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共13页).doc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第一章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1、劳动的特征: 1目的性; 2创造性; 3能动性; 4社会性; 5多样性2、所谓共同劳动,是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 动,又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动。3、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复杂系数法。4、脑力劳动的类型: 1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 2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 3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 4从事管理的脑力劳动。5、 劳动力的特性: 1能动性; 2差异性; 3易逝性; 4可变性; 5时效性; 6社会性6、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者其他考察范围内的全部劳动能
2、力 的总和。7、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力资源率表示:劳动力资源率 =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 /被考察范围总人口数量8、现实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以用劳动参与率表示。劳动参考率 =劳动人口数量 /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9、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10、劳动力市场调控是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管理与调节、强调一种外 在的培育。11、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 2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的行为不规范; 3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滞后; 4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滞后; 5劳 动力市场的制度,建设滞后; 6常设劳动
3、力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 7常设劳动 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12、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原因。 1对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信用认识不够,政府投入相对不足; 2城乡二元结构 的制约。13、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指挥系统 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14、调控的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控劳动力总供给; 2调控劳动力总需求; 3制定有关法律和制度,加强对 劳动力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第二章 劳动就业1、扩大就业的途径: 1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 2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扩大就业的有效 途径; 3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采取促进就业的政策和举措是扩大就业的 重要途径。2、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
4、就业政策。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 1职业介绍; 2就业指导,就业训练; 3职业指导4、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 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 “ 三条保障线 ” 制度。5、 1995年 4月, 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劳动部关于在全国实行再就业工程的报告, 标志着我国再就业工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启动。6、我国目前就业问题严重的是就业形势复杂。具体表现为: 1城镇登记失业中 持续上升,再就业率逐年下降; 2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弹性 系数下降; 3结构性失业突出,造成就业资源浪费; 4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 劳动力竞争加剧,城市就业
5、压力增大; 5加入 WTO 时就业的影响将逐渐凸显。 7、所谓 “ 二元经济 ” 是指沿海和大城市的现代化工业部门与广大农村传统农业部 门并存的经济格局。8、就业策略包括: 1实施以人为本,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2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实 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 4保持适当的经济增 长速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5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降低劳动参与率,提 高劳动者素质; 6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7加快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8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对特殊群体实行就 业扶持政策; 9创造就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9、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6、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10、非正规就业主要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 无固定收入和无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11、我国在 21世纪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1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坚持 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3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 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劳动就业机制; 4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 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5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 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6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体 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7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 势。第三章 劳动组织1、合理进行劳动分工和劳动协作,是劳动组织的基础。2、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劳动分工的 基本条件是可分割性和独立性。3、劳动分工的类型: 1职能分工。是企业劳动组织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分工。 2专业分工。是根据 企业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所进行的分工。 3技术分工。是在每一专业或者 工种内部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分工。4、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1精简原则; 2统一原则; 3效能原则; 4自动调节原则; 5管理跨度原则 5、劳动定额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 某项工作消耗劳动量的标准。基
8、本类型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6、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1技术依据; 2经济依据; 3心理和生理依据7、劳动定额水平是指国家或企业对职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规定的应消耗劳动量的 高低。劳动定额水平是定额管理的核心。8、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1技术测定法; 2比较类推法; 3经验估工法; 4统计分析法9、定员是企业实现分工协作、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主要依据。10、定员标准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类型岗位人员制 定的统一用人数量标准。11、例题:某企业有机器设备 100台,需要连续运转。每台机器分四班看管,每 位工人看管机器的定额为 3台,员工的出勤率为 95
9、%。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定员人 数。解:根据公式:定员人数 =(1004 (395% =4002.85 140(人 12、工时改革趋势: 1弹性工作时间制度; 2分职制; 3非全时制; 4一周两天工制; 5有效的工 作时间制度第四章 劳动工资1、薪水是指给白领阶层按周、月或年的劳动报酬;工资是付给蓝领以实际工作 量来计算的劳动报酬。2、工资制度是指为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计量劳动者劳动消耗和计算劳动报酬 而建立的准则和办法。3、 工资制度根据特征不同可分为工资等级制度、 工资升级制度、 工资定级制度。 按其地位不同可分为基本工资制度,辅助工资制度。按其对象不同可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制
10、度、 企业单位工资制度。 按其特点不同可分为绩效工资制度、 能力工资制度、 资历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制 度和结构工资制度。4、我国 20世纪 50年代建立的等级工资制,基本上属于能力工资制度。5、工资理论又称薪资理论或薪资学说,是指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于工资方面 的见解或主张。6、工资构成项目又称为工资体系,由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等项目构成。 职务工资是根据工作责任大小,因难程度、危险程度等因素所决定的工资。 津贴是因实际需要,在基本工资以外所进行的补助。7、工资水平是指员工工资的高低,又称为工资基金,通常由企业员工的平均工 资来反映。8、设计员工福利的原则: 1需要原则; 2生活原则; 3经
11、济实效原则和量力而行原则。9、 2004年 3月 5日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10、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3按 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11、 协商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 委托人数不 得超过本方代表的 1/3。12、工资总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 般以年为单位来统计。第五章 劳动关系1、劳动保护法的内容是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2、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进行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相结合的社会关系。3、劳动合同的
12、种类以合同期限为标准进行分类: 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逾法定 5年 ; 3以完成 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合同目的为标准分类: 1录用合同; 2聘用合同; 3借调合同4、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超过 6个月的考察期。5、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 件出现时,合同即停止履行。6、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解决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时,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货币形式给予劳动者的补偿。7、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劳动标准性条款; 2目标性条款; 3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8、集体合同的期限为 1 3年。9、劳动争议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社会保障 概论 复习资料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