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4.1按病人的血压水平分类: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我国四次修订高血压定义,与目前国际上两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1999年2月出版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与JNC-指南相一致。WHO/ISH指南委员会的专家认为“期”有指病程进展阶段的涵义,而目前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故用“级”而不用“期”。除以1、2、3级(与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轻、中、重相对应)取代JNC-中的1、2、3期;将临界高血压
2、列为1级亚组,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将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列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外,两个指南的分类标准相同。其中WHO/ISH指南强调,患者血压增高,决定应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危险因素的数量与程度;“轻度高血压”只是与重度血压升高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预后必然良性。本指南基本上采用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它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如表1。 类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3、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9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服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4.2按病人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决策不仅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下列诸方面:(1)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2)并存的临床情况如糖尿病、心、脑、肾血管病;(3)靶器官损
4、害;(4)患者的个人、医疗等情况。为了便于将危险性分层,WHO/ISH指南委员会根据“弗明汉心脏研究”观察对象(年龄4580岁,平均60岁)的10年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脑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资料,计算出某几项因素合并存在时对日后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的影响,列于表2。表2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血压(mmHg) 1级SBP 140159 或DBP 9099 2级SBP 160179 或DBP 100109 3级SBP 180 或DBP 110 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 高危 高危 很高危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低危中危高危并存临床情况很高
5、危 很高危很高危 表3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及并存临床情况的合并作用将危险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档。每一档既反映疾病的绝对危险。各档内又因患者的危险因素的数量与严重性还有程度的不同。 4.2.1低危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低危组。典型情况下,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尤低。 4.2.2中危组: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病人应否给予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前应经多长时间的观察,医生需予十分缜密的判断。典型情况下,该组患者随后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若患者属高血压1级
6、,兼有一种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 4.2.3高危组: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典型情况下,他们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 4.2.4很高危组: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TOD,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典型情况下,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高,达30%,应迅速开始最积极的治疗。 五、高血压的治疗 5.1治疗目标: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
7、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主要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更高(如表3所示),治疗这些危险因素的力度应越大。 心血管病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血压范围并无最低阈。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恢复至140/90mmHg以下。HOT研究中将病人随机分入降压使舒张压90、85或80mmHg,三组间心血管病危险的降低虽未见明显差异,但分入较低目标血压组的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病危险明显降低。糖尿病人应降压至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140/90mmHg)。自测血压日间收
8、缩压应较门诊低1015mmHg,舒张压低510mmHg。 高危的病人,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及对于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尤其重要,故表3按心血管总危险将病人分层,不但有利于决定什么样的病人应开始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还有助于确定病人的降压目标及达到此目标所要求的治疗力度。 5.2治疗策略: 521检查病人及全面评估其总危险谱后,判断病人属低危、中危、高危或很高危。 高危及很高危病人: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中危病人:先观察36个月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病人:612个月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然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定义 分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