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4测量平均速度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中学 董秀斌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四节,这一节是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设计一个课时。(一)教材地位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启下: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二)学情分析尽管初二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但学生在知识层面已经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
2、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具备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2)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
3、平均速度的理解。2.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与实验探究法。学法:大胆猜测,探究实验,互相交流,积极思考,合作学习。 自制教具及实验改进:由于我校是农村薄弱学校,原只配一套斜面小车,不能满足学生分组实验,且在测试中发现:当斜面坡度太小时,小车不能下滑,坡度稍大时,小车容易驶出木板发生侧翻。因此,我设计了12套“轨道斜面”,即把线槽(电工用)固定在木板(或木直尺)上做斜面,用玻璃球代替小车,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且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每套成本不到1.5块钱)。可移动挡板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新课引入首先播放戏水乐园中滑水梯的视频,引起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平均速度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