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联系较难有答案(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三化学酸碱盐联系较难有答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酸碱盐联系较难有答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三化学酸碱盐联系一、综合题1、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右图)正确的是 (填写“甲”或“乙“)。 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 _ _。 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推断结果及结论(1)取一
2、瓶气体,闻其气味无气味可能是O2、H2、N2、CO、CO2、CH4(2)移开另一集气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瓶口处未见火焰木条的火焰熄灭一定不是 (3)向第三个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 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_来确定该气体。二、实验,探究题3、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6种实验装置。(1)6个实验是否都能提供CO2跟NaOH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请逐一简述出现的现象。(2)上述6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3)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于NaOH溶液的假设
3、,你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4、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l0和5的盐酸溶液。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局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 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镊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 药 品:镁条 提 示: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当你设计一种方案时,不必用到所有的仪器。在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正
4、确的操作方法是_ (2)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次填写在下表中你观察或测定的量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结果与推论 (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完善你的实验方案?5、现有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提出问题】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小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王:可能是浑浊液
5、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 小胡: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翠: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讨论交流】(1)对小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2)小胡认为小王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实验验证】(1)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胡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
6、的吗?实验步骤设计目的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2)小翠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请将其方案补充完整。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反思提高】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所得溶液的pH 7(填“”、“”、“”);冷却后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
7、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
8、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三、选择题7、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盐酸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8、
9、小张用过量等质量锌粒分别与等体积的浓盐酸和稀盐酸在烧杯中进行反应,并绘制了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的曲线(见右图),下列对曲线差异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和稀盐酸与过量等质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等质量的氢气B浓盐酸的浓度大于稀盐酸,同一时间内与锌反应产生氢气较多C浓盐酸的挥发性比稀盐酸强,氯化氢气体逸出使质量减少较多D浓盐酸密度大于稀盐酸,等体积的浓盐酸起始质量比稀盐酸大9、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A. 石灰石 B. 烧碱 C. 碳酸钠 D. 熟石灰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酸碱 联系 较难有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