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国学教案(共10页).doc





《二年级国学教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国学教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7、清夜吟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确背诵这首古诗。二、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诗句想象清夜吟中描绘的美丽景色。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三、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
2、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解诗题。2、解词连句知大意。3、展开想象悟诗情。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清夜吟这首古诗。(三)知诗人,解诗题。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雍所写。2.解诗题。清夜吟:古代在乐府类古诗体中,有名为“吟”、“行”或“引”的作品。这都是乐府诗的题名,带有一定的韵律。例如,白头吟、梁父吟等。“清夜吟”在乐府题名中原来是没有的。这是邵雍根据诗的内容仿古歌谣而确定的题目(四)读诗解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多音字“少”的读音。3.指导学生认识诗中的生字。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5.解词连句知
3、大意。(1)指名读第一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天心夜空正中。风微风。来拂过。(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正中,一池碧水上有微风拂过。(4) 指名读第2句。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清意味清幽淡雅的意味。知领略。(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两种相同的清幽淡雅意味,料想很少会人有领略。(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五)展开想象,悟诗情。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
4、样的景象?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所看见的景象是:一轮明月与一池碧水相映有趣的神奇画面。3.让学生讨论:在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停顿。(六) 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教学反思:18、舟夜书所见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3.能正确背诵舟夜书的见这首古诗。二、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三、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
5、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解诗题。2、解词连句知大意。3、展开想象悟诗情。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舟夜书所见这首古诗。(三)知诗人,解诗题。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见。2.解诗题。(1)逐字理解。舟:船。书:记。所见:见到的东西。(2)请学生补上诗的抒情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作者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
6、所看见的景色。(四)读诗解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散作”的“散”读作“sn”,不要读作“sn”。3.指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孤”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萤”字是上中下结构,下部分是“虫”,不要写成“火”。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5.解词连句知大意。(1)指名读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漆黑的夜无,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
7、的,静静地映在洒面上。(4)指名读第2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散散开。作变作,变成。(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一陈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五)展开想象,悟诗情。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孤灯闪烁的美妙景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国学 教案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