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鸿门宴知识点总结一、 通假字 1.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通“彩”,颜色 2.距关,毋内诸侯/毋从俱死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距,通“拒”,把守;毋,通“无”,不要;内,通“纳”,接纳,进入。 3.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些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否”,否则,不这样 9.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通“骖”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
2、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出入: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陪衬,此处偏在“入”。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偏在“亡”。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6.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古义:不超过。今义: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
3、 1.沛公军霸上/还军霸上/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 称王 3.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恪守信义 4.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记 5.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6.若入前为寿上前 7.刑人如恐不胜 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二)名词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 在夜晚 2.吾得兄事之像兄长一样 3.日夜望将军至 在白天在黑夜 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5.头发上指向上 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从小路(三)形容词作名词 1.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2.沛公今事有急危急
4、的事 3.君安与项伯有故 交情(四)形容词作动词 1.素善留侯张良 友善、交好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毫毛不敢有所近 靠近,接触,沾染(五) 动词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 后继者(六) 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命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率领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停止 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称王 5.拔剑撞而破之使破裂四、重点实词 1.飨:用酒食款待,犒劳。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当:对等,比得上。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3.游:交游,交往。 秦时与臣游 4.举、胜: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置:放弃,丢下。 相去置车骑 6.度:估计。 度我
5、至军中,公乃入。 7.如:(1)如恐。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到,往。 沛公起如厕 8.幸:(1)动词,宠幸。 妇女无所幸 (2)副词,幸而。 故幸来告良 9.谢:(1)谢罪、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至鸿门,谢曰/张良入谢(2)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3)辞谢、告别。 乃令张良留谢。 10.辞:(1)推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2)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3)考虑,注意。 大礼不辞小让 11.意:(1)料想。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意图。 其意常在沛公也 12.去:(1)距离。 相去四十里。 (2)离去,离开。 于是遂
6、去/脱身独去/沛公已去五、 重点虚词 固:本来。 固不如也 会:适逢,正赶上。 会其怒,不敢献(一)为 1、动词 使子婴为相做,担当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是 谁为大王为此计出,制定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成为 君王为人不忍 做 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是 2、介词 为击破沛公军/臣为韩王送沛公/谁为大王为此计/君为我呼入/公为我献之 替,给 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对 吾属今为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被动 3、句末语气助词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二) 之 1.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到 2.代词 为之奈何?/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代这件事 举
7、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代项羽 臣请入,与之同命 代刘邦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 代樊哙 公为我献之/置之坐上/置之地 代白璧、玉斗 3.助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未有封侯之赏/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的 (三)以 具告以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把 请以剑舞 介词,用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樊哙侧其盾以撞/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连词,表目的,来。(四)且 且为之奈何/若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将,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连词,尚且,还(五)故故听之/故幸来告良 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此指交情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六)而(
8、连词)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表目的,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表转折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项王按剑而跽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 表修饰 劳苦而功高如此 表并列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表递进(七)因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介词,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副词,就、于是(八)于(介词)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向,对 长于臣 比 复得见将军于此 在(九)若 若入前为寿 代词,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天子气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鸿门宴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