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材料成型理论基础练习题第1章(共4页).doc
《河北工程大学材料成型理论基础练习题第1章(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程大学材料成型理论基础练习题第1章(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与性质一、填空题1.液体原子的分布特征为 远程 无序、 近程 有序,即液态金属原子团的结构更类似于 固体 。2.实际液态金属内部存在 能量 起伏、 结构 起伏和 成分 起伏 。3偶分布函数g(r) 的物理意义是距某 参考粒子 r 处找到另一个粒子的 几率 ,换言之,表示离开参考原子(处于坐标原点r=0)距离为r 位置的数密度(r)对于平均数密度o(=N/V)的相对偏差。4下图中偶分布函数g(r),液体g(r)为 c 图,晶态固体g(r)为 a 图,气体g(r)为 b 图。 (a) (b) (c)5.物质表面张力的大小与其内部质点间结合力大小成 正
2、 比,界面张力的大小与界面两侧质点间结合力大小成 反 比。衡量界面张力大小的标志是润湿角的大小,润湿角越小,说明界面能越 小 。6.界面张力的大小可以用润湿角来衡量,两种物质原子间的结合力 越大 ,就润湿,润湿角 越小 ;而两种物质原子间的结合力 越小 ,就不润湿,润湿角 越大 。7液体的原子之间结合力(或原子间结合能U) 越大 ,则内摩擦阻力越大,粘度也就 越高 。液体粘度随原子间结合能U按指数关系增加,即(公式): 。8.粘度随原子间距 增大 而降低,随温度T 升高 而下降,合金元素的加入若产生负的混合热Hm 则会使合金液的粘度 上升 ,通常,表面活性元素使液体粘度 降低 。9.钢液中的M
3、nO,当钢液的温度为1550时,对于r=0.0001m的球形杂质,其上浮速度是多少? 0.0071m/s 10.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可归纳为 金属性质 、 铸型性质 、 浇注条件 、 铸件结构 四个方面的因素。11.铸件的浇注系统静压头 H 越高 ,液态金属密度1及比热C1、合金的结晶潜热H 越大 ,浇注温度T浇、铸型温度T型 越高 ,充型能力越强。12.设凝固后期枝晶间液体相互隔绝,液膜两侧晶粒的拉应力为1.5103Mpa,液膜厚度为1.110-6mm,根据液膜理论计算产生热裂的液态金属临界表面张力= 0.825 N/m。二、选择题1、下面哪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同时降低液体的粘度? CA、
4、提高液体温度、降低原子间距、加入产生负的混合热的合金元素或加入表面活性元素;B、提高液体温度、增大原子间距、加入产生正的混合热的合金元素或加入非表面活性元素;C、提高液体温度、增大原子间距、加入产生正的混合热的合金元素或加入表面活性元素;D、降低液体温度、增大原子间距、加入产生正的混合热的合金元素或加入表面活性元素。2、关于表面张力,下面哪一种说法的是正确的? BA、通过降低液体温度、向系统中加入削弱原子间结合力的组元可以提高表面张力。B、对晶体而言,若表面为密排晶面(低指数晶面),其表面能及表面张力比非密排晶面的小。基于上述原因,晶体为维持其最稳定的状态,其表面往往为低指数(密排)晶面。C、
5、加入自由电子数目多的溶质元素,以及加入表面活性元素可以降低合金液的表面张力。D、S、O 及N 等元素均明显降低钢液及铁液的表面张力,而加入Cr 作为合金元素则使铁液表面张力上升。3、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A、表面张力在大体积系统中显示不出它的作用,但在微小体积系统会显示很大的作用。B、液体及固体为微小凸面(曲率半径r 为正)时,其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即:p1p2。C、液态铝合金中同时存在大小不同的氢气泡,由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力分别为P1 与P2,则P2P1。当两气泡汇集接触时,小气泡中的气体将迅速充入大气泡而合并。D、铸造过程中金属液若易侵入砂型毛细管则形成粘砂。毛细管直径D 及上方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工程 大学 材料 成型 理论基础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