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图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 作者:谭军,陆波,余桂丰来源:中国有线电视已有3755位读者读过此文 1 引言 电视机作为20世纪的新技术产品,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信息传播工具和家电王国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产品。电视机产品正在进行更新换代,出现了投影、背投以及液晶、等离子等各种新的接收显示形式。但是电视产品的视频技术基本上停留在二维画面,很少见到三维画面产品。据世界电子学会分析预测,在21世纪,电视技术将在壁型化、投影化、双向化、有线化等方面发生变化,立体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立体化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不戴立体眼镜即可观看立体节目的“自动立体显示技术”
2、。从长远来看,它是不依靠视觉假象,让图像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的立体电视技术,它可使观众从任何角度看到的图像都是立体的。2 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概况 立体电视技术是随着立体视觉技术和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立体视觉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立体成像和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它的出现要远早于电视技术的发明。 早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透视和雕塑艺术研究和实践就表明:只有给两只眼睛分别提供相对独立的图像,在恢复了双眼视差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真实的立体视觉。早期出现的双眼立体视觉技术采用的是通过有色眼镜和立体镜观察立体图像的方法。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用不同的颜色为左右眼绘制有一定规律差异的图像,然后通
3、过滤光镜观察来产生立体视觉。17世纪末18世纪初出现的“立体镜”,为每只眼睛提供独立的视觉通道,立体视觉感非常强烈,这种“立体镜”至今仍然是观察立体图像的有效手段。19世纪有科学家曾尝试构造一种不借助辅助装置就能观察到立体画面的方法,但以失败告终。 19世纪末,人们尝试用电影技术表现运动的立体视觉图像。首先采用两部摄影机模拟人类双眼进行拍摄,然后将制好的影片用放映机通过偏光滤光镜投射到电影荧幕上,观众通过偏光滤光镜就可以观察到运动的立体图像了。这种立体电影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初电视技术出现后,人们就开始着手研制立体电视,传统的用于观察静止图像或电影图像的立体显示方法几乎全部被应用到立体
4、电视技术中。 在早期黑白电视时代,比较成功的立体电视是由两部电视摄像机拍摄影像并用两个独立的视频信道传输到两部电视机,每部电视机的屏幕上安置一块偏光板,然后用偏光眼镜去观察,这样的立体电视系统可以获得较好的立体图像。这种双信道偏光分像立体电视技术至今仍然是公认的一种质量较好的立体电视系统。 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视技术发展到接近实用的阶段,“互补色立体分像电视技术”开始应用于立体电视。基本方法是用两部镜头前端加装滤光镜的摄像机去拍摄同一场景图像,在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观众看到的是两副不同颜色的图像相互叠加在一起,当观众通过相应的滤光镜观察时就可以看到立体电视图像。这种立体电视成像技术兼容性好,
5、在立体电视技术领域曾经风靡一时。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由于通过滤光镜去观察电视图像,彩色信息损失极大;另一个问题是彩色电视机本身的“串色”现象引起干扰;同时由于左、右眼的入射光谱不一致,易引起视觉疲劳。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陶瓷光开关新材料的出现,人们可以制成光开关眼镜,此时就出现了时分式的立体电视技术。时分式的立体电视技术采用彩色电视信号的奇场和偶场进行立体电视信号的编码。80年代初,东芝公司研制出时分式立体电视投影机,戴偏光镜观看。1985年,松下公司首推时分式液晶眼镜立体电视样机获得成功。现在,具有双屏显示器的头盔观看设备有很理想的立体观看效果。在国内,清华大学已研制出高透光率的新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体电视 技术 发展 概况 基本原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