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习题考试复习(共17页).docx
《化工工艺学-习题考试复习(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学-习题考试复习(共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1、化工工艺学:研究由化工原料到化工产品的转化工艺,系指原料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化的全部化学和物理的措施。2、化工工艺学是研究内容: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方法、原理、流程和设备。3、化工工艺学的研究目的:是创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环境无害的生产过程。4、化工生产过程: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及精制和产品包装与储运四大步骤6、 “三烯三苯一炔一萘”: 乙烯、 丙烯、 丁二烯、苯、 甲苯、二甲苯以及乙炔和萘。7、绿色化学目标为任何一个化学的活动,包括使用的化学原料、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
2、品,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应该是友好的。第二章 化工原料1、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农副产品等。2、煤的化工利用途径主要有煤干馏、煤气化、煤液化 、煤制电石。3、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形成气态(煤气)、液态(焦油)和固态(半焦或焦炭)产物过程(炼焦、焦化)4、煤的气化以煤、焦炭(半焦)为原料,以水蒸汽、氧气或空气为气化剂,在高温(9001300)条件下,转化成主要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过程。5、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烃类热裂解等。6、原油预处理:方法:用加破乳剂和高压电场联
3、合作用的脱水脱盐电脱盐脱水。罐注水目的:溶解原油中结晶盐、减弱乳化剂作用、利于水滴聚集。原理:破乳剂和高压电场作用下破乳化,使水凝聚沉降分离。为什么原油要进行预处理:含盐、含水来源;含水增加燃料消耗和冷却水消耗;含盐、-在炉管、换热器管形成盐垢,堵塞管路;设备腐蚀7、原油常减压蒸馏主要设备:常压塔,蒸馏塔。原因:其中350以上的高沸点馏分,在高温(400)会发生分解和缩合反应,产生焦炭 ,导致管路堵塞. 现代技术通过减压蒸馏可从常压重油中拔出低于550的馏分。8、辛烷值:概念:汽油在内燃机中燃烧时抗爆震性能指标。与汽油组分有关。辛烷值越大抗爆震性越好。规定: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正庚烷为0,
4、两者按不同比例混合成标准燃料油。提高方法:、添加四醋酸铅(有毒,无铅汽油替代)、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得到芳烃、环烷烃、异构烷烃调整汽油(最好方法)、添加高辛烷值组分如MTBE(MTBE致癌作用)9、原油二次加工概念:重质馏分及渣油再进行化学结构上的破坏加工生成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品过程。原油二次加工方法:热裂化、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10、催化加氢裂化优点:(1)生产灵活性大;(2)产品收率高,质量好;(3)没有焦炭沉积,不需要再生催化剂,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4)总的过程是放热,反应器中需冷却;(5)加氢裂化所得的汽油辛烷值低,须经重整将它的辛烷值提高。11、催化重整:重要的二次加工
5、方法,以石脑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分子结构的工艺过程。目的: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为化纤、橡胶、塑料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生产化工过程所需溶剂、油品加氢所需高纯度廉价氢气和民用燃料液化气等副产品。12、催化重整工艺流程:1)预脱砷和预分馏工序:2)预加氢工序:脱除S、O、N、As等杂质。氢气在反应器中的作用是加氢,带出杂质气体和导出加氢反应产生的热量。3)催化重整工序:4)后加氢工序:在重整油中混入部分不饱和烃,它们若混入芳烃产品中,会使芳烃变色,质量变坏,故要在和预加氢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再进行一次加氢操作。5)稳定系统6)芳烃抽提7)芳烃分离13、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蒸汽
6、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主要反应分别是 第三章 无机化工合成氨1、合成氨生产过程:(1) 原料气制备:用煤或原油、天然气制含氮、氢的原料气。(2)原料气净化:将CO、CO2、S脱除到ppm级。(3) 压缩和合成:高温、高压,净化后原料气经过压缩到1530MPa、450左右,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合成塔内生成氨。2、合成氨原料气制备二段转化目的和设备:目的:转化率高必须转化温度高,全部用高温度,设备和过程控制不利,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高。一段温度只在800C左右,对合金钢管要求低,材料费用降低。在二段才通入空气,使与一段的H2反应产生高温,保证二段转化完全。因此,采用二段方式将一段转化气中的甲烷继续转化;加
7、入空气提供合成氨反应需要的氮;燃烧部分转化气中的氢气为转化炉供热, 设备: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3、合成氨原料气制备工艺条件:a. 压力:34MPa,降低能耗,提高余热利用价值,减少设备体积降低投资;b. 温度:一段炉温度760800,主要考虑投资费用及设备寿命 c. 水碳比:水碳比高,残余甲烷含量降低,且可防止析碳。因此采用较高水碳比,约3.5-4.0。d. 空速:以整个原料气的干基、湿基,或以甲烷、氮气为基准。4、合成氨原料气制备中天然气蒸汽转化法原理与流程:CH4(g) + H2O(g)=CO(g) + 3H2(g),一定比例氢氮合成气预热后,进入加氢反应器和氧化锌脱硫罐,配入中压蒸气达
8、到一定水碳比后进入一段转化炉,一段转化气再进入二段转化炉,与二段转化炉中的工艺空气汇合,通过催化剂床层继续反应。5、水煤气是以 水蒸气 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 。半水煤气是以 空气和水蒸气 作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 CO 、 H2 和 N2 。6、煤为原料间歇制取半水煤气时,一个循环包括包括一下五个过程:(1)吹风阶段:空气从炉底收入,进行气化反应,提高燃料层的温度(积蓄热量),吹风气去余热回收系统或放空。 (2)一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气相加氮空气从炉底送入,经灰渣区预热进入气化区反应,生成的煤气送入气柜。此过程中,由于水蒸气温度较低,加上气化反应大量吸热,使气化
9、区温度显著下降,而燃料层上部却因煤气的通过,温度有所上升,气化区上移,煤气带走的显热损失增加,因而在上吹制气进行一段时间后,应改变气体流向。 (3)下吹制气阶段:水蒸气和加氮空气从炉顶自上而下通过燃料层,生成的煤气也送入气柜。水蒸气下行时,吸收炉面热量可降低炉顶温度,使气化区恢复到正常位置。同时,使灰层温度提高,有利于燃尽残碳。(4)二次上吹制气阶段:下吹制气后,如立即进行吹风,空气与下行煤气在炉底相遇,可能导致爆炸。所以,再作第二次蒸汽上吹,将炉底及下部管道中煤气排净,为吹风作准备。(5)空气吹净阶段:二次上吹后,煤气发生炉上部空间,出气管道及有关设备都充满了煤气,如吹入空气立即放空或送往余
10、热回收系统将造成很大浪费,且当这部分煤气排至烟囱和空气接触,遇到火星也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转入吹风阶段之前,从炉底部收入空气,所产生的空气煤气与原来残留的水煤气一并送入气柜,加以回收。7、原料气净化除去有害物质,如硫化物、CO、CO2等,净化主要包括脱硫、CO变换和脱除CO2和少量CO。8、合成氨原料气净化脱硫:主要是硫化氢,其次是二硫化碳、硫氧化碳等有机硫。脱硫的方法: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9、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干法脱硫:干法脱硫适用于含S量较少情况。氧化锌法(氧化锌脱除有机硫的能力很强,一步脱硫就行。)、钴钼加氢脱硫法(脱除有机硫十分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几乎可使天然气中有机硫全部转化成硫化氢。
11、钴钼加氢法还可将烯烃加氢转变成饱和烷烃,从而减少蒸汽转化工序析碳的可能。)10、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湿法脱硫:湿法脱硫适用于含S量较大场合情况。优点:脱硫剂是便于输送的液体物料;脱硫剂可以再生,并能回收富有价值的化工原料硫磺。分类:化学吸收法(蒽醌二磺酸钠法,即ADA法)和物理吸收法。11、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一氧化碳变换:原因:脱硫后原料气都含有CO,但氨的合成生产中不需要CO,而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与合成氨的体系催化剂反应,导致催化剂失活,应将其除去。大多数CO通过变换反应除去,少量通过其他净化法除去。变换反应:CO+H2OCO2+H2,变换目的:将原料气中CO变成CO2和H2,H2是合成氨需要的最重
12、要成份。变换反应特点:1、可逆:化学平衡的问题,转化率问题?2、放热;3、等体积;4、催化剂,因此温度越低,水碳比越大,平衡转化率越高,反应后变换气中残余CO量越少。变换过程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水蒸气比例。12、变换反应通过分段冷却来实施降温:原因:低温条件下变换后残余CO含量可以有较大的降低;但降低温度,对反应速度不利,因此选择适宜温度进行以提高反应器利用率、减少催化剂用量。由于反应初期转化率低,最适宜温度较高;反应后期,转化率高,最适宜温度较低。 随反应进行,转化率增加,需降低反应温度,而反应放热,需采用分段冷却降温。13、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中压变换和低压变换:中变温度约370,中变后CO
13、降至3,温度升高到425-440,经换热后温度约220 进入低变,低变出口约240,残余CO为0.3-0.5%。14、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二氧化碳脱除:原因:(1)CO2是合成氨催化剂毒物。(2)太高CO2稀释了原料气,降低了氢氮分压。(3)在铜氨洗液、含氨循环气形成碳铵结晶而堵塞管道。(4)CO2可以再利用合成尿素、纯碱、NH4HCO3 等。方法:物理吸收法(甲醇水洗法);化学吸收法(热钾碱法);主要分脱碳(吸收塔)和再生(再生塔)两部分,再生需要供给很多热量,也是合成氨中耗能的一个较重要部位。15、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少量一氧化碳的脱除:铜氨液洗涤法;液氮洗涤法-深冷分离法;甲烷化法CO+3H2=
14、CH4+H2O16、氨合成基本原理: 特点:可逆反应-转化率的问题?;放热反应-反应热及时移走,温度控制?;体积缩小-反应压力?;催化剂加速-选择问题,寿命问题 ?-平衡氨含量随压力升高 、温度降低、惰性气含量减少而增大。 17、氨的合成影响平衡氨含量的因素:1、氢氮比的影响;2、惰性气体含量的影响18、氨的合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空速:空速增加,生产强度提高。温度:最适宜温度小于平衡温度。压力:选较高压力。氢氮比:选取合适比例19、氨的合成流程和主要设备:新鲜气压缩与循环气混合冷却、升温进入氨合成塔。反应后气体经锅炉给水预热器后再向新鲜气供热。只分离很少部分氨后就进入循环压缩,与新鲜气混后冷
15、却,分离氨后再升温进入氨合成塔。主要设备:氨合成塔20、氨的合成先分离氨与后分离氨:先分离氨再循环,分离功耗小,但压缩功大,合成压力30MPa。先循环混合再冷却分离,冷冻功耗小但循环功耗大。总能耗小。21、轴向冷激式合成塔优点:结构简单、催化剂分布和温度分布均匀、控温调温方便、床层通气面大阻力小。径向冷激式合成塔优点:气体通过床层路径短,通气面积更大,阻力更小;适宜用更小粒度催化剂,提高内表面积,减少内扩散影响;催化剂还原均匀;降低能耗,更适宜于离心式压缩机。硫酸1、硫酸生产方法:硝化法(SO2+N2O3+H2O=H2SO4+2NO ,2NO+O2=2NO2 ,NO+NO2=N2O3)、接触法
16、( 4FeS2 + 11O2 = 2Fe2O3 +8SO2,SO2 + 0.5O2 = SO3,SO3+H2O H2SO4)2、硫酸生产流程:预处理(粉碎、配矿、干燥);焙烧;净化;转化;吸收。3、焙烧速率提高途径:提高操作温度、减小硫铁矿粒度、 增加空气与矿粒的相对运动、 提高入炉空气氧含量。4、沸腾焙烧炉特点:优点:生产强度大、硫的烧出率高、传热系数高、产生的炉气二氧化硫浓度高、适用的原料范围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不足:炉尘量大,炉尘占总烧渣的60%-70%,除尘净化系统负荷大、需将硫铁矿粉碎至较小粒度,需高压鼓风机,动力消耗大。5、酸雾:炉气中少量三氧化硫要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温度较低时
17、,炉气中大多数三氧化硫都转化成硫酸蒸汽(酸雾)。清除方法:静电沉降法。6、净化杂质目的: 除去无用杂质,提供合格原料气。矿尘(使催化剂中毒);As2O3和SeO2(使催化剂中毒);HF和SiF4;H2O和SO3(形成酸雾)7、净化流程比较:水洗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砷和氟的净化率都高。但SO3和SO2溶于水难于回收,使S的利用率低。最大不足是排放有毒含尘污水多,环境污染大。酸洗流程:酸可循环使用,多余酸排出系统他用。可利用炉气中的SO3,提高了S的利用率。酸泥中的砷硒也可回收。最大优点是排污量少,为水洗流程的1/2001/300。8、炉气干燥工艺条件选择: 吸收酸的浓度(93-95%硫
18、酸) 气流速度(空塔 0.70.9m/s) 吸收酸温度(30-45)喷淋密度(10-15m3/m2h )9、吸收硫酸浓度:当硫酸浓度98.3%时,水的平衡分压很低,SO3平衡分压很高。只有硫酸浓度=98.3%,水和SO3平衡分压都接近于零,可得到最大的吸收率。10*、转化SO2催化氧化工艺条件:1、最适宜温度2、二氧化硫的起始浓度3、最终转化率11、吸收影响因素:1、吸收酸浓度2、吸收酸温度3、进塔气温度12*、三废治理:氨-酸法,SO2(g) + 2NH3H2O(aq) = (NH4)2SO3(aq) + H2O,(NH4)2SO3(aq) + SO2(g) + H2O = 2NH4HSO3
19、(aq)13、两转两吸流程特点:反应速度快,最终转化率高;可用SO2浓度较高的炉气; 减轻尾气污染和尾气处理负荷;需增加一换热器:一次吸收后需要再加热到420左右才能进行转化反应;动力消耗增加。纯碱1、纯碱生产方法:氨碱法、联合制碱法(侯氏法)2、氨碱法原理:NaCl+NH3+CO2+H2O = NaHCO3 (s)+NH4Cl3、氨碱法过程:(1) 饱和盐水的制备和精制;(2)吸氨;(3)氨盐水的碳酸化;(4) 过滤和煅烧;(5) 氨的回收(6) 制CO2和石灰乳(7) 重质纯碱的制造5、饱和盐水制备和精制:精制的目的:将粗盐中所含杂质如Ca盐和Mg盐等除去。因为在吸收氨和碳酸化过程中,可能
20、生成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使管道堵塞或影响产品质量。两种除钙方法比较:氨法:可用尾气中的氨,省原料,但生成的氯化铵对碳酸化过程不利。纯碱法:用产品碱去除钙虽损耗了部分产品,但没有氯化铵生成,对后续工序碳酸化有利。6、吸氨原理:NH3+H2O = NH4OH;2NH3+CO2+H2O = (NH4)2CO3,吸氨的主要设备是吸氨塔7、碳酸化原理:氨盐水先与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水解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钠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钠。8、煅烧反应:2NaHCO3(s)=Na2CO3(s) + CO2(g) + H2O(g)10、氨碱法和联碱法比较: 氨碱法的优点:原料易得且价廉,生产中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工艺学 习题 考试 复习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