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劝学》、《师说》测试题-Word版缺答案(共15页).doc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劝学》、《师说》测试题-Word版缺答案(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劝学》、《师说》测试题-Word版缺答案(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03:劝学、师说劝学(一)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輮( ) (2)骐骥( ) (3)镂( ) (4)锲而不舍( ) (5)跬步( ) (6)螯( )(二)文学常识填空2荀子,名 , 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 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作有 二十卷,该书标志着古代说理文也进一步成就。(三)文言知识归纳3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 通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3)君子生非异也 通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义 今义 (2)声非
2、加疾也。古义 今义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古义 今义 (4)用心一也。古义 今义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今义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多义字词。生君子生非异也( )蛟龙生焉( )利非利足也( )金就砺则利( )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趺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暴虽有槁暴( )暴殄天物( )性情暴躁( )驽驽马十驾( )相如虽驽( )备圣心备焉( )有备无患( )关情备至( )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假舟楫者,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望吾尝趺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适冬之望日前后( )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博闻强志( )不能称前时之闻( )6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6)用心一也 ( )
4、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参省(cn) 锲(q) 跬步(gu) 木直中绳(zhng)B槁(go) 暴(p) 跂(q) 骐骥(j)C砺(l) 驽马(n) 蚯蚓(yn) 虽有槁暴(yu)D须臾(y) 镂刻(lu) 舟楫(j) 闻者彰(zhng)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道) 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渡)3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輮以为轮 B上食埃土 C既来之,则安之 D然而不王者4下列各项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輮使之然也 有志矣,不能以止也,然力不
5、足者,亦不能至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以须炉火之然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A B C D5对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而绝江河 老子犹堪绝大漠 用心一也 一死生为虚诞A同,不同 B不同,同C同,同 D不同,也不同6劝学的中心论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学不可以已。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710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6、,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指半步B. 风雨兴焉 兴:起兴C. 驽马十驾 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D. 金石可镂 镂:用刀雕刻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学不可以已 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 蟹六跪而二螯A. 和不同,和相同B. 和相同,和也相同C. 和相同
7、,和不同D. 和不同,和也不同10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忌不自信 D.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2下面句子中“已”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学不可以已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已行,非弗思也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可以已大风3下列句子中“疾”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有疾在腠理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令孤子、寡妇
8、、疾疹、贫病者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疾风知劲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吾尝终日而思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吾尝跂而望矣 故愿望见太后 今就砺则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A与相同,与相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相同,与不同二、翻译与默写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 7默写(1)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 。(2)故木
9、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4) ,臂非加长也, ;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 ,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 , 。师说(一)字词读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句读( ) (2)驽马( ) (3)郯子( ) (4)苌弘( ) (5)或不焉( ) (6)官盛则近谀( )(二)文学文体常识2韩愈,字退之,世称 ,是“ ”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称“韩吏部”、“韩文公”,有 。3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
10、“师说”即“说师”,意思是 。比较著名的“说”如: 、师说、 和捕蛇者说等。4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指在唐朝和北宋两代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他们分别是韩愈、 、欧阳修、 、苏轼、苏辙、 和曾巩。明朝散文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从此流传于世。他们的文章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正统和权威。 (三)文言知识归纳5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 今义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 今义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 今义 (4)吾从而师之。古义
11、今义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 今义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 今义 7解释下列多义字词。从惑而不从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攻术业有专攻(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于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耻学于师( )青,取之于蓝( )不拘于时( )其皆出于此乎( )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致非利足也,而致干里。(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师说 江苏省 徐州 经济技术 开发区 高级中学 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测试 Word 答案 15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629670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