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点(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点(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点(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高层定义:(1)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混凝土划为高层民用建筑。(2)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技术规范和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范中规定10层以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24m以上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2 建筑结构的功能:建筑结构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骨架。其功能为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在承受其上的各种荷载和作用下,完成预期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耐久性以及突发时间中的整体稳定功能。3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悬挂结构以及巨型框架结构等。4
2、地震作用:指地震波从震源通过基岩传播一的地面运动,使处于静止的建筑物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的强烈振动。5 三水准二阶段:小震不坏,小震作用下,结构应维持在弹性状态,保证正常使用;中震可修,中等地震作用下,结构可以局部进入塑性状态,但结构不允许破坏,震后经修复可以重新使用;大震不倒,强烈地震作用下,应保证结构不能倒塌。第一阶段:是针对所有进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除了在确定结构方案和进行结构布置时考虑抗震要求外,还应按照小震作用进行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第二阶段:主要针对甲级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结构,用大震作用进行结构易损部位的塑性变形验算。6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总原则:综合考虑使用要求,
3、建筑美观、结构合理及便于施工等。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宜采用规则结构;应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7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既具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具有大空间、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而框架则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8 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指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运用所学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在方案决断及初步设计阶段,从宏观上、总体上和原则上去决策和确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些最基本、最本质也是最关键
4、的问题,主要涉及结构方案的选定和布置、荷载和作用传递途径的设置、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 判定和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和耗能作用的发挥以及承载力和结构刚度在平面内和沿高度的均匀分配;结构分析理论的基本假定等等。要点:(1):结构简单规则均匀;(2)刚柔适度,性能高;(3)加强连接,整体稳定性强。9 结构设计的基本假定:(1)弹性变形假定: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采用弹性方法计算;(2)刚性楼板假定:联系各抗侧力结构的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有无限大的刚度。而在其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3)平面抗侧力假定:任何一片结构在其平面外的刚度可忽略不计,它只承受在其平面内的侧向力。10 结构稳定验算:主要
5、是控制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以免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应满足:对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为;对框架结构满足: (i=1,2n)。抗倾覆验算:主要是考虑到高层建筑高度较大,基础底面积较小,在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必须满足。11 高层建筑结构水平位移限值:为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中,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控制裂缝的开展及控制其宽度在规定允许范围内,以及保证填充墙、隔墙及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且须对楼层层间的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进行限值。按弹性方法计算。12 抗震措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
6、设计,应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的高度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并采用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满足(1)甲类、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时,应符合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2)丙类建筑:应符合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曲折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多道抗震防线:一是指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将各分体系联系来协同工作:二是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的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
7、,一旦遭受破坏也易于修复。13 延性:结构屈服后变形能力大小的一种性质,是结构吸收能量能力的一种体现,常用延性系数来表示,所谓的延性系数是结构最大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延性结构设计原则:(1)强柱弱梁(或强墙弱梁),要控制梁、柱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尽量避免或减少柱子中的塑性铰;(2)强剪弱弯;(3)强节点、强锚固。保证延性的抗震措施:(1)先划分抗震等级(分四个等级);(2)根据抗震等级,按延性设计原则控制计算:内力调整;构造:截面尺寸、主筋、箍筋、锚固等要求。14 基础方案;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类型及荷载分布,施工条件及相邻建筑物影响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