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知识(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编码器知识(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码器知识(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编码器基础1.1光电编码器编码器是传感器的一种,主要用来检测机械运动的速度、位置、角度、距离和计数等,许多马达控制均需配备编码器以供马达控制器作为换相、速度及位置的检出等,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编码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根据检测原理,可分为光学式、磁电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输出信号形式,可以分为模拟量编码器、数字量编码器。根据编码器方式,分为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和混合式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传感器,主要利用光栅衍射的原理来实现位移数字变换,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典型的
2、光电编码器由码盘、检测光栅、光电转换电路(包括光源、光敏器件、信号转换电路)、机械部件等组成。光电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精密定位、速度、长度、加速度、振动等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介绍SIMATIC S7系列高速计数产品普遍支持的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1.2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提供了一种对连续位移量离散化、增量化以及位移变化(速度)的传感方法。增量式编码器的特点是每产生一个输出脉冲信号就对应于一个增量位移,它能够产生与位移增量等值的脉冲信号。增量式编码器测量的是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相对位置增量,而不能够直接检测出绝对位置信息。如图1-1所示,增量式编码器主要由光
3、源、码盘、检测光栅、光电检测器件和转换电路组成。在码盘上刻有节距相等的辐射状透光缝隙,相邻两个透光缝隙之间代表一个增量周期。检测光栅上刻有A、B两组与码盘相对应的透光缝隙,用以通过或阻挡光源和光电检测器件之间的光线,它们的节距和码盘上的节距相等,并且两组透光缝隙错开1/4节距,使得光电检测器件输出的信号在相位上相差90。当码盘随着被测转轴转动时,检测光栅不动,光线透过码盘和检测光栅上的透过缝隙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件上,光电检测器件就输出两组相位相差90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的信号处理,就可以得到被测轴的转角或速度信息。图1-1增量式编码器原理图一般来说,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A、
4、B 两相相位差为90的脉冲信号(即所谓的两相正交输出信号),根据A、B两相的先后位置关系,可以方便地判断出编码器的旋转方向。另外,码盘一般还提供用作参考零位的N 相标志(指示)脉冲信号,码盘每旋转一周,会发出一个零位标志信号。图1-2增量式编码器输出信号1.3绝对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的原理及组成部件与增量式编码器基本相同,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的是,绝对式编码器用不同的数码来指示每个不同的增量位置,它是一种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图1-3绝对式编码器原理图如图1-3所示,绝对式编码器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码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
5、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 条码道。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绝对式编码器的两种类型码盘(二进制码盘和格雷码码盘),如图1-4所示。图1-4绝对式编码器码盘绝对式编码器的特点是不需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即直接读出角度坐标的绝对值。另外,相对于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不存在累积误差,并且当电源切除后位置信息也不会丢失。2编码器输出信号类型一
6、般情况下,从编码器的光电检测器件获取的信号电平较低,波形也不规则,不能直接用于控制、信号处理和远距离传输,所以在编码器内还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等处理。经过处理的输出信号一般近似于正弦波或矩形波,因为矩形波输出信号容易进行数字处理,所以在控制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信号输出有集电极开路输出、电压输出、线驱动输出和推挽式输出等多种信号形式。2.1集电极开路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是以输出电路的晶体管发射极作为公共端,并且集电极悬空的输出电路。根据使用的晶体管类型不同,可以分为NPN集电极开路输出(也称作漏型输出,当逻辑1时输出电压为0V,如图2-1所示)和PNP集电极开路输出(也称作源
7、型输出,当逻辑1时,输出电压为电源电压,如图2-2所示)两种形式。在编码器供电电压和信号接受装置的电压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类型的输出电路。图2-1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图2-2 PNP集电极开路输出对于PNP型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编码器信号,可以接入到漏型输入的模块中,具体的接线原理如图2-3所示。注意:PNP型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不能直接接入源型输入的模块中。图2-3 PNP型输出的接线原理对于NPN型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编码器信号,可以接入到源型输入的模块中,具体的接线原理如图2-4所示。注意:NPN型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不能直接接入漏型输入的模块中。图2-4 NPN型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码器 知识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