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患者心理(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八章患者心理(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患者心理(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授 课 教 案(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 医学心理学课程编码:B总 学 时:3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谢金凤开课单位:医学院职 称:教授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护理学本科1、2班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制专心-专注-专业授课进度第16周,第16次课( 2 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6月15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章患者心理第一节 患者角色(角色概念、特点,角色适应困难的类型)第二节 患者心理(患者的心理需要、心理反应)第三节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各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教学目标掌握患者角色的概念;了解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2、;了解患者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教学重点1、患者的心理需要;2、患者的心理反应;3、各类患者的心理特点教学难点各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教学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论、思考题、作业1、 患者角色适应困难类型有哪些?2、 患者有哪些心理需要及心理反应?3、 不同病人的心
3、理特点有哪些?如何进行心理护理参考文献护理心理学主编:周英、周秋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9月第二版。护理心理学主编:杨艳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第八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患者角色 一、患者角色概念(5分钟)讲解:1.明确患者定义:患者是指寻求医疗或正处在医疗之中的人,因此,在医疗部门挂号就诊,取得医师诊治权利的人,均可称为患者。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有求医意愿及行为;有求医行为的人不一定患病。 2.美国社会学家柏森斯“患者角色”的内涵。患者角色是社会人群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二、患者角色的基本特征(10分钟) (1)社会角色退化
4、:原本承担的社会与家庭责任、权利、义务被部分或全部免除 (2)自控能力下降:出现软弱、依赖、情绪多变、意志力减弱 (3)求助愿望强烈:主动请求别人帮助,积极寻医问药 (4)合作意愿增强:积极接受诊治,主动与医护人员合作 三、患者角色的权利与义务(2分钟) (1)病人角色权利 (2)病人角色义务 四、患者角色的适应不良及原因(8分钟) 结合教材与实例分析、讨论: (一)患者角色适应不良 (1)角色行为缺如:不论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 (2)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与其他角色未能发生心理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已进入患者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因其他角色
5、而忽视民患者角色。 (4)角色行为强化:安于患者角色现状,期望继续享有患者角色所获得的利益。 (5)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及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 (二)患者的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及因素 1、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因疾病困扰或有美感时,寻求医护帮助的行为。 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强制求医 影响因素:(1)对疾病的认知:一般而言,病情轻微、无生命危险的疾病患者,往往不主动求医;病情严重但预后良好的疾病患者会主动就医。(2)疾病因素:通常情况下,急性病的求医行为增多,慢性病的求医行为会减少。(3)心理社会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个性特征;社会支持;求医条件;求医经历。 2、遵医
6、行为:是指患者为治疗疾病、维持及恢复健康而与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 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1)疾病因素:遵医行为与疾病的种类、严重的程度和病情的急缓等级因素有关。 (2)医疗因素: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 (3)患者因素:患者文化程度、修改心理特征及行为因素等均可影响遵医行为。 (4)社会因素:家庭与社会支持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有重要影响。 小结:人们期望患者的言行完全符合患者角色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实际角色与期望角色常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说,从生病以前的常态向患者角色转化,或者患者角色向常态转变,都有一个角色适应过程。有人适应快,有人适应慢,有人适应良好,有人适应不良。
7、如果适应不良,往往会导致心理障碍,而且可能进一步影响健康和生活。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现象,一方面要避免自身言行对于角色转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要注意创造条件促使患者恰当的进入患者角色,随着疾病的好转,又要使患者渐渐摆脱这种角色,逐步恢复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患者的求医行为与对疾病的认知、疾病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因素、医疗因素、患者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第二节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患者的心理需要(15分钟)分析:1.复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关内容。2.结合教材认识患者的各种需要。 (一)病人的需要形式 1、生物、心理和社会性 2、不可预料性 3、不稳定性
8、4、表达形式的情绪化和掩饰性 (二)病人心理需要的特点 1、低层次的心理需要相对突出 2、心理需要主要围绕有关疾病方面 3、不同种类、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的心理需要不同 (三)病人心理需要的内容 1、生理 2、安全 3、和谐环境 4、接纳 5、尊重 6、了解信息 小结:患者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同正常人相似的基本需要,但是由于疾病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虽然因人而异,但是都有共性规律。如自我实现的需要受挫或被压抑,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等变得突出和迫切。护理人员只有了解并努力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才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过渡:疾病对人是一种不良的信号,它直接扰乱患者的
9、工作和生活,生活规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患者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病痛的体验,患者的注意力不仅会集中到病症上,还会影响心理状态,改变他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使他们的认知功能、情绪、个性等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二、 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20分钟) (一)行为退化、依赖性增强: 病人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往往很幼稚,表现得像孩童。明明可以忍受痛苦,但还要呻吟、哭泣,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唤起关心和同情。 (二)情绪不稳、易激惹、愤怒 患病后病人常常给人一种脾气不好的感觉,变得好挑剔,稍有不顺就会大发雷霆,有时候将怒火发泄于自身,自罪自责。 (三)感觉过敏、异常感觉增多 患病后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患者 心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