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综合)(共5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综合)(共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综合)(共56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 项目一 二极管单向导电板的制作教案编号:010101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2、 了解PN结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3、 掌握二极管的符号、特性及特性曲线等;4、 会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二、重点难点重点:二极管的符号及单向导电特性。难点:PN结的形成过程三、学情分析有关半导体、二极管等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而且这些内容十分抽象难理解,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了电阻、导体及绝缘体等相关内容,而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因此,教师要如此引入过渡,学生是容易接
2、受的。四、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五、 教具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二极管、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大家在初中学习了电阻,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而导体就是能够导电的物质,如铁、铝、铜等金属;不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绝缘体,如干木头、黑板等。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半导体 2、新授阶段(1)出示投影(课本图1-1 二极管单向导电电路图)让生认识电路图,了解图中的各元器件。并强调指出其中的二极管是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种元件。(2)先了解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3、以及PN结等。1)半导体:由自然界的物质按导电性能的分类引出半导体。半导体的最外层有4个价电子。如硅和锗等。半导体有光敏性、热敏性和掺杂性三种特性,特别是其掺杂性是形成半导体元件的重要基础。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先介绍本征半导体,然后根据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的杂质离子可形成两种半导体,即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可结合投影出示本征半导体的原子排列图以及和掺入两种不同杂质时形成两种半导体的形成过程图)。3)PN结:出示投影(课本图1-2 PN的结构示意图),简单从电子转移的角度介绍PN结的形成过程。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3)二极管1)出示投影(课本图1-3 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其
4、符号)讲解二极管的定义、结构及其符号等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2)实物投影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二极管外形,之后拿出实物让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意识。3)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出示投影(课本图1-5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讲解二极管特性曲线的定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等概念。讲述二极管特性曲线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要让学生记住死区电压:对于硅管是0.5V,锗管是0.2V;导通电压:对于硅管是0.7V;对于锗管是0.3V。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4)二极管的种类及参数:师简单介绍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课后习题6、板书设计:(略)7、教学
5、反思 项目一 二极管单向导电板的制作教案编号:020102一、教学目标1、会连接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实物图;2、会用二极管判断二极管的极性;3、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半导体和二极管等;4、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二、重点难点重点: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实物图的安装。难点:二极管质量的判别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N结以及二极管等知识,这就为本节课学习二极管的实验打下了基础。由于该实验比较简单,而且实验现象明显,所以,学生只要能按电路正确接线,一定能会取得成功。六、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七、 教具准备万用表、二极管、电源、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
6、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前面大家已经学习了半导体及二极管的相关知识,提问:二极管的重要特性是什么?那么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是怎么验证出来的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2、新授阶段(1)先让学生学习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讲述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具体步骤:第一,要将万用表拨至欧姆档并选择R100或R1K档;第二,调零欧姆调节器使指针指向0欧姆;第三,要对二极管反正测量两次(2)出示投影(课本图1-6 二极管的实物连接实验图)(3)学生分组实践1)分发元件及接线板,让学生认识元件。2)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板的连接或焊接。(4)学生接线、自检、师检查、通电实验
7、。结论:(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导电,加反向电压时截止,这就是二极的单向导电特性(5)教师评估打分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写实验报告6、板书设计:(略)7、教学反思项目二 防火报警器的制作教案编号:030201一、教学目标1、认识防火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2、了解电路中所用到的元器件;3、认识晶体管,掌握它的符号、结构及特性;4、理解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二、重点难点重点:晶体管的符号及放大特性难点:晶体管特性曲线的形成过程三、学情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导体、PN结及二极管等内容,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铺垫。晶
8、体管也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与二极管的主要区别是内部有两个PN结,外面有三个引出电极,所以,学生很容易联想过渡。晶体管是组成各种放大器的基础,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录音机和收音机等都含有放大器。这样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和掌握。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四、教具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晶体管、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前面学到的二极管引导学生复习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及PN结等。提问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参数等。然后自然过渡到另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元件晶体管。 2、新授阶段(1)出示投影(课本图2-1 防火报警器的原理图
9、)让生认识电路图,了解图中的各元器件。并强调指出其中的晶体管VT是整个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今天我们就先重点来学习这种元件。(2)了解晶体管的定义、结构、符号及外形图及种类出示投影(课本图2-2 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讲解其结构,然后让学生观察PNP和NPN的结构特点,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3)拿出几种不同形状的晶体管实物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展示或直接让学生观察实物,增强学生的感性意识。(4)晶体管放大原理投影出示(课本图2-5 晶体管各极上的电流分配关系) 让学生观察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然后让生观察在电阻改变时各个电流表的读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1)电流分配关系 IE IB
10、IC且 IE IC2)电流放大作用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 IC/IB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IC/IB(5)晶体管的特性曲线教师首先给出输入特性曲线的定义,然后投影出示(课本图2-6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图)。教师要从内部电子转移的观察简述曲线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输入特性曲线的特点:A、输入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并随着UCE的增大曲线向右移。 B、对于硅管:死区电压是0.5V,导通电压是0.7V;对于锗管:死区电压是0.1V,导通电压是0.3V。教师给出输出特性曲线的定义,然后投影出示(课本图2-7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教师要从内部电子转移的观察简述曲线形成过程。教师讲解输出特性曲线中的三个
11、区域及其特点。即:截止区是指iB=0以下的区域;饱和区指虚线与纵轴之间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不再随着基极电流IB的变化而变化;放大区指近乎平行线的区域。晶体管在放大区具有恒流特性和放大作用。 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课后习题6、板书设计:(略)7、教学反思项目二 防火报警器的制作教案编号:040202一、教学目标1、能识读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图;2、理解静态工作点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掌握晶体管单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4、会分析放大电路的交流特性。二、重点难点重点:晶体管的放大原理。难点:晶体
12、管的动态分析。三、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晶体管,掌握了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及特性曲线等,这为学习晶体管的放大电路打下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晶体管的放大条件,知道放大电路的动态和静态问题。通过学习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学生会发现放大电路中的能量转换及动静态转换等。原理分析比价复杂,教师要结合图形演示及公式推导慢慢分析。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四、教具准备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晶体管等相关内容,这为学习晶体管的放大电路打好了铺垫。提问:晶体管的种类、结构、特性及放大原理等。晶体管的主要用途是用来
13、进行放大,那么由晶体管构成的放大电路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2、新授阶段(1)出示投影(课本图2-8 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师说出单级放大电路的定义,根据投影让生认识电路图,讲解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名称及作用。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电路图加深记忆。(2)静态及静态工作点教师给出静态的定义、结合电路图分析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法。让生记忆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公式,并且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3)静态工作点的重要作用出示投影(课本图2-9 放大电路不设静态工作的情况)教师结合电路及波形图讲清放大器不设静态工作点时的缺陷,让生真正明白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4)放大器
14、的工作原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结合图2-8和图2-10仔细分析和推导。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放大器具有放大和倒相作用。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推导公式和画电路图加深记忆。(5)放大器的交流性能分析教师要讲清放大器中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然后(出示投影 课本图2-11 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测试图)简单介绍放大电路的几个重要参数:即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RC和电压放大倍数=等。 结合课本图2-12 讲解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推导公式和画电路图加深记忆。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课后习题6、板书设计:(略)7
15、、教学反思项目二 防火报警器的制作教案编号:050203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的使用;2、会用万用表识别晶体管的管脚;3、能根据电路图安装防火报警器的实物图;4、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际操作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安装防火报警器的实物图。难点:用万用表识别晶体管的集电极。三、学情分析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晶体管及晶体管的放大电路等内容,这为学习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和安装防火报警器电路打好了基础。用万用表判断晶体管的集电极,就是利用了放大器的放大原理,这一点教师一定要讲清楚。观察防火报警器现象时,改变热敏电阻其实就是改变了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
16、四、教具准备热敏电阻、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电源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前面大家已经学习了晶体管及晶体管的放大电路,提问:晶体管进行放大的条件和实质;让生上黑板画出一个单级放大电路。目的是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铺垫。那么一个放大电路如何在具体电路中应用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防火报警器电路 2、新授阶段(1)先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的三个管脚。1)首先判断基极和管型:这和判断二极管的方法一样,同时也要遵循三个步骤(略)。2)判断发射极和集电极首先要假设基极以外的两个极中的其中一个极是集电极并用黑表笔接入(在这里以NPN型为例)。然后用红表笔接另一个极。这时
17、要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一个较大的电阻,此时相当于组成了一个放大器,根据晶体管的放大原理,此时测出的电阻值应该很小。拿出几个不同的晶体管让学生练习测量。(2)出示投影(课本图2-1 防火报警器的原理图)师介绍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名称和作用。让学生熟悉电路和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然后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图(3)学生分组实践1)分发元件及接线板,让学生认识元件。2)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板的连接或焊接。(4)学生接线、自检、师检查、通电实验。(5)教师评估打分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写实验报告6、板书设计:(略)7、教学反思项目三 电子助
18、听器的制作教案编号:060301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图;2、知道多级放大器中“耦合”的概念;3、掌握多级放大器的组合形式及其特点;4、对多级放大电路动静态的简单分析。二、重点难点重点:多级放大器的组合形式及其特点。难点:多级放大器的动态分析。三、学情分析前面学生已经有了单级放大电路的基础,这为学好多级放大电路打下了良好的铺垫。多级放大电路其实就是由单级放大电路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的,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单级放大电路,并对单级放大电路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四、教具准备幻灯片及幻灯机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
19、1、导入新课:前面已经学习了单级放大电路。提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让生上黑板画出一个实用的单级放大电路图。这为学习本节多级放大器做铺垫。在实际的放大器中,仅靠单级放大电路是不够的,它不能达到放大器所需要电压、电流及功率等要求,所以还要将单级放大电路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多级放大,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多级放大电路。 2、新授阶段(1)出示投影(课本图3-1 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图)先让生对多级放大器有一个印象。然后教师结合课本图3-2给出多级放大器的定义。(2)学习多级放大电路1)出示投影(课本图3-3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图)讲述这种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特别是要讲明这种电路
20、的优点是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独立。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电路图加深记忆。2)出示投影(课本图3-4 直接耦合多级放大器电路图)讲述这种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特别是要讲明这种电路的缺点是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干扰。但是优点是能同时放大交直流信号,这种电路对于放大图像信号非常重要。例如,电视机中的图像信号。图像的背景就是直流信号,若直流信号丢失,背景黑白会不均匀,从而给显示图像带来严重影响。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电路图加深记忆。3)出示投影(课本图3-51 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图)讲述这种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特别是要讲明这种电路的优点是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独立以及变压器具有变阻特性等
21、。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电路图加深记忆。(3)多级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分析及频率特性这一块内容较难讲解,因为牵连到放大电路的等效画法,另外对于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为此,教师可讲明多级放大电路的直流特性,对于交流特性及频率特性稍解释即可。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课后习题6、板书设计:(略)7、教学反思项目三 电子助听器的制作教案编号:070302一、教学目标1、会安装电子助听器的实物连接图;2、进一步理解多级放大电路;3、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4、了解波特图测量仪并用它测量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二、重点难点重
22、点:安装电子助听器的实物连接图。难点:波特图测量仪的用法。三、学情分析电子助听器实际上是一个多级放大器。而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已经学习了多级放大电路,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安装并不困难。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并看到了它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从而由理性意识上升到了实践,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四、教具准备波特图测量仪、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堂课已经学习了多级放大电路,知道了多级放大电路是由单级放大电路通过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的。且根据组合方式不同,可形成三种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技术 基础 技能 电子 教案 综合 5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