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B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B卷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 B 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D 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E 4、ABCD 三、简答题 1、答:(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 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的观念与原有观念建立了 内在的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系;实质性联系是指用不同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达的同一认知 内容的联系。 (5 5 分)分)(2)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5 5 分)分)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所谓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可以
2、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2、答:(1)以“多”激趣;(3 分)分) “多”指的是抓住数学问题中的一题多解、多变、多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 生的兴趣。多解,激发学生在数学天地里寻求最简捷、最独特的解法。多变,加强变式训 练,将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多问,围绕一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 (2)以“疑”激趣;(3 分)分) 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3、教师根据 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经历思考、猜测、联想、验证、释疑的过程,从而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享受对未知探索的愉快,焕发其对学习的兴趣。 (3)以“爱”激趣;(4 分)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各方面关心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 得到鼓励和勇气;教师应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维护学 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应提倡民主,激励学生超过自己,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讲出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 师而信其道” 。四、辨析题 1、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 1 分)分)对青少年而言,动
4、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数学学习内驱力的巨大源泉,从根本上决定着能否进行正常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动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其作用是促使人进行有目的的行动。在思维过程中,动机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积极活动而促进思维活动的。因为数学有严谨精确的要求、数学思维有复杂、繁难的特点,只有具备较强的动机,学生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才能刻苦努力地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感变化直接表现出来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增强动机的手段之一。(3 3 分)分)积极的态度对思维起着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有愉快、满足的情绪所伴随,另一方面由于对当前对象有在理智上的肯定认
5、识,因而带来主观意志上的努力。思维主体这时能主动调动大脑机器的各部分零件,使其发挥最大能量。(3 3 分)分)在数学活动中,要解决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需要长时间艰苦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刚毅顽强性格,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是不能取得圆满的思维结果的,也无从谈到思维的发展。(3 3 分)分)思维的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同时在思维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完善,随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而不断发展。2、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1 1 分)分)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技能是对动作和动作方式的概括,它反映的是动作本身和活 动方式的熟练程度;知识是对经验的概括,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
6、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 规律性的认识;能力是对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概括,它所体现的是 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个体特征。 (4.54.5 分)分) 三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比较清楚地从数学技能的作用中反映出来。数学技能的作用是: 第一,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数学技能的形成可以进一步 巩固数学知识;第三,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第四,数学技能的形成可 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第五,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六,调动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54.5 分)分)五、论述题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4 分)分)(1)学习是一个积极
7、主动的建构进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2)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因此,知识可以视为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3)学习中知识建构不是任意的,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建构的过程应有交流、磋商,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4)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元化的,由于对象的复杂多样化、学习情感的某种特殊性、个人经验的独特性,使得学生对对象意义的建构也是多维度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4 分)分)(1)教学并
8、非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教育者根据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促进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 (2)教师不应被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3)学生主体、实际情境、协作学习和充分的资源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条件。(4)老师要超越单纯讲座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灵活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及交互式教学等方法。 (5)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评价:(4 分)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新知识的意义的建构性和创造性的理解,强调学习是社会性质,重视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相互作用对学习的影响,将学习分为初级
9、学习和高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高级学习建构网络结构知识,并在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学的条件以及教学方法和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富有创见的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对于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本质,揭示学习的规律,深化教学改革都具有积极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吸收了各种学习理论观点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一定观点的论述往往失之偏颇,甚至相互对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对数学学习的启示:(4 分)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指导数学学习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应该用建构主义观点看数学。数学本身也是主体建构的产物,它应该是活的、动态的、开放的、表现多维度的、并非绝对正确的数学活动的结果。这样的数学观将直接导致数学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变化。其次,应强调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此外,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使其在知识学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但是又要看到知识的建构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因此,课堂上师生的交互和共同的活动显得至关重要, “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景的营建成为获得数学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