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3页).doc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3 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
2、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
3、16。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地区名称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自然背景人为原因A大兴安岭两侧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半干旱草原地区过垦、过伐、过牧严重。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严重降水较少、气候较干过牧严重。C黄淮海平原区土壤侵蚀严重。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集,过垦严重人口密集,过垦严重D.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F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导致。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节 中国 区域 生态环境 问题 及其 防治 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