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八上《30诗四首》PPT课件 (1).ppt
《人教初中语文八上《30诗四首》PPT课件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语文八上《30诗四首》PPT课件 (1).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0 诗四首,1.了解这四首诗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2.分析这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欣赏作品的意境美。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晋义熙二年,也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次年(406年),他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新词、“迎新我”的颂歌。诗中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
2、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为后人赞颂。归园田居五首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抒发了质朴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课文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写陶渊明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归园田居(其三)中的“归”指为何而归?从题目上我们可知这首诗写的是陶渊明所选择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弃官归隐;选择田园生活。,1.好的诗歌都能做到情景交融,景由情生。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很辛苦,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但使愿无违”的“愿”,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并从中感受到愉快和喜悦。,2.这首诗有怎样的写作特色?,归
3、园田居(其三)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在当今社会,有人说陶渊明这种作法是消极避世的,你如何看待?,劳动,平淡,美好,情趣,诀别官场回归田园,使 至 塞 上 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联诗的内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
4、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颔联抒情,内心抑郁,首联叙事,出使边塞,颈联绘景,塞外风光,尾联叙事,战事繁忙,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说说这一句诗的含意,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的浩瀚无边。“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2.请对“大漠孤烟直,长河
5、落日圆”进行赏析。,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3.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大胆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内容。,入胡天,出汉塞,逢候骑,欲问边(目的),过居延(行程),落日圆,孤烟直,雄浑壮美慷慨悲壮,(所见),都护在燕然(结果),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7017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30 诗四首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