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新人教版(共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新人教版(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新人教版(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 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对应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3.主要气候类
2、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2.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3. 了解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4. 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5. 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
3、变化规律。6. 能用降水量柱形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7. 能熟练的利用降水量柱形图或等降水量线来确定某一地区的降水状况。8. 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9. 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二) 过程与方法1. 利用各种手段(多媒体、图片等)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2. 让学生动手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3. 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做出自己的判断。4. 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其读图分析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增
4、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解析天气与气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定义、特点及区别、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等要点。本章教材所讲的天气与气候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最基础的知识点,为后面具体学习各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做铺垫。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住基本的知识和一些名词。本节教材是从感性材料出发,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天气的特点;学会对天气状况的准确描述;了解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的
5、重要性。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教材第一节的第一个标题“天气及其影响”不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但要让学生明确天气的概念及特点,从时间上、变化上来讨论并能区分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第二个标题是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天气预报,熟悉天气符号。第三个标题是学会判断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这一节课是对天气常用名词的解释,为后三节课做铺垫。教材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是本章的重点,学习此部分的内容,要注意以图析
6、文,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对等温线的学习,将其与等高线等进行对比练习。教材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是本章的第二个重点,其中降水量柱状图的识别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今后学习的基础。通过讲解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教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对第一节第二节课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气温的分布和降水分布的讲解,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差异很大,即不同地区的水热状况不一样,也就是各地的气候不一样,通过对前两节的总结,重点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区域
7、性特点的形成就是因为存在着区域差异。因此,在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前面所讲的原因,世界地理中的自然环境部分,没有系统安排各要素的内容,只选择讲述气候。而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在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课程标准要求能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使学生理解形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大的原因。三、 教学过程展开第一课时 天气和气候【新课引入】同学们,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
8、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战,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些都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于军事战争的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和气候的知识。【新课讲授】板书:一、天气及其影响板书:1 天气及其特点师:提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说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天气状况。生:回答问题师:我们常常用气温、降水、云、风、雾等描述天气状况。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气?天气有什么特点呢?师:从时间上看天气,可从某时刻、
9、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如:“现在正在下雨”“今天有风”“这几天阴雨连绵”等。可以看出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现象,这是天气的第一个特点;师:提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了天气的另一个什么显著特点?生:变化大。师: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过渡:那么什么是气候?它与天气又有什么联系呢?板书:2、气候师:阅读课本57页图3.22,看看书上几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是怎样描述的?生:回答问题。师:气候就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那么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否在几年内发生变化啊?生:不会师:为什么?生:气候是根据多年内的大气状况总结出来的。师:归纳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别。 时间空间稳
10、定性描述词语天气短小不稳定阴、晴气候长大稳定降水气温师:说一些反映天气和气候的语句,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辨别。 师:对学生的抢答结果进行点评。过渡:采用设问: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3.板书 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3页图3.2中的资料,了解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过渡:也正因为这一点,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和报纸每天都进行天气预报报道。那么,天气预报通常都预报哪些内容呢?板书:二、天气预报师:用一则天气预报资料,采用对照方法,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的内容: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日期: 年 月
11、日 星期-广州地区 地方: 多云转阴 大气状况:(阴晴、风雨、冷热)温度:280C-320C 温度: 湿度:80% 湿度: 风向:东北 风向: 风力:二三级 风力: 降水量:1mm 降水量: 空气质量:良 空气质量: 师:找同学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一次天气预报。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图3.6“常用的天气符号”,然后看下图说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吻合?师:透过多媒体投影有关沙尘暴等图片,提出我们在生活中究竟需要怎样的空气呢?生:需要洁净的空气。板书: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师:那怎么衡量一个地方空气是否洁净呢?通常用空气质量表示,空气质量我们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衡量。空气质量的高
12、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如果,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数大了,说明空气中有很多灰尘。为了便于衡量,我们将空气质量分成五级,如下表格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一级1-50优二级51-100良三级101-200轻度污染四级201-300中度污染五级大于300重度污染师:好了,按照这个划分标准,大家看看课本48页图3.9“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看看我们国家的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找找你熟悉的城市,看看它们的空气质量怎样?思考一下原因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生:回答问题。课堂小结:投影展示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并强调重点
13、,希望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第二课时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新课引入】人们经常说今天很冷,或是很热。这是人们感觉到的大气的冷和热。我们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为气温。那气温和人类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气温在时间上又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新课讲授】板书:一、气温与生活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听到和读到气温这个词,那么怎样描述当地的气温?生:讨论回答问题师:好,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那该怎么样描述当地的气温呢?我们通常采用平均值来反映当地气温的大概值。板书:1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师
14、: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我们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求得一个月或者是一年中的平均气温,就是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师:打开课本,阅读图3.10计算日平均气温生:计算后给出答案。师:好,大家做的很好,下面接着学习气温的变化。板书:2 气温的变化师:既然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就研究一下气温的变化是否有规律。师:读图3.12和图3.13,你们能从图上得出什么信息?生:能够读出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师:很好,纵坐标表示气温,横坐标表示时间,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约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
15、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师:象这样以一天为周期来研究气温的变化情况的,我们称气温的日变化,用气温的日较差表示。板书:1) 气温日较差师: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大家来计算一下图3.12中的气温日较差生:给出答案师:同样,以一年为周期来研究气温的变化情况的,我们称气温的年变化,用气温的年较差表示。板书:2) 气温年较差师:找学生给我们说说什么叫气温的年较差,怎么计算?生: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师:展示教材图3.17,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温分布情况。板书:二、气温的分布师: 先让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
16、给出下列问题: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生:讨论回答问题。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师: 那好,指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的20等温线,10等温线,0等温线,-10等温线。你们发现这四条等温线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吗?生:越往低纬度地区,温度越低。师:好的,是不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生:是师:那好,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看等温线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为什么不是平直的?这说明除了纬度因素,还有什么因素再影响着等温线的分布?生:思考师:这些说明了除了纬度因素影响着世界气温的分布外,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低;
17、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师: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却还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生:思考师:大家想想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的山地乘凉,为什么?生:因为山顶温度低师:对,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所以,即使在炎热的赤道,只要这个山地的海拔足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课堂小结:了解世界上气温的分布,气候会受到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
18、得很复杂。第三课时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导入新课】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优美的音乐告诉我们:小松树的长大,必需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阳光、雨露(及肥沃的土壤等)。雨露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讲授新课】板书:一、降水与生活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活动1: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如果我们把洗干净的湿衣服晾在阳台外面,过不了多会儿,衣服就干了,这是怎幺回事?生:学生讨论师:归纳:衣服上的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师: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又
19、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讨论另一种现象。活动:冬天的清晨,当你的父亲开车送你去上学的路上,车厢内必须开暖风,否则过一会儿,玻璃就模糊而看不清窗外了,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玻璃为什么会模糊了,这是怎幺回事呢?生:讨论师:归纳:车厢内的水汽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就会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师:如果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会凝结成小水滴吗?那就是雨吗?生:讨论师: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遇冷凝结产生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师:一年中,我市的降水以哪一种形式为主?生:降雨板书:二、 降水对人类的影响 师: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图片,说出图中建筑形式在我国哪些地区最合适,为什么?生:思考
20、师生共同归纳:新疆等北方的很多地区平顶房:降水少,干燥,风多而且风速大。南方很多地区尖顶房:降水多。福建客家大土楼:降水多,另外适宜客家人聚族而居。云南等地的热带雨林区竹楼、高架屋:上层住人,风大凉爽,避免潮湿。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降水相对少,气候干燥。 板书: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师:让学生介绍自己学校所在地在一年之中哪些月份降水比较多,哪些月份降水比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能简单地说一说为什么吗? 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师:怎样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然后引导学生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气与气候 年级 地理 上册 第三 天气 气候 教案 新人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