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分类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与物质分类的教学设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设计题目: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一、教材依据这一节教学设计是鲁科版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二、设计思路(一) 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高效教学。本课时学习的是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及物质分类的依据两个知识点。这两点学生通过初中化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知和量的层次。本节课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认识将会有质的飞跃。以后,学生站在方法论的高度上,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将事半功倍。本节课以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为主线,展开两个教学点(1)元素与物质的
2、关系(2)物质的分类依据。课堂形式,采用我校的课改模式,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老师做好课堂中各个环节的链接引导,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点拨。运用ppt课件辅助教学。(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组成物质的一般规律,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2、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法。着重了解根据物质组成特点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概念。3、学习以已知的常见的物质诠释总结归纳规律提升理论水平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和物质的分类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探
3、究能力。2、学生经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学生探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为载体,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分析事物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制作成Word、ppt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技辅助学习的能力。(三)教学重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根据物质组成特点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四)教学难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和物质分类的归纳整理。三、教学准备1、制作ppt课件。2、实物试剂:镁带、铜丝、大理石、无水硫
4、酸铜、食盐、氧化镁。3、课前检查学生预习,学生板书课堂中必要的展示内容。投影优秀学案。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ppt】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导课】在物质世界里,既有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也有人类后天制备的物质。在化学学习中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首选的就是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分类方法。【板书.ppt】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设问】以化学的眼光看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些物质都是如何组成的?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和用途呢?各类物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实物展示】镁带、铜丝、大理石、无水硫酸铜、食盐、氧化镁【提问】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那些物质,请
5、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化学名称。【提问】根据我们以前的学习经验,该怎样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呢?我们一般从那些方面入手?【点评】点评学生回答,归纳学生回答。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一般从元素与物质的组成关系和物质的分类入手。【板书.ppt】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引导.ppt】教材31页“交流研讨”,阅读、完成、分组讨论、展示成果。问题: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哪些?2、这些元素还能组成那些物质?3、这些物质中含有那种核心元素,该元素分别与那些元素组成了这些物质?4、该核心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是什么,分别找出含有这些价态的该元素的物质。【讨论】通过交流研讨对具体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分析,归纳总结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6、。【提示】结合教材32-33页,归纳整理。尽量使用教材原文,对原文进行加工整理。【点评】1、表扬学生、各组展示的具体优点,指处不足给予指导和鼓励。2、点拨提高“元素都可以组成对应单质、元素可以按一定规律组成化合物”:【板书.ppt】元素组成化合物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与非金属之间、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组成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练习】学生说一说教材32页“迁移应用”的两个问题。【引导】自然界中的物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新的物质还不断地被制备出来。面对浩繁的物质世界,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常用方法。【板书.ppt】二、物质的分类依据【提问】
7、对物质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什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对物质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呢?【点评】不要混淆:“分类依据”和“分类中的各种种类情况”!【引导】阅读教材33页“1.物质分类的依据”归纳整理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分类方法。【互动讲述】从物质组成和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板书.ppt】物质-混合物、纯净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概念碱性氧化物概念【小结.ppt】1、研究元素与物质组成关系和物质分类方法的意义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3、物质的分类依据看图思考【回答】铁、水、酒精、甲烷、氧气、二氧化
8、碳、碳酸钠、明矾、碳、一氧化碳、铝【回答】化学组成成分、组成元素,归属物质类别阅读、分析、讨论分组展示:黑板书写、语言表达交流讨论,分组展示成果: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2、元素都可以组成对应单质,绝大多数元素可以按一定规律组成化合物。3、元素在物质中的有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对应的物质性质有着对应关系。口头表达【回答】研究物质性质【回答】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阅读,归纳整理,分组展示物质分类的依据有:1、 物质组成、性质2、 水溶液是否导电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4、 分散质的颗粒大小列举各类物质中的常见物质名称,从物质组成和性质
9、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酸: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氨水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铜盐: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口头总结开门见山,接管学生注意力,直指本节课的中心,明确课堂主题。运用图片的感官信息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的方向。选用学生日常中见到过的实物和实验室的试剂相结合,贴近生活引起学生兴趣。从感性认识导入理性认识,从纷繁复杂导向条分缕析。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研讨和合作分工。了解学生对这些物质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练习对问题的归纳整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
10、使之既规范又通俗明白。点评学生展示回答中的具体优缺点,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恰当的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巩固学生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明确教学目的,聚焦学生思维。纠正观点,申明教学重点打开学生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思路。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巩固“从物质组成和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梳理所学过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提高对氧化物的认识。总结课堂,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形成完整的课堂知识体系。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 ( ) N O Cl C Na CaA B . C D 全部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氧化物酸碱盐A碳酸钙硝酸纯碱蓝矾B氧化钙次氯
11、酸熟石灰小苏打.C氧化钠盐酸烧碱氯化铁D过氧化钠硫酸碱式碳酸铜纯碱3、某物质经过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C 一定是混合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4、下列关于二氧化硫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由硫原子和氧气分子组成 B 二氧化硫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C 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按1:2组成D 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它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5、下列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把它找出来。 食醋、牛奶、碘盐、水. 氯化钠、氧化铜、盐酸.、氢氧化钠 冰、干冰、氧化铁、金刚石. 纯碱、烧碱.、碳酸钙、硝酸银【结
12、束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正是我们以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把利器。生活中许多时候,事情总是显得纷繁复杂,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的学习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本节课后:练习与活动22、预习: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板书设计】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化合物的一般规律: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之间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化合物2、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化合物3、组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物质分类的依据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 + 2NaOH = Na2CO3 + H2O
13、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 + 2HCl = CaCl2 + H2O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定位。本节课是一节方法论课,是以后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工具。初中化学中对单质、氧化物、酸、碱及盐的性质有一定的介绍,本教材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中介绍了钠、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些让本节课堂显得比较充实丰富,同时也让学生温故知新。之后的章节逐步进入到高中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是有深意的,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课时划分。这节教学设计选取的内容是第一节的“一、元素与物质关系”和“二、物质分类1.物
14、质的分类依据”。从数据上看不完美,但是从方法论角度看将其划归到一个课时比较合适。即以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为主线,展开两个教学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物质的分类依据。课堂中涉及的物质、名词,学生也比较熟悉,课堂容量适合一个课时教学。3、教学中对本节课的教学误区。本节课内容看起来比较简单,所涉及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也容易回答。在教学中常会轻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教学,有时会由于内容过于简单,而拓展到物质的性质以丰富课堂内容。这样,既没有领会教材和课标的精神,也没有从更高的层次理解本节课。这点我和我的同事都深有体会。对于学生,尤其是中等程度的学生,进入高二、高三后,发现以前学习的元素及其化合
15、物的内容非常凌乱繁杂,复习起来也头绪不清。究其原因,与本节课有着莫大的关系。4、学生经过课前预习、课堂中交流、展示,老师的点评点拨,收获很大。在课堂中,学生充分展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学习热情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教学中用词“一般”。中学化学中,一般规律即经典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一般性质和特例性质,这一对矛盾在中学化学中非常普遍。不仅仅对于学习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先清楚一般规律是常识,知规矩方能破规矩求创新。附件:学案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组成物质的一般规律,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2、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
16、和分类方法。了解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概念。【重难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的归纳整理。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完成下列概念并举例元素:_混合物:_纯净物:_单质:_化合物:_2、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N2 SO2 H2SO4 FeCl3 KClO3 Cu Fe2O3 NaOH CaCO3 KMnO4 二、新课学习(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联想质疑】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用途呢?【交流研讨】1、罗列教材31页交流研讨1中所列举的物质的化学式:_(1)组成以上物质的元素有:_(2)这些元素还能组成的常见物
17、质有:_2、罗列教材31页交流研讨2中的物质的化学式:_(1)这些物质中的核心元素是_,它分别与_等元素组成这些物质。(2)含有该核心元素化合价为+2的物质有_,含有该核心元素化合价为+4的物质有_(3)通过以上讨论,请归纳总结自己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我对元素与物质关系的认识认识一:认识二:认识三:课堂上,交流讨论后达成的共性认识【迁移应用】1、 请你说一说图2-1-3的理解,你能丰富这个图示,进一步展现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吗?2、 化合价口诀中有句“二四六硫都齐全”,请你列举硫元素对应这些价态的常见物质,说一说这些物质分别属于哪个类别。-2:_; 0:_+4:_; +6:_(二)物质的分类依据【交流研讨】请你列举10-30种所知道的物质,然后选取两个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并绘制图表表示分类结果。列举10-30种你所知道的物质分类一依据:分类二依据:分类一结果展示:分类二结果展示:课堂上,组内交流分类情况,记录同学展示的其他分类方法分类一:分类二分类三:分类四:【新名词概念解释】酸性氧化物:_碱性氧化物:_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