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共27页).doc
《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单元目标分析年 级五 下单 元第 四 单 元教师姓名单元名称热爱祖国单元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语音,积累词语表中的词语。2、阅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品味词句。用查工具、联系上下文、了解写作背景和比较句子等方法理解词句的含义。3、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阅读课文,体会爱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单元重点1阅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品味词句。用查工具、联系上下文、了解写作背景和比较句子等方法理解词句的含义。2阅读课文,体会爱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单元难点1阅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品味词句。用查工具、联系上下文、了解写作背景和比较句子等方法理解
2、词句的含义。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题16 长江之歌学科语 文年级五下教时1教时教师教学目标1、读准“哺育、乳汁、荡涤、磅礴”的读音,指导书写“磅礴”。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3、利用收集的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4、知道课文通过对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体会长江磅礴的气势及母亲般的情怀。教学难点体会长江磅礴的气势及母亲般的情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讲)学生活动(练)调整意见引入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小朋友念几句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
3、古)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师:这三句诗描写的都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4、板书课题,听老师背诗。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5、师小结:一个“歌”字,不仅告诉我们这是一首诗歌,一段歌词,更是一曲歌颂长江的壮丽篇章。3、观看长江之歌资料片。学生齐读课题。谈谈自己的感受。过程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轻声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3、出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哺(b p)育 乳(r l)汁 荡涤(d di)磅(pn pn)礴4、交流作者写法。三、研读课文,感受
4、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一) 出示:1、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板书:赞美 无穷的源泉依恋 母亲的情怀过渡:从哪儿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呢?1、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问:这儿的走和奔能互换吗?为什么?随机看图,指导朗读背诵。2、同样写法的还有这两句,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3、指导朗读背诵。(三)过渡:从哪儿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1、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5、。2、谁能用你收集的资料来理解其中的一句诗。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3、什么叫推动新的时代?(1)百万红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0日晚发起渡江作战,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他们在强大炮兵掩护下,击破了国民党军水上障碍,至22日,渡江部队均占领并扩大了滩头阵地。至此,国民党军苦心经营达三个月之久的长江防线完全崩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并于23日解放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对中国22年的统治被推翻。(2)三峡水利工程:播放视频。(3)总结:百万红军渡长江,粉碎了国民的统治,把中国人民带入了光明的新时代,举世瞩
6、目的三峡水利工程更是将引领我们走向安定,走向富强,走向辉煌的明天!4、总结:哺育是母爱,扶携是母爱,激进更是母爱。 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思考问题。2、指名分句读课文,随机正音。学生练习。(把长江称呼为“你”,用了拟人手法;第二节和第一节结构相同。)2、自由读,同桌合作读,老师引读。(二) 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1)自由读,交流。(不能,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时是一条涓涓细流,所以是优雅地走来。;而当它注入东海时已是惊涛骇浪,一个“奔”字体现了它气势壮观。)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朗读,尝试背诵。“哺育各族儿女”: 长江流域共有14个民族自治州,32个民族自治县
7、。全流域5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4亿人。“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随机朗读)学生读读补充资料。学生观看视频。朗读: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再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课堂总结四、小结复习。1、总结: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五、拓展作业。 齐诵诗歌2、小组合作,表演。可以朗诵,也可以歌唱。3、齐唱长江之歌1、背诵
8、课文。2、利用收集的资料,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几句赞美长江的诗句。板书设计16、长江之歌赞美 无穷的源泉依恋 母亲的情怀教学札记16 长江之歌(课后练习)一 辨析组词。采( ) 概( ) 哺( ) 源( )彩( ) 溉( ) 浦( ) 原( )二 造句。赞美_ 课题17 登泰山观日出学科语 文年级五下教时1教时教师教学目标1能自主地学习不认识的字,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汇。2学习写游记,通过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绘景物,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感受日出前后天气的变化。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泰山的语句
9、。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语句进行复述性的说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讲)学生活动(练)调整意见引入一、导入学习1、出示几幅泰山风景图片。2、师: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3、出示课题:17 登泰山观日出学生简略介绍泰山。学生齐读课题。过程二、初读课文 出示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板书:雄伟、壮丽三、研读课文(一)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1、请学生读课文16小节,思考:作者分别在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出示
10、表格)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轻声读课文16小节,用“ ”划出登泰山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4、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1)出示句子: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2)出示句子: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
11、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出示图片。(3)出示句子: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些句子。6、仿照课文第四小节,发挥想象,尝试写比喻句。(任选一句)出示:(1)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有的如( ),有的如( )。(2)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师:雄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不仅是年轻人,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被吸引来了。师生合作读。小结:登泰山最大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
12、,那壮丽的景象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现在让我们先领略一下日出时的美景。(二)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日出的壮丽。2、指导朗读:作者笔下的日出是美丽的,是壮观的。我们怎样才能把如此美丽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3、在音乐中师生合作读有关的句子,体会日出的壮丽。 1、学生默读课文。2、讨论交流。学生读课文,思考。2、同桌讨论并填空。3、在地图上找找作者到了泰山的哪些地方。学生读课文,划句子,交流。理解泰山的“高”。理解泰山的“美”。正音:涨(zhn)欣赏图片。理解泰山的“险”。多种形式朗读。学生自由选择一句练习,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师生合作读。(从其中一位白胡须继续向上攀登)(观看泰山日出图片)1、默读
13、描写泰山日出的句子,圈出日出的过程中,描写天色的变化的词句。四人小组练习朗读,交流。课堂总结四、小结复习1、连一连。东岳 嵩山南岳 华山西岳 泰山北岳 衡山中岳 衡山师:泰山的日出景观真是太奇妙了,读了课文,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也赞美过这座雄伟壮丽的山,下面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有关泰山的诗或诗句进行交流。2、推荐并出示杜甫的望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泰山的宏伟气势。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拓展练习师:游览了雄伟的泰山,看到了日出壮丽的景象,你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受要告诉朋友,告诉家人
14、。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赶快开始吧。赞美景!朗读课文中的优美段落。 为大家介绍泰山的日出。编一首小诗赞泰山。学生准备,交流。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诗或诗句。学生诵读古诗。学生练习。板书设计17 登泰山观日出 壮丽 雄伟教学札记17 登泰山观日出(课后练习)一 写反义词偶而( ) 扩展( )二 载录文中的词语,并选一个造句。 ( ) -_三你知道“五岳”指哪座五指山吗? 东岳()山南岳()山西岳()山北岳( )山 中岳( )山课题18 别了,我爱的中国学科语 文年级五下教时1教时教师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自觉的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读准字音,积累“湿润、沿途、悬挂、满盈盈、呈献、放弃、驱逐、毁灭” 8
1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的含义,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体会作者当时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以及渴望早日报效祖国的强烈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讲)学生活动(练)调整意见引入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郑振铎和写作背景(课件出示)1927年,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4月12
16、日,国民党政府发动政变,进行大屠杀,无数共产党被捕,被杀,本文作者郑振铎,这个爱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参与了抗议游行,并发表了给国民党的抗议信,引起很大反响,国民党政府对此恼羞成怒,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郑振铎毅然出国。2、出示课题:别了,我爱的中国。3、作者离开祖国之际,写下了一组感人的文章离别,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从课题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自由朗读补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学生齐读课题。学生简单交流。过程二、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初读课文小建议:(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思考: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
17、题。3、过渡:“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共出现了3次,每一次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边学课文,边体会。三、研读课文(一)学习第1小节1、指名读第1小节,用横线划出作者看到的内容,用曲线划出作者听到的内容。(媒体出示句1)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1)老师在句中特别标出了“渐渐地”,谁能再读一读?(2)船渐渐地离岸了,可作者不忍离去,因为码头上有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作者希望船开得慢点,再慢点,让我们带着这份依依不舍,再读一读。(媒体出示句2)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2)“说着再见,再见!”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五 年级 语文 第四 单元 教案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