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与富勒论战的实际意义(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哈特与富勒论战的实际意义(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特与富勒论战的实际意义(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哈特与富勒论战的实际意义读法的现代性剧场有感1944年,一个德国士兵在服役期间回家探亲。有一天,他向妻子说了一些对希特勒的纳粹政权不满的话。然而,士兵的妻子此时已经红杏出墙,为了除掉她的丈夫,她将士兵的言论报告给了当地的纳粹头目。结果,士兵遭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被判处死刑。然而,士兵并没有被处死。纳粹政权倒台后,士兵将妻子告上法庭。妻子的抗辩理由是:根据当时的法律,士兵的言论已经构成犯罪,她告发士兵的行为仅仅是揭发犯罪行为。这就是著名的“告密者”案。对于妻子应不应该受到惩罚,以何种理由受到惩罚,由此引发出关于“恶法非法”还是“恶法亦法”的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哈特教授和美
2、国哈佛大学的富勒教授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哈特教授发表了实证主义与法律和道德的分离,富勒教授则紧接着发表了实证主义忠于法律答哈特教授。随后,哈特教授与1961年出版了法的概念一书,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回应了哈特教授的批评。富勒教授则与1964年出版了法律的道德性一书,详细的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再次批评了“法律与道德想分离”的观点。在这场论战中,许多法学家选择了自己的立场也纷纷加入。“但是,在这场论战中,无论是支持哈特的观点还是支持富勒的观点,往往成为一种学术立场的表态,而忽略对问题本省的讨论和反思”,或许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强丗功写了法的现代性剧场一书,从现实角度剖析了哈特与富勒论战的意义。一 论
3、战双方所主张的观点哈特教授主张“恶法亦法”即法律和道德的分离。在这里,哈特教授并不是主张法律不受道德的影响或者法律不包含道德的内容或者法律的实施不需要道德的支持,哈特教授认为“法律制度的发展受到道德观念强有力的影响反过来说,法律也深刻影响了道德标准,所以许多法律规则的内容反映了道德规则或原则”那么,在哈特教授看来,法律实证主义所主张的法律和道德的分离,其含义是“在缺乏宪法和法律明确的规定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仅仅一个规则违背了道德标准而否认它是一个法律规则;相反,也不应因为一个规则在道德上是令人向往的,便认为它是一个法律规则”强丗功在书中指出“哈特是在社会意义上承认法律和道德的相关性,而在逻辑意
4、义上坚持法律和道德分离”。因此,将显示意义上的法律成为“是”的法律,道德理想上的法律为“应该是”的法律。富勒教授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主要就是对将法律分成实然法和应然法的方法论的批判。为此,富勒教授用一个“讲故事”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称为“故事”的这个东西并不是实际的那个东西,而是变成的那个东西;它不是一大推现实,而是一个流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于人类的创造性冲动所驱使的,是由我们认为故事应当是什么的观念所驱使的在这里“应当”作为人类经验的一部分,和“是”是一样真实的,二者都流入到讲故事和复述故事的共同河流中,彼此融合在一起”“成文法规或者判决并不是一些存在的东西,而是
5、像故事一样,是一个变得过程”。简而言之,富勒教授认为,实证主义在把法律认定为“是”的时候,本省就包含着对法律的社会价值,法律追求的目标的是什么的认可,包含着价值上以及道德上的追求。既然法律不可能分为实然法和应然法,那么,所有的法律都是应该服从道德要求的,凡是违背道德要求的法律就不应该是法律,即“恶法非法”。二 这两种不同的主张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法律实证主义主张“恶法亦法”,因此,被称为是“消弱对专制和独裁的抵抗”。特别是德国纳粹政权之后,实证主义被许多学者、法官所诟病。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分“法是主权者命令”和实证主义。主权理论和强制理论的错误并不意味着法和道德相分离的错误。相反的是,实证主义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战 实际意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