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检测题(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检测题(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专项检测题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翻译:1. 供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图穷而匕首见。5.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6. 拒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7.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也。8.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二、找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并翻译: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 秦伯说,与郑人盟。4.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5. 于是,乃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6. 沛公军霸上。7. 项伯杀人,臣活之。8. 常以身翼蔽沛公。9. 指出下列
2、句子中古今异义的词并翻译: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 樊於其褊袒扼腕而进曰。5. 劳苦功高而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6.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7.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8. 诸郞中执兵皆陈殿下10.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并翻译:1. 夫晋,何厌之有?2.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 大王来何操?4. 不然,籍何以至此?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7. 群臣侍(于)殿上者。8.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三、常见虚词、实词专项练习(一)将加点字正确词意的序号选入相应的括号内1、【而】(连词A、
3、并列 B、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C、承接,可译为“就”“接着” D、转折 E、假设 F、修饰,连接状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 )今急而求子(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 夜缒而出(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偏袒扼腕而进( )今日往而不返( )荆轲和而歌( )又前而为歌( )荆轲遂就车而去( )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图穷而匕首现( )而为留待( )伏尸而哭(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劳苦而功高如此( )立而饮之( )拔剑切而啖之( )2、【以】(A、介,表原因,译为“因为,由
4、于” B、动,认为,以为 C、介,用 D、介,把E、介,在的时候 F、表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G、表处所、时间,译为“在、于” H、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I、表目的,译为“用来,以致” J、表修饰,相当于“而” K、通“已”已经)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 )可以解燕国之患( )越国以鄙远( )愿得将军之首以先秦( )使工以药淬之( )日以尽矣(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以次进(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 )遂拔以击荆轲(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寿毕,请以剑舞( )军中无以
5、为乐( )阙秦以利晋( )以试人,血濡缕( )3、【为】(A、做B、作为,当作(变为、成为)C、认为D、是E、如果,假如F、介,给、替G、介、因为(为了)H、介、被I、句末语气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嘉为先言于秦王( )愿举国为内臣( ) 使子婴为相( )为击破沛公军( ) 皆为龙虎( ) 客何为者( )为之奈何(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约为婚姻( )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君王为人不忍( ) 军中无以为乐( ) 窃为大王不取也(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 )4、【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C、指示代词,这、此D、
6、助,的E、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F、宾语前置标志G、助词,无实义)是寡人之过也( ) 邻之厚,君之薄也( ) 行李之往来( )何厌之有( ) 将焉取之(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亦去之( ) 天下之利匕首 太子迟之( )顷之未发( )为之奈何(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珠宝尽有之( ) 吾属今为之虏矣(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焉】(A、于何,在哪里B、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C、语气助词D、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 将焉取之(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诚能得樊
7、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2、不得持尺兵( )不及召下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3、顾计不知所出耳( )终以不顾( )顾笑武阳(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图穷而匕首见(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其意常在沛公(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7、君安与项伯有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8、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因击沛公于坐(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9、沛公不胜杯杓( )刑人如恐不胜(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乃令张良留
8、谢( )张良入谢( )11、且为之奈何( ) 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今者出,未辞也( ) 大礼不辞小让( )何辞为( )辞曰:“臣之壮也”( )13、沛公起如厕( )固不如也( )刑人如恐不胜( )四、翻译下列句子,并掌握加点字词的意思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0、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1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3、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 1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5、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9
10、、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2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1、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2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2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2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5、不然,籍何以至此? 26、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9、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文言阅读:宋太宗
11、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听政:处理政务。内侍:此指太监。规:勉励。益:得益。 1、解释:(12分)善 刻意 临 或 遽 绝 2、翻译:(12分)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又以问著 书固佳矣 3、(4分)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参考答案:二、1.供 2.智 3.震 4.现 5.卒 6.拒、纳 7. 早 8.背三、1.贰 2.亡 3.盟 4.亲 5.函 6.军 7.活 8.翼四、1.行李 2.夫人 3. 穷困 4.褊袒 5.细说 6.山东 7.婚姻 8.郞中五、1.宾语前置句 2.被动句 3. 宾语前置句 4. 介宾语前置句5.被动句 6.判断句 7.省略句六宋太宗学书1好专心临摹有人立刻极2.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书法)本已经很好了。3.王羲之。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