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共15页).doc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结合中煤安字2011150号文件要求及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一、工作目标按照吕梁市及中阳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矿条件,在年内建设和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通信联络、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紧急避险系统严格按照矿井建设“三同时”的要求,同步进行建设、完善,与矿井主体工程同期竣工。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完善工作的领导,我矿领导积极成立“六大系统”建
2、设和完善工作领导组,具体如下:组 长:白荣平(矿 长)副组长:李学银(总工程师) 崔世荣(安全矿长) 胡玉亮(生产矿长) 武章连(机电矿长) 张建新(矿长助理)成 员:由通风副总、机电副总及各职能科室、区(队)负责人担任具体分工: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由矿长助理张建新负责,通风工区具体实施。压风自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由机电矿长武章连负责,机运工区具体实施。紧急避险系统由总工程师李学银负责落实。三、建设内容矿井监测监控系统1、现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我矿采用抚顺煤科院生产的KJF2000N型监控系统,并于2010年底顺利通过了市县两级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验收工作,目前
3、我矿井上、下共设监控通用分站12个,严格按照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在井上、下安设了甲烷、温度、风速、一氧化碳、煤位、风量、设备开停、馈电、负压、风门开关、水位等传感器,对井上下各类设备运转和环境动态实时监控,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正常。视频监测监控系统我矿现运行使用的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由杭州海康卫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该系统安装在监控室,运行软件为IVMS-4200监测监控软件,目前我矿井上、下分别安设有KC-LP3142E型摄像机15台,监控室安装监测监控电视18台。对主井材料库、煤场、副井人行平硐、地面库房、风机房、检身房、矿大门口、斜井井口、地面炸药总
4、库、副井井底、主井井底煤仓、原中央变电所、临时机电硐等地点实时监控,确保矿井安全。2、存在问题监测监控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并严格落实。监测监控系统日常管理、维护力度仍存在欠缺,井下监控通用分站、传输线路卫生差,个别甲烷传感器监测数据误差偏大。视频监控系统规划测点不完善。3、工作计划及建设方案完善建立监测监控相关制度(8月15日-8月底)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监控室工作岗位责任制、安全监测监控工作制度、监测监控设备管理制度、通风瓦斯监控档案管理制度、瓦斯日报表审查管理制度、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及处理办法、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制度、监测系统设备管理制度、“一通三防”设施使用前验收制度、
5、风瓦电闭锁管理制度、通风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登记制度、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员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等20项监测监控管理制度。负 责 人:张建新(矿长助理) 实施人员:孙宪福(通风副总) 冯海云(监测监控组长)加强监测监控系统日常管理、维护力度(8月底前)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层层分解工作目标,现场监督落实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监控系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加强系统维护,按要求定期对仪器仪表进行调试、校正,确保监控系统配置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切实做
6、到:A每天对井上下监控系统设备、传输电缆、各类传感器进行巡回检查1次,包括设备、传输线路的整洁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B每月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一次调试、校正,并做好记录;C每使用标准气样对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进行一次标校,并做好记录;D每7天对系统甲烷超限断电功能、风电闭锁功能和故障闭锁功能进行1次测试。负 责 人:张建新(矿长助理) 实施人员:高兵兵(通风副区长)冯海云 屈三孩(监测监控组长)完善视频监测监控系统(9月1日-10月底)下一步计划在地面锅炉房、副井绞车房等地点加设视频摄像机3台,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已向集团公司做出设备购置请
7、示,于10月底完成安装。负 责 人:张建新(矿长助理) 实施人员:高兵兵(通风副区长)冯海云 屈三孩(监测监控组长)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1、现状我矿现采用由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KJ128A矿用人员监测系统,该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日常管理、灾后急救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从地面至井下共设KJ128A-F传输分站4台,KJ128A-F1读卡分站10台,现配备矿用发码器286个,系统运行稳定、正常,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井下各个区域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但自系统升级改造后,尚
8、未经有关部门验收,实行联网运行。2、存在问题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加强落实。自现用KJ128A矿用人员监测系统安装运行后,尚未通过上级煤炭管理部门的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未实行联网运行。3、工作计划及建设方案8月底前完善建立煤矿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10月底前完成人员定位系统升级改造验收,实行联网运行。我矿已于2011年6月向集团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请求公司尽快联系厂家及有关管理部门对我矿人员定位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验收,确保系统稳定、联网运行。负 责 人:张建新(矿长助理)实施人员:孙宪福(通风副总) 冯海云(监测监控组长)压风自救系统1、现状为满足矿井基建期间井巷开拓用压缩空
9、气,地面安装2台4L-20/8L型复活水冷活塞式空压机,主管路沿斜井敷设,选用108mm无缝钢管,主管路长度960m。井下安装MLGF10/8G和MOGF9.6/8G型单螺杆移动空气压缩机各2台,排气量分别为10 m3/min 和9.6 m3/min ,额定压力均为0.8Mpa,电动机功率均为55kw。压风管路选用2寸无缝钢管敷设于井下所有避灾路线巷道,管路长度约4000m,并根据需要安设供气三通阀门,间隔距离符合规定,管路敷设牢固平直。目前我矿压风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过渡建设期间的用气需求。2、存在问题现阶段我矿压风自救系统仅由地面空气压缩机和井上下压风管路组成,只能满足过渡建设期间的生产用气需
10、求,达不到确保井下人员安全避险的需求。压风自救系统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3、工作计划及建设方案第一阶段(至8月15日-31日)1、向集团公司做出书面请示,请求公司根据上级煤炭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聘请设计单位,对我矿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完善做出规划设计。2、尽快向集团公司提交压风自救系统所需设备材料购置请示。3、机电部门抓紧向集团公司提交关于购置压风设备及管路的请示(按照初步设计,计划购置2台GA250-10型固定式螺杆空气压缩机,主管路选用1805 mm无缝钢管,支管路选用直径DN80mm无缝钢管)。第二阶段(2011年9月1日-9月30日)1、 落实压风自救系统所需设备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安全 避险 六大 系统 建设 实施方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