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中考物理必考99条知识点复习提纲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5、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平面镜成像为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
2、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6、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和物体同侧还是异侧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fu2f投影仪u=f不成像uL2, 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
3、,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 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43、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45、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 h(n同上,h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46、压力: 水平面时:F=G物,此时压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47、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4、。 实验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8、压强公式:49、增大压强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50、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1、液体压强计算:,液压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52、连通器的应用:船闸、茶壶、下水管道。 53、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
5、强存在。54、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55、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g =1.013105pa=10m水柱。56、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5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58、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59、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60、物体沉浮条件:浮沉情况下沉悬浮上浮漂
6、浮浮力与重力关系F浮GF浮GF浮GF浮G密度关系液物液物液物液物6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排g 62、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浮=G物-F拉,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 (4)二力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6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64、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6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中考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