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计划(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教学计划(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汉语教学计划 王逸群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结合一定数量的典范文言文的阅读学习,积累古代汉语文言作品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背景常识。2、通过古汉语各项基本知识的学习,积累古代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古汉语工具书等层面的语法知识和常见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知识。3、积累与文选相关的古典文学、古代社会文化知识。(二)素质目标1、学史明理,养成善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客观态度。并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古为今用。2、培养客观认识文选所反映的古代哲学思想的辩证分析能力。(三)能力目标1、掌握古代汉语常用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够运用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2、分析文选中的文字、词汇、语法层面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2、能够对照注释阅读其他一般难度的文言文材料。培养和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讲授中学文言文语言知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独立解决在教学中新出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课程性质与任务古代汉语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为系统地掌握古汉语中有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和汉语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借助古注和工具书,自行阅读古文。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学年,分前后两个学期。每周3
3、学时,共108学时。两册内容穿插进行。讲授内容:第一学期上册的通论部分,涉及古汉语文字、词汇和语法等;下册文选部分,涉及左传、战国策、论语、礼记及孟子等。这是学生接触古汉语知识的初始阶段,教学进度宜慢,讲解宜细,对典范的名篇更要精讲详讲、细嚼慢咽,做到字词句“三落实”,形音义“三落实”。使学生在中学获得的古汉语知识得到深化强化,同时也为第二学期更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学期学期讲授内容:通论部分涉及古汉语语法、音韵、训诂、修辞;文选部分涉及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诗经、楚辞、史记等。要求学生在掌握先秦散文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韵文、骈文和两汉以后各种文
4、体的作品,了解其语言风格,掌握其语言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古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定数量的文言选文,也了解了一些古汉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古汉语很有益处,不至于产生陌生感。此外,在大专阶段,学生还学习中国通史、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也有利于古汉语的学习。不过,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差这一客观事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整合教学内容,将最基本最有用的古汉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尽可能做到生动有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措施1、文选是古代汉语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教学安排必须以文选为纲,要用百分之六十的时间讲授文选,百分之四十的时间讲
5、授通论。常用词的教学则应有机地穿插于文选和通论的教学之中。2、加强作业落实与指导。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文,掌握文言语感。4、提倡学生尝试文言写作,做到学以致用。5、结合当地方言民俗学习古汉语。6、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遗址等,认识古代文物,增进对古汉语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考核方案本课程评价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作业是日常考核的主要形式。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是本课程考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每章节之后都一定数量的练习题除了一般练习题外,还有通篇阅读分析练习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语法知识分析整篇古文的能力。文献阅读分析练习题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知识分析整篇古代文献的能力。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两部分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使用教材易国杰、姜宝琦主编古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课外阅读书目(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2) 马汉麟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典藏插图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3)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5) 学习网站(某所高校的同一课程网站,或精品课程网站)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