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体育局(共19页).doc
《河南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体育局(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体育局(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体育强省的关键五年。为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提升我省体育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体育产业在挖掘和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豫政201544 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河南省建设体育强省规
2、划纲要(20132020年)(豫政201349号)精神,结合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体育事业成绩斐然,体育产业乘势而上,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情日益高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兴办、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迅速,居民体育消费迅速增长,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规模领域不断拓展。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结构不断优化,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竞赛表演业与职业体育在改革探索
3、中进步,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在全国三大球联赛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体育培训业稳步发展,登封市武术培训规模在全国独树一帜。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第十二届全省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形成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安阳国际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信阳自行车赛、三门峡横渡母亲河活动等一批具有中原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体育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成南阳市体育中心、焦作太极体育中心、周口市体育中心、三门峡市文化体育中心、驻马店市体育中心、中原网球中心等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全省各类体育场地达8.2万多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平方米,人均体育用地超过1.4平方米;大型体育场馆开放
4、运营成效明显,体育系统大型体育场馆均已对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市场运营效益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创建登封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命名21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示范基地。体育彩票业实现跨越发展,体育彩票发行量增长迅速,“十二五”期间共实现销售额329亿元,为中央和我省财政筹集公益金92亿元。体育用品制造逐步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本土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安踏、舒华等知名体育企业入驻河南建立生产基地。体育用品销售保持火热,销售额逐年提高。体育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与旅游、文化、卫生融合发展,登山、滑雪、漂流、攀岩、滑翔伞、武术影视等特色产业项目发展迅速。全省体育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为
5、“十三五”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省体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010.25亿元,总量稳居全国第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6元,人均消费支出17154元,为体育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河南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在联接东部、带动中部、辐射西部、影响周边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具备发展体育产业的有利条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和主动融入
6、“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省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口和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变化,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体育产业高度重视,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纳入服务业、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重要内容,体育健身消费扩容行动被列入国家“十大扩消费行动”。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批准设立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
7、支持。体育改革步伐加快,在继续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对适应市场经济、扩大体育供给和消费提出了新要求,激发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另一方面,我省体育产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省经济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人均收入不高,体育消费能力不足。体育产业总量不足,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比,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尚未充分发挥出新兴产业的潜力和优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服务业比例偏低,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知名体育品牌少,体育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体育场馆总量不足,设施设备落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素质的体育产业人才匮
8、乏,经营管理理念滞后。政府推动体育产业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尚未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充分,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将全民健身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体育产业体系,优化体
9、育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体育产业发展领域,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优化升级,加快形成多元主体的市场格局。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具有中原特色的体育强省,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发展原则坚持市场导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社会各行业参与体育市场开发,加快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指导、扶持、协调作用,扩大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市场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促
10、进体育产业规模与效益、结构与质量的同步提升。注重统筹协调。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统一与特色的关系,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处理好体育改革与发展、产业和事业的关系,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注重示范引领。发挥体育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通过“外扩内联”,建设一批创新性强、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示范项目。突出中原特色。充分利用河南省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条件,打造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各市县自然、人文、经济的禀赋特点和优势,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产业,形成“一地一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体育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城乡
11、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比较完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1.8平方米;体育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00万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体育示范项目特色鲜明,培育和打造10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品牌赛事,建成1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1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项目、40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消费需求愈加旺盛,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元,初步建立结构合理、供给丰富、消费活跃、富有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发展布局
12、(一)完善产业结构加快体育服务业发展。提高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总值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旅游、运动康复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体育策划咨询、体育中介服务、体育电子商务、体育会展、运动装备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赛事和健身品牌。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培育、支持一批本土体育制造品牌做大做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体育制造业转移,鼓励国内外知名体育制造企业落户河南;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推行先进标准和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生产高附加值健身器材、可穿戴式体育设备。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产业,充分利用网络
13、信息技术,打造智慧体育平台,推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健康服务、健身、竞赛、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等产业提档升级。 (二)优化产业布局与国家“中部崛起”、“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突出功能特色,分类发展,错位竞争,科学规划体育产业功能区,形成适应河南资源禀赋特点、和谐共赢的发展格局。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健身休闲产业,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带、集群或基地。依托郑州市、洛阳为代表的大中城市,发展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
14、育高新技术产品制造、职业体育等为重点的产业。依托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的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中原山地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产业带。依托郑州登封、焦作温县等地传统体育资源优势,打造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产业基地。依托各地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开发其他传统体育项目产业、健身养生等产业,形成特色明显、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表1:发展区域发展方向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体育赛事、高端体育服务、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体育用品研发制造等产业郑州市(登封市)国家体育
15、产业基地,武术产业、体育旅游焦作市(温县)太极拳产业基地安阳市(林州市)、郑州市(上街区),通用航空产业、国际滑翔伞基地商丘市(梁园区)、许昌市(长葛市)、洛阳市(宜阳县)等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淮河等山水资源富集地区山地户外运动、体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带洛阳市(栾川县)等冰雪运动产业基地新乡市(辉县市)等攀岩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基地四、发展任务(一)围绕重点体育项目,突出发展体育核心产业注重发挥体育重点项目发展基础好、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大、市场价值高的核心作用,大力发展体育重点项目产业。积极发展球类项目,统筹各方面力量制定“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发展规划。改革足
16、球协会,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根据市场条件逐步在“三大球”领域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推进校园足球进程与后备人才梯队化培养,改进足球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完善“三大球”职业俱乐部制度,支持河南建业男子足球俱乐部发展,构建全方位、全过程产业链。鼓励地方政府选择建设三大球项目特色球类城市。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原足球劲旅和一流的篮球、排球队伍,保障我省在国内“三大球”职业联赛中有一席之地。加快河南省青少年少林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发挥登封习武青少年集聚优势,探索推动足球与武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田径、游泳、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群众喜爱、普及率高的项目,鼓励发展网球、滑雪
17、、射击、射箭、攀岩、马术、赛车、航空运动等体育项目。(二)适应健身需求趋势,重点发展健身休闲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推进体育健身休闲业加快发展,夯实我省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积极开发和引进健康有益、趣味性强的健身休闲项目,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支持各类健身俱乐部、业余俱乐部、体育培训学校、训练营等健身机构发展,建立高中低档并存的市场化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网络,鼓励健身俱乐部连锁经营,培育发展中原健身品牌。加快体育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河南省国民体质监测暨运动康复中心(河南省体育医院),支持各类机构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健康咨询、运动康复等服务,推动体
18、育健身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落实体育领域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加强体育安全生产监管和体育服务论证,对高危险性运动项目严格实行强制体育服务标准,鼓励一般健身健美俱乐部、运动项目俱乐部、体育场馆等经营场所采用推荐服务标准。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和推广。鼓励面向城市社区的体育服务和指导工作。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混业经营,形成体育健身休闲与旅游、娱乐、餐饮、房地产等相关产业配套经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三)打造品牌赛事,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充分认识和挖掘体育竞赛表演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体育产业载体作用,大力开发赛事经济。通过赛事活动举办,丰富体育供给,满足群众日
19、益增长的观赏、休闲、旅游等消费需求。通过赛事活动参与,营造健身氛围,激发群众健身热情,扩大运动项目普及,带动项目发展。通过赛事活动运作,促进体育场地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带动交通、广告、电信、印刷、新闻、会展、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赛,鼓励企业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实现合作双赢。开发体育赛事活动的电视、网络和户外媒体的转播权,推动体育传媒市场发展。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提高策划推广水平,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实现办赛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竞赛组织专业化、赛事运营市场化,逐步形成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 体育产业 发展 十三 规划 体育局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