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与“狼文化”-企业管理何去何从?(共6页).doc
《“家文化”与“狼文化”-企业管理何去何从?(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文化”与“狼文化”-企业管理何去何从?(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家文化”与“狼文化”,企业管理何去何从? 粉丝提问:我们公司在全系统推行“家文化”的理念,要求我们除了与员工保持正常工作关系之外,还应该把他们当作家人来关爱。起初,我对此并不理解。我比较认同陈春花老师观点,就是千万不要把企业当成家。华为所提倡的,也是“狼文化”,不是家文化。但是慢慢地我也发现,这种文化有它的益处。大家都知道,市场对销售人员的认同度并不高,但是保险行业对销售人员的学历、资历要求却在在慢慢变高。自然,我们的员工离职率就居高不下。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那些离职率最高的分(子)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员工在进入公司半年之内,所在单位的一把手从来没有跟
2、他们谈过话。也就是说,领导的关怀对离职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奉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而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能者可以上,但庸者未必下。这是我们的文化问题。那么我想请教各位老师,这种所谓的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利与弊到底在哪里呢?文化的形态与商业模式有关施炜(著名管理学家、华夏基石领衔专家):简单地说,我们要对家文化有一个定义。什么叫家文化?为员工送一个生日蛋糕就是家文化吗?这样的理解太简单了。文化的形态与商业模式有关。在美国,大部分企业所强调的是交易,是“一分钱、一分货”,它的组织文化是契约文化,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也秉承了这样的模式。而在中国的西南航空公司,所强调的就是家文化,
3、要体现出对员工的关怀。比如飞行员下了飞机以后,地勤会马上为你送来一碗热汤面。或者搞一些小的社区,进行一些员工联谊活动等等。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它要形成一种稳定的商业模式,实现长期的合作。同时,它不是一种让员工靠恐惧来生存的企业,要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主要就不能靠强制。而有一些行业是要靠恐惧来生存的,比如手机行业。它的外部竞争压力极大,随时面临风险。内部的竞争也是高强度的,员工随时有离职的可能。这与军队的管理方式相类似。军队靠什么来激励战士呢?一方面是胜利后的喜悦,是战利品的诱惑;另一方面就对失败的巨大恐惧,比如说他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恐惧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我们说,如果一个
4、组织比较稳定,它没有完全的竞争,是一种长期合作的模式,那我们会强调一些家文化。完全竞争的组织也要强调关爱和沟通,这一点我们要看清楚。我们看一些国外的管理理论,包括领导力的建设等等,是没有家文化这个概念的。他们更强调平等、沟通、讨论,这与“家”完全无关,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它定义为家文化也可以。所以说,企业文化很难用一种形态来进行定义。因此我提出了企业的六种共同体形式,包括家族共同体、军事共同体、乡村共同体、知识共同体,或者说学术共同体等等。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有的共同体形式它都必须要具备,它必须是若干个共同体的组合。它是家,又不是家;是军队,又不是军队。所以,什么叫做企业?它实质上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企业管理 何去何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