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精练精析(共32页).doc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精练精析(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精练精析(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知识点详解及典例精讲一、本模块内容的特点1.理论性、规律性强2.定量3.知识的综合性强4.知识的内容较深二、本模块内容详细分析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一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及计算1、焓变 反应热 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焓变():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单位: 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为“-”或 放热)为“+”或 02、燃烧热概念:25 ,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
2、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注意以下几点:研究条件: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标准: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0,单位)3、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和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57.3kJ/mol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4.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3、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 105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 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 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习题训练1教材32页2题、33页9题2.补充习题:第二
4、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第二章检测题专题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物质单质化合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如SO3、CO2、C6H12O6、CCl4、CH2=CH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HCl、NaOH、NaCl、BaSO4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NH3H2O、Cu(OH)2、H2O混和物纯净物1、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在一
5、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4、电离常数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表示酸,表示碱。)表示
6、方法: 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B习题训练1.教材43页1、2、3、4题2.补充习题:考点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 = 25时, =10-7 ; 110 -14 注意: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值一定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 110-14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
7、的)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110-142、溶液的酸碱性和:1.溶液的酸碱性常温时,酸性溶液中,7; 碱性溶液中,7; 中性溶液中,=7;2.溶液的(1)当很小时,直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很不方便,通常采用的负对数来表示,称为溶液的pH,其表达式为=-lgc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2)稀释过程溶液值的变化规律: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稀 = 原+ 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稀 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稀 = 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稀 原n (但始
8、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均接近7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变化得快。(3)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 、 石蕊 、 酚酞 。变色范围:甲基橙 3.14.4(橙色) 石蕊5.08.0(紫色) 酚酞8.210.0(浅红色)试纸 操作: 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注意: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3.溶液的计算方法(1)单一溶液强酸溶液,如HnA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nc ,=-lg=-lgnc强碱溶液,如B(OH)n溶液,设溶质的物
9、质的量浓度为c ,=,(2)两强酸混合由,先求出混合后的,再根据公式=-lgcH+求。若两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等于混合前溶液小的加0.3。如=3和=5的两种盐酸等体积混合后,=3.3(3)两强碱混合由,先求出混合后的,再通过求出,最后求。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等于混合前溶液大的减0.3.如=9和=11的两种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10.7(4)强酸与强碱混合强酸与强碱混合的实质为中和反应,中和后溶液的有以下三种情况:若恰好中和,=7()若剩余酸,先求中和后剩余的,再求若剩余碱,先求中和后剩余的,再通过求出,最后求。(5)已知酸和碱的之和
10、,判断等体积溶液混合后的()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7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7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ab(3)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水解因素、电离因素。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氨水的混合液中,因的水解程度小于的电离程度,所以离子浓度顺序为: (4)浓度相同时,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平衡浓度越小。如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由于的水解程度大于的,故8.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三种定量关系基本原则:抓住溶液中微粒浓度必须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电荷守恒::任何溶液均显电中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选修 知识点 总结 精练 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