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1总则 1.1编制目的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开发和旅游贸易事业的发展,为了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防止扩散蔓延,规范应急处理,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
2、案等有关规定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市境内的登革热疫情。 1.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资源整合;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条块结合,加强合作;平战结合,快速反应。 1.5疫情分级 根据登革热疫情发生、传播速度和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宁波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可设立监测与疫情处理、医疗救治、新闻宣传、社区防控、检查督导、物资保障等专业组。监测与
3、疫情处理组由疾控处牵头,医疗救治组由医政中医处牵头,新闻宣传由局办公室牵头,社区防控由基妇处和局爱卫办牵头,检查督导组由卫生监督处和监察室牵头,物资保障组由规财处牵头。 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技术指导工作。 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参照市卫生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组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应急处理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3监测、预警和报告 3.1监测 3.1.1监测机构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 3.1.2监测内容 (1)媒介监测
4、:对主要传播媒介伊蚊的分布、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抗药性、带毒情况进行监测。 (2)病原学监测:采集病人或可疑病人(包括不明热患者)血清或伊蚊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毒株型别,观察其变迁,分析登革热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 3.2预警 市及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登革热疫情监测信息,按照疫情分级标准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相应级别的预警建议,并由当地政府向社会公告预警。 预警变更与解除由领导小组根据登革热疫情的变化动态,在参考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意见基础上,向政府提出建议,经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发布。 3.3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市及县(市
5、)、区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登革热疫情,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登革热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3.3.1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有关单位;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居委会)公共卫生联络员。 (2)义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相关信息。 3.3.2报告时限和程序 (1)责任报告人和报告单位发现登革热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所在地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市级医疗机构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抄告所在地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革热 疫情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