【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曲线坐标图的判读能力。考点定位: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特征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解题思路】据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读出北京时间约6:0020:
13、40该日获取辐射量,从而可推断出我国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4:40,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故A、C错误;如果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且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时间约13时出现一波谷,因此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D项正确。 该地可能位于A 祁连山地B 大兴安岭C 南沙群岛D 帕米尔高原【答案】A【命题立意】考查运用曲线坐标图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区域定位能力。考点定位: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区域定位【解题思路】据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读出北京时间约6:0020:40该日获取辐射量,从而可推断出我国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4:40,推出当地日出时间约为12-14:
14、40/2=4:40;北京时间6:00时该地迎来日出,根据地方时计算原则可推出其经度约为120E(6:004:40)*15=100E,选A项正确。(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4图4 (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图4(a)中A比风速大B比云量少C比气压低D比气温高【答案】6.B【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难。【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
15、疏密情况判断,比的等压线密集,所以比的风速大,故A 选项错误;接近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为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比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比的气温高,故D项错误。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答案】7.A【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易。【解题思路】锋面通过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
16、风,故A正确。(2013高考题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5,回答1011题。图5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0.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是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与风力大小。【解题思路】当时受风暴潮最严重区首先应是迎风区,从图中等压线可以得出甲风力虽大但是偏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排除A;乙、丙、丁为东南风,其中乙为迎风区,丙丁均为背风区,故选B 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
17、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 完善预警系统B 围海造田C 修筑沿海堤坝D 建防护林【答案】11.C【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内容。【解题思路】预报系统不能抵御风暴潮,排除A;围海造田可轻易排除;由于渤海沿岸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渤海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风暴潮主要危害方式是引起的海水对沿岸侵蚀等,故有效措施抵御海水对沿岸的影响,有效措施应为工程措施,故选C选项。(2013高考题新课标1)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1005.0L1000.0图4N甲997.51000200km1000.0等压线/hPa 图中
18、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词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我国为北半球,画出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30-45度,可得出69时甲地为偏南风,故B项正确。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 14日14时B 14 日19时C 15日4时D 15 日11时【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解题思路】据图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当低压中心控制甲地时可能出现暴雨,由图可知甲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100千米多,而题干里已说明该天气系统以20
19、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可算出该低压系统移至甲地需要12个小时多,结合选项可知只有B项符合。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D 东南丘陵,4、5月份【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压分布及变化状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图示为我国某地区,而且气压低,出现低压中心,故应为夏半年,除D选项意外的时间我国及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由南向北升高,基本可以排除ABC项。春季,由于东南丘陵比黄土高原纬度低,气温高,加之3、4月份华北平原受冷空气影响频繁,所以东南
20、丘陵4、5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D项正确。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526题。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答案】A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各种天气系统的判读和常见的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及图中锋面符号,甲地为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为阴雨天气,故选A;乙地为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为晴朗天气,故排除B;丙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
21、朗,故选C;丁地等压线较稀疏,且水平气压存在差异,因此该地有风,气流水平运动,故排除D。图15所示、气候类型与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A甲B丙C乙D丁【答案】A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雷达图的判读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分布。【解题思路】从图15的左图气温曲线可以看出、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最低月气温大于0C,为亚热带地区或温带海洋气候,结合降水状况,降水较为均匀,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甲位于英国附近,故A正确;而丙地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B选项;为冬雨型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典型分布区为地中海沿岸,乙处为波罗的海沿岸,
22、纬度高于60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排除C;丁地地处意大利沿海,为地中海气候,故D正确。二、综合题(2013高考题安徽卷)(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2(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
23、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命题立意】运用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考点定位:等压线判读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解题思路】(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
24、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举一反三】描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事象上的科学表述,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等温线的分布、城市区位特点、气候特征等。1、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整体描述: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几方面入手。例如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2、对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例如: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
25、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高度和地势走向)、地表形态、地形分布。例如,描述我国横断山地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见,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4、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北纬30,纬度位置较低,同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5、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6、对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26、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金200001020km1500攀枝花 图7b10007556山峰/高程/米7556河流等高线国界昆明攀枝花7556674025030010001050沙江300010001000图7a(1)分析攀枝花
27、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命题
28、立意】本题以中国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天气状况的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结合已知信息读图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思路】(1)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冬季能够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得当地气温偏高;由于地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2)由于地处谷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盛行下沉气流,可推出1月份攀枝花多睛朗天气,风力较小,气温较高,变化小,较稳定。(3)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盛行下沉气流易形
29、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可能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213450421000500200500500200200200图 例-2-1-4-2-4122134501000500200500500200200200图 例等高线(米)等高线(米)-25-0%050%50100%100200%42图6 图7(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
30、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答案】13题:(1)(6分)图6: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2)(10分)西部平原地区(2分
31、);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3)(10分)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命题立意】本题首先通过距平这个概念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接着又通过等值线图考查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来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本题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难度较高。【解题思路】解题的第一步是完整提取地理信息,由题干可知地点是东北地区,时间为冬春季节,距平指与同期多年平均相比的差值;由图例可知气温比常年同期低,降水比常年同期多;同时也可读出气温及降水距平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多;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西部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影响地表径流的速度。这样就能够顺利的解答1、2小题了。第3小题,应当明确是从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两个方面去思考和分析“气温比常年低”和“降水比常年多”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