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共9页).doc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1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出口额+对外贸易进口额国际贸易出口总额等于各国的出口总额之和,国际贸易出口总额等于各国的进口总额之和。对外贸易出口额一般按照FOB计算对外贸易出口额一般按照CIF计算通常,国际贸易额就是国际贸易出口总额2净出口:某种商品的出口大于进口 净进口:某种商品的出口小于进口这两个值表示的是这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3贸易顺差: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贸易逆差: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这两个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情况,经济状况和国际收支情况的重要指标。4总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地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
2、计进出口的标准。5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二章1。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创始人,提出国际贸易的分工有好处。 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创始人,比较成本理论是关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国家间分工的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害取其轻”2、穆勒已经论证了两国贸易条件互利的范围是在两国商品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3、赫俄原理:要素禀服说狭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广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和要素价格均等化说要素丰裕程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 比较优势的基本决定因素,为以后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4、俄林的主要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用1,2表示两种产品,K,L表示资本和劳动,若K1/L1K2/L2,则称1为劳动密集型产品,2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使生产要素收入趋同。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5、重商主义理论通过国家干一使经济繁荣的政策,其本质是保护。6、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或者货币差额论,代表
4、人物是威廉斯塔福 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7、简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内容: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主张特定条件下的保护制度等到被保护的工业发展了,生产出来的成品价格低于进口同种产品并能与外国竞争时,就无须再保护。工业虽然幼稚,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也不需要保护。对农业的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能适宜于保护。8、国家整体竞争优势来源地四个基本因素:生产条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关和支撑产业,主要是指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产品国内供应商的国内企业。需求因素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情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国家竞争优势来
5、源地另外两个辅助因素是:给予和政府作用。这六个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模式,称之“钻石模型”第三章1.、关税的含义:由国家海关当局对本国进出口商出入关境的商品征收的一种赋税。2、关税壁垒:指进口税,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3、关税分类:按征收对象和商品流向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按征税的目的分为财政关税、保护关税和收入再分配关税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为进口附加税和差价税按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的标准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进口附加税定义:是进口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的进口税,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加征进口税,目的是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护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
6、低价倾销,对国外某个国家实行歧视和报复等。第七章1、2000年通则对13中贸易术语做了解释,将所有的贸易术语分为4个基本不同的类型。2、EXW术语下,卖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或期限,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由买方处置,并承担交货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并不负责将货物装到认和运输工具上,也不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但要提供商品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以及其他凭证。所以,EXW术语是卖方承担责任最小,同时也是买方承担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3、DDP术语是卖方承担风险、责任和费用最大的术语。4、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FOB.CER.CIFFOB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卖方应支付货物上船前的一
7、切费用,而买方应负责货物上船以后的一切费用。CFR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 CFR班轮条件:是指卸货费按班轮做法处理,由支付运费的一方即卖方负担,买方不负担卸货费。 CFR: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一直卸到吊钩所及之处的费用,船舶不能靠岸时,驳船费用由买方负责。 CFR舱底交货:船到目的港在船上办理交接后,由买方自行启仓,并负担货物由舱底卸至码头的费用。 CFR卸至岸上:卖方承担卸货费,包括可能涉及的驳船费。CIF卸货费用承担问题 CIF班轮条件:是指卸货费按班轮做法处理,由支付运费的一方即卖方负担,买方不负担卸货费。 CIF吊钩下交货: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一直卸到吊钩所及之处的费用,
8、船舶不能靠岸时,驳船费用由买方负责。 CIF舱底交货:船到目的港在船上办理交接后,由买方自行启仓,并负担货物由舱底卸至码头的费用。 CIF卸至岸上:卖方承担卸货费,包括可能涉及的驳船费。5、象征性交货定义: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在装运港将货物装船并提交全套合格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不必保证到货。6、FOB、CFR和CIF比较相同点:运输方式:适用于内河及海洋运输交货地点:在装运港风险转移界限:船舷 进出口责任与费用:卖方办理出口手续,买方办理进口手续 交货性质:均属于装运合同异同比较图:主要共同点主要区别贸易术语运输方式交货方式风险划分装货交单出口清关责任受单付款进口清关责任运输责任保险责任
9、价格合成术语后接港口费用与风险转移点FOB水运装运港船舷为界卖方买方买方买方C装运港一致CFR水运装运港船舷为界卖方买方卖方买方C+F目的港分离CIF水运装运港船舷为界卖方买方卖方卖方C+I+F目的港分离FOB+F(国外运费)=CFRCFR+I(国外保险粉)=CIF7、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FCA,CPT,CIP8、国际贸易术语含义:是以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交易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负责、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的一门专业用语。第八章1、合同中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以文字说明表示品质2、在凭卖方样品买卖时,应注意:一般均在合同中注明“交货品质与样品大体一致”字
10、样以便合同顺利履行。3、在国际贸易中,对于某学品质变化较大而难以规定统一标准的农副产品,往往采用“良好平均品质”(FAQ)这一术语来表示其品质。针对原木、冷冻鱼虾等商品的品质难以以文字说明,又无法用样品表示的情况,可以用“上好可销品质”(GMQ)这一术语来表示其品质。4、常见的变通规定方法:品质公差:是指被国际同行业所公认的、或买卖双方认可的产品品质差异。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在合同中规定的、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出现差异的幅度。5、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度量衡制度:公制、英制、美制和国际单位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6、低价商品如粮食饲料等农副产品因其包装价值同商品价值相差不
11、大,有时也以毛重作为计算商品总价的基础,通常将此方法成为“以毛作净”7、公量定义: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计算商品重量的方法,是指用科学方法抽出商品中的实际水分,然后再加上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的标准含水量所求得的商品重量。例如:计量棉花,羊毛和生丝等。公量=干量+标准含水量=干量*(1+标准回潮率)实际回潮率=干量*(1+实际回潮率) =水分/干量 =(实际重量干量)/干量8、如果信用证上商品的数量前有个“约”字,则应解释为允许有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没有“约”,则5%。9、溢短装条款含义:机动幅度,即允许多交或少交货物的百分比;选择权,即约定何方有权决定多交或者少交;超过或不足部分的计价方法。
12、目前,对机动幅度范围内超过或低于合同数量的多装或少装部分,一般是按合同价格算。10.、运输标志:又称唛头,通常书写、压印或刷制在外包装上,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的符号,以便承运人和收货人识别货物。主要内容:收货人或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字母或简称参考号。运输目的地件号,即要表明货物的总件数和每一件货物的顺序号11、指示性标志: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2.、警告性标志:凡是运输包装内装有爆炸品,有毒物品和腐蚀物,氧化剂和放射性物质等危险货物时,都必须表明各种危险品的标志。13、定牌中性包装:是指卖方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在商品的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理论 实务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