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表格式)(共5页).doc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表格式)(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表格式)(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乘法分配律科目:小学数学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课时: 第一课时提供者:樊福印单位:牛道口镇赵各庄中心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上个学期已经学过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本节课向学生介绍并学习“乘法分配律”。本节课的价值在于不仅要理解概念,还要能区分于“乘法结合律”。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能够正确选择相应的乘法运算定律。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
2、计算。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积极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说明:“讲”是师生共同梳理思路,表述思想;“学”
3、是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练”是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坡度的练习题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乘法分配率。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具体应用。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 1、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2、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温故知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导入新课 师:(出示主题图课件)同学们植树多么认真啊!他们为绿化祖国做出自己能做的事。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呢?你想知道吗?(课件出示例题3) 引导
4、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植树活动中,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个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让学生说列式及解答思路。板书:(42)25425225 (2)分组计算结果。(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等式:(42)25 =425225 (4)、观察并讨论: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左边到右边的计算顺序有什么改变?学生读题。学生自己做出两种不同的解法。学生列算式并说解题思路。小组讨论并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说出等式的左右两边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以学生身边正在发生事情为情
5、境,将数学和生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在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在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的计算后,便于学生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产生这样一种数学体验,即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三、发现规律 1、寻找相同特征的式子。 (1)用2、3、5照以上特征写两个式子并计算结果。 板书:(2+3)5 25+35 (2)计算并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2+3)5=25+35 (3)探索归纳特征。 2、验证发现: (1)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的左右两边是否都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乘法分配律 乘法 分配律 教学 设计 反思 表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