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八上《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语文八上《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 (8).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5,200余亩。,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称为梦幻仙境的圆明园,被称为艺术瑰宝的圆明园,经历了莫大的耻辱:1860年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能拿走全部拿走,10000多名强盗个个满载而归;不能拿走的全部毁掉,3500名强盗手持火把到处焚烧,熊熊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余烟一个月都没散去,圆明园只剩残垣断壁。“
2、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体味本文特色鲜明的语言。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预习与交流,珐琅( ) 脂( )粉 惊骇( ) 箱箧( ) 野蛮( ) 瞥( )见 晨曦( ) 朱鹭( )眼花缭( )乱,圈画文中生字词,预习与交流,珐琅(f lng) 脂(zh)粉 惊骇(hi) 箱箧(qi) 野蛮(mn)
3、瞥(pi)见 晨曦(x) 朱鹭(l) 眼花缭(lio)乱,圈画文中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不可名状:荡然无存:眼花缭乱:富丽堂皇:,预习与交流,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富丽堂皇: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预习与交流,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
4、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后与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
5、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快速默读课文, 说说文章一共写了哪两大板块的内容。,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整体感知,文本探究,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总评:“世界奇迹”;,分述: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具体讲园中之物;耗费了巨大劳动;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
6、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文本探究,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随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文本探究,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例。,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文本探究,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
7、什么态度?,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了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是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慨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文本探究,雨果不帮着自己国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这体现了他是
8、一个怎样的人?,人类的立场。(这里可以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他是一个有清醒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的人。,语言品味,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
9、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语言品味,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义正言辞,批判力强。,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世界奇迹“赞誉” 破烂惊人杰作讽刺、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拓展延伸,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得实现?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雨果的评价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