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依据(共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规划编制依据(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编制依据(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总则1.1 规划编制依据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而又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本转移速度的加快,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浙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开化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提出了 “生态立县”、加快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实现目标,必须全面把握开化县水资源的特点,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对防洪、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系调整、河道管理
2、及农村水利等水利工作统一指导,本次规划拟在深入分析研究开化县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评价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着力解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治理和管理等问题。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全国大纲、流域大纲、流域细则和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要求,结合开化县实际,开展了规划的编制工作。1.2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2.1 指导思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
3、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 编制原则1、 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开化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区域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既要使水资源开发利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改善水资源条件,保障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适应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2、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正确处理好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量与水质之间、地表与地下、开源与节流的关系;正确处理水
4、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土整治的关系,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入境水、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等多种水源,对需水要求与供水可能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重视人对水的侵害”(汪恕诚),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积极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 坚持科学治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原则规划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广泛征求、综合研究各部门意见。重视新思想、新资料和新
5、方法的应用,采用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方法等现代的规划技术手段,努力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科学配置水资源,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管理水资源。科学评价当地水资源供求状况,分析水资源的缺乏类型(资源性缺乏型、工程性缺乏型、污染性缺乏型),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和实施程序。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研究产权、水权、排污权等问题,研究体制、机制、政策问题,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防灾的有关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务活动,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4、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的原则规划紧密结合开化县实际情况,在继承以
6、往水利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制订规划方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使水资源综合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土整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衔接,与近年来完成的各类涉水规划,如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相协调。突出重点,地域上有所重点,内容上主动呼应开化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整体上满足防洪要求,着力研究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等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规划水平年、规划范围和水资源分区1.3.1 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2002年近期水平年2010年中期水平年2020年远期水平年2030年1.3.2 规划范围东经1180111838、北纬28542930间的开化县域,面积
7、为2236.6平方公里。1.3.3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分区是制定规划的重要基础,为保证成果的一致性,本次规划统一采用浙江省水资源分区手册, 开化县水资源分区系统如表1-1。但考虑开化县实际情况,县域内新安江坝址以上的分区面积较小,对区域水资源的计算及分配基本无影响,故将其并入邻近的分区内。同时为反映流域水资源特点,保证行政区域和流域资料的完整性,并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根据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相似性,在五级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计算单元,对开化县水资源分区进行调整后的规划分区如图 1-1及表1-2所示。各分区内的基本资料及分析成果均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分别统计。表1
8、-1 流 域 分 区 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五级行政子区面积(km2)东南诸河(G)钱塘江(G)富春江坝址以上(G)衢江上游(G)常山港 (G)开化()1986.7新安江(G)新安江坝址以上 (G)开化()12.1长江 (F)鄱阳湖水系(F)饶河 (F)饶河 (F)饶河 (F)开化()237.8 图1-1 开化县水资源分区图表1-2 开 化 县 水 资 源 规 划 分 区 表分区名称分区范围分区面积(km2)流域行政区东部区马金溪、马尪溪塘坞乡、大溪边乡、村头镇、金村乡、林山乡395.7中部区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马尪溪齐溪镇、马金镇、音坑乡、中村乡、城关镇、池淮镇、华埠镇、桐村镇、杨林镇1
9、262.9西部区马金溪、池淮溪长虹乡、张湾乡、何田乡340.1饶河区苏庄溪苏庄镇237.8注:上表为本规划实际采用的分区数据;乡镇行政区划采用2005年新调整后的数据。1.4 规划目标、标准和任务1.4.1 规划目标通过制定开化县综合规划,进一步查清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安全(防洪)保障、科学管理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作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促进和保障开
10、化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4.2 规划标准城乡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一般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90。农业灌溉用水设计保证率在调查规划区内灌溉现状和农业生产发展灌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条件在7590范围内进行选择,生态环境用水应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航运用水应满足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1.4.3 规划任务(1) 水资源调查评价:包括对水资源数量、质量的评价和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分质水资源量的估算,分析水资源情势的变化;通过对各水资源分区的水质评价和分析,评估不同水源、不同功能水体的水资源数量及其水质状况,研究合理的水资源开发
11、利用上限。(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历史演变情况调查分析、现状水污染及供水水质评价、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等。重点是分析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效率、水平及开发利用与水体污染的关系,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奠定基础。(3) 水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分析,生活与生产需水预测以及生态(环境)需水预测等。重点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合理预测各类生活、生产活动用水水平、变化趋势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研究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需水要求和估算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或满足生态需求的河湖最低水位)。(4) 节约用水规划:包括节水潜力的估算和节水
12、措施的制定及其技术经济比较等。重点是对各种节水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投资效益分析,估算节水潜力,制定节约用水规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5) 水资源保护:重点是在对现状污染状况及各河、湖水域功能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水功能区划分和水体纳污能力分析,结合规划水平年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预测分析,制定各水平年的纳污总量控制与削减方案、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与供水预测:包括现状供水工程潜力分析、规划供水量计算以及各类水源开发潜力的分析等。重点是在预测不同水源、最大可供水量的基础上,探求各种可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7) 水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研究确定各类用水的先后秩序,进
13、行各种比较方案的供需分析计算,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以及特殊干旱或水质恶化情况下应急对策等。要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动态响应关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设性意见;分析研究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资源转化规律以及水价杠杆作用,比较研究各种合理抑制需求的方案。以计算分区为基本计算单元,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以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保护环境建设之间和不同区域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之间的协调。(8) 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和水资源保护实施方案、节水实施方案,各类供水工程实施方案、其它水源开
14、发利用实施方案,以及调度和管理方案的制定等。(9)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包括各类规划方案实施对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等。(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工程措施的制定:研究完善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合理机制和强化经济调节措施。重点研究水资源管理体制;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统筹兼顾的良性循环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体系。各部分规划任务与相互关系见图1-2。 图1-2 各部分规划任务及相互关系图2 开化县概况2.1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发源地,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区位坐标东经1180111838,北纬28542930,
15、南北长66公里,东西宽59.2公里。县境东北连淳安县,东南接常山县,西和正南与江西婺源、德兴、玉山县毗邻,北与安徽省休宁县接壤。全县总面积2236.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8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本县行政区包括城关镇、华埠镇、马金镇和张湾乡、大溪边乡等9镇9乡,共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28万人。表2-1 开化县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表序号乡镇村委会数目(个)备注1城关镇42由城关镇及华埠镇下溪、新下、独山、新建、皂角等5个行政村合并2华埠镇43由封家镇、青阳乡及华埠镇毛家坎以南19个行政村合并3马金镇53由马金镇、霞山乡合并4村头镇30由村头镇、芳
16、林乡合并5池淮镇36由池淮镇、星口乡合并6桐村镇207杨林镇208苏庄镇209齐溪镇1610林山乡26由林山乡及菖蒲乡菖蒲、东坞、霞村、姜坞、夏川等5个行政村合并11音坑乡37由音坑乡、底本乡合并12中村乡1413长虹乡1814张湾乡915何田乡1516塘坞乡1517大溪边乡24由大溪边乡、黄谷乡合并18金村乡11由金村乡及菖蒲乡宋村、胡坑、同丰3个行政村合并2.2 地形地貌开化县属南岭山系天目山脉,从闽赣延伸的北支从浙赣交界的怀玉山脉进入本县西南部,蜿蜒向东北延伸有天目山脉的白际山脉。地势自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白石尖、石耳山、莲花尖、南华山、大阴山等46座,最高峰是白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划 编制 依据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