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杨少伟)第二章作业(共4页).doc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杨少伟)第二章作业(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杨少伟)第二章作业(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章作业2-1、汽车行驶轨迹有哪些特征?道路平面线形由哪些要素组成?答: 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即轨道上任一点不出现折转和错位;(2) 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3) 曲率变化是连续的,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2-2、为何要限制直线的长度?答:(1)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2) 若长度运用不当,会影响线性的连续性;(3) 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2-3、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 分别在
2、何情况下使用?答:三种: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1)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2)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的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2-4、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高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道路 勘测 设计 第三 杨少伟 第二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