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施工质量控制(-市政一公司2011QC)(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支撑施工质量控制(-市政一公司2011QC)(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支撑施工质量控制(-市政一公司2011QC)(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提高钢支撑施工质量QC成果报告小组名称:南宁轻轨钢支撑施工QC小组发 布 人:陆如楷审 批 人:苏 明发布时间:2012年1月目录一、工程概况广西大学站是南宁市轨道交通工程一号线近期工程的第八个站,位于大学路和明秀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与规划的五号线换乘。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第一道为钢筋砼支撑、第二和三道为钢管支撑、拆除第三道钢支撑前在第三道钢支撑下2米处架设换撑、中立柱与中立柱之间使用横梁连接)的联合支护体系。基坑自上而下共设四道支撑。第一道支撑为钢筋砼形式,在基坑开挖前与冠梁一起施工。第二、第三道支撑、换撑为直径600mm壁厚1
2、6mm的钢管支撑,第二、三支撑共有157条(其中12条斜撑、145条直撑),每道支撑总长约3050m,两道支撑总长约6100m。第一道支撑与二道支撑间距5.5m,第二道支撑与第三道支撑间距6m。直支撑处使用2根工45a焊接而成的钢围檩,斜支撑处使用围檩采用钢筋混凝土腰梁。直支撑处钢围檩使用钢筋牛腿支撑,牛腿通过膨胀螺栓固结在连续墙上。二、QC小组简介表1 QC小组成员及活动统计表QC小组名称:南宁轻轨钢支撑施工QC小组成立时间:2011年2月18日小组类型:现场型活动时间:2011年2月2011年10月小组人数:9注册号:SC-30合理化建议:采纳实施6条教育时间:平均58小时活动次数:20小
3、组成员概况序号姓名单位职务文化程度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莫智彪项目经理本科组 长总策划,技术指导2苏明技术负责大专副组长协调组长,对策实施3曹敏安质科长大专副组长监督指导4卿红质管室主任本科副组长策划指导,成果审核5陆国天技术负责大专副组长数据分析,报告撰写6赵常波生产经理中专组 员督促指导7张军平质检员大专组 员制定对策,督导实施8杨英子质检员本科组 员现状调查,过程控制9陆如楷施工员本科组 员现状调查,效果检测10陆 露资料员大专组 员现场记录,数据整理11贾高峰实验主管大专组 员现场记录,数据整理12刘彦质检员本科组 员对策实施,巩固措施 制表人:陆如楷 制表时间:2011年03月01日三、
4、选题理由 1、深基坑钢支撑架设支护为我公司首次施工,无施工经验,摸索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钢支撑架设的施工质量;2、钢支撑架设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工艺复杂,针对施工技术难点进行改进,对提高钢支撑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是十分必要的;3、通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填补我公司在钢支撑架设施工上的空白。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决定以“提高钢支撑施工质量”为课题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四、现状调查2011年4月15日至2011年4月22日,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施工完成的钢支撑进行轴力检测,检测点20个, 其中第二道钢支撑(GS)及第三道支撑(GT)各检测10道,其检测数
5、据如下表所示: 表2 钢支撑轴力检测成果表钢支撑编号钢支撑轴力检测值(kpa)钢支撑轴力特征值设计值(kpa)备注钢支撑编号钢支撑轴力检测值(kpa)钢支撑轴力特征值设计值(kpa)备注GS1813800合格GT110021000合格GS4818800合格GT410081000合格GS7795800合格GT77921000不合格GS10591800不合格GT109951000合格GS13807800合格GT137971000不合格GS16789800合格GT168501000不合格GS17802800合格GT1710011000合格GS20694800不合格GT207881000不合格GS23
6、796800合格GT239861000合格GS26489800不合格GT269921000合格制表人:陆如楷 制表时间:2011年4月25日由表可知,经检测的20点中合格点数为13个,不合格点数为7个,合格率为:1320100% = 65%,钢支撑施工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五、目标设定(一)确定目标钢支撑轴力检测合格率65%钢支撑轴力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活动前活动目标结合该工程质量目标及公司相关要求,提高钢支撑架设施工质量,确保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确定为本次活动的目标。 图2 活动目标柱状图 制图人:陆如楷 2011年4月25日(二)目标可行性分析 1、施工方案经公司审定,报业主、监理
7、审批通过,并获得设计单位认可,技术措施可行。 2、根据现状调查情况,掌握钢支撑架设施工的技术要领,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逐一解决,能够提高钢支撑架设施工质量,确保基坑围护体系的稳定性。3、本QC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质量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4、集团公司和公司领导对本工程都相当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于了大量的支持。5、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施工,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六、原因分析QC小组成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应用鱼刺图对影响钢支撑架设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如下图所示: 注浆加固地基承
8、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人机料环法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施工水平低工人缺少技能培训千斤顶不能满足施加应力要求钢围檩安装不满足质量要求围护墙表面未修凿平整钢横梁安装不满足质量要求三角钢楔形隼子未能充分填塞钢支撑活动端间隙三角钢楔形隼子加工表面不平整钢支撑拼装不顺直,不在同一轴线上钢围檩与围护墙间的缝隙未采用C30细石砼填充钢支撑不符合规格,存在扭曲不顺直的情况昼夜温差大,影响轴力计读数未按设计要求施加轴力钢支撑固定端未采用钢板作加厚处理测量放线不准确,基坑两端钢围檩安装未在同一水平面上 制图人:陆如楷 制图时间:2011年5月1日七、要因确认根据因果图分析的原因,小组进行了要因确认。(一)末端因素逐个确
9、认1、末端因素:工人缺少技能培训 确认方法查是否有培训档案记录,是否进行了考核,考核合格率是否能满足标准需求。确认标准进场工人均进行了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5%以上。确认时间 2011年5月5日确认人张军平确认内容经对现场12个钢支撑架设施工人员进行调查,其中有3人为学徒未接受过正式的技能培训,其余9人均为外聘工人,近两年内也均未接受过培训教育,该班组入场前项目部亦未进行相关培训教育,无培训档案和记录。从上述检查结果可知,该项因素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确认结论要 因 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5日2、末端因素:围护墙表面未修凿整平 确认方法现场确认确认标准架设钢围檩位置围护墙表面
10、应修凿整平确认时间2011年5月5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施工现场对钢围檩安装位置围护墙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电锤等机具对围护墙表面进行修凿整平,无砼包及坑坑洼洼等现象,其检查结果围护墙表面平整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确认结论非要因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5日3、末端因素:钢支撑固定端和活动端未采用钢板作加厚处理 确认方法现场确认确认标准钢支撑固定端和活动端应采用钢板作加厚处理,防止受压变形确认时间2011年5月6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施工现场钢支撑固定端和活动端均应采用厚4cm的特种钢板作加厚处理,且钢板焊接中心与钢支撑中心吻合,保证钢支撑受力均匀。确认结论非要因制
11、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6日4、末端因素:钢横梁安装不满足质量要求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钢横梁安装应紧贴钢支撑底部,起到支托钢支撑的作用确认时间2011年5月6日确认人张军平确认内容施工现场对钢横梁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钢横梁两端焊接于中立柱位置能够保持同一水平面,保证钢横梁顶部紧贴钢支撑底部,局部钢支撑存在悬空的情况下,采用在钢横梁顶部垫钢板或木方等方式以起到支托钢支撑的作用。确认结论非要因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6日5、末端因素:钢支撑拼装不顺直,不在同一轴线上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检查钢支撑拼装顺直度,保证拼装后钢支撑轴线偏移15mm确认时间2011年5月7日确认人杨英子确
12、认内容现场拼装钢支撑的场地不平整,拼装完成后未进行顺直度检查,容易导致施加应力时钢支撑偏心受力,卸力后应力损失严重。确认结论要 因 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7日6、末端因素:钢围檩安装不满足质量要求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钢围檩连接必须顺直、牢固确认时间2011年5月7日确认人陆如楷确认内容现场对钢围檩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发现基坑两侧钢围檩未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连接不顺直,存在错台,连接处随意用钢筋进行连接,不牢固,影响整体受力效果。确认结论要 因 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7日7、末端因素:钢围檩与围护墙间的缝隙未采用C30细石砼填充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钢围檩与围护墙间的缝隙应
13、填塞密实,保证钢围檩与围护墙充分接触,受力面积均匀。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陆如楷确认内容现场施工中,作业人员贪图施工方便,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对缝隙进行填充,且缝隙底部采用编织袋进行封堵,水泥砂浆未能充分填充缝隙,存在水泥块脱落现象。确认结论要 因 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8、末端因素:未按设计要求施加轴力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对钢支撑施加轴力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分级施加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施加轴力过程中作业人员为了施工便利,没有分级施加应力,一次施加至设计值。确认结论要 因 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9、末端因素:钢支撑不符合规格,存在扭曲不
14、顺直的情况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钢支撑应顺直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钢支撑进场后组织人员对钢支撑进行检测,其顺制度好,不存在扭曲等现象。确认结论非要因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10、末端因素:三角钢楔形隼子加工表面不平整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三角钢楔形隼子加工表面应平整,无缺口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现场组织人员对加工成型的三角钢楔形隼子进行检查,作业人员为了施工便利,采用氧气进行切割,其切割面参差不齐,预加轴力完成后,采用三角钢楔形隼子填塞活动端后部条形槽与钢管端面之间的空隙,因隼子表面不平整,采用冲击锤击打三角钢楔形隼子未能使得隼子面
15、接触紧密,存在缝隙,卸力后应力损失严重。确认结论要 因 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11、末端因素:千斤顶不能满足施加应力要求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千斤顶使用前经过标定,无异常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施加预应力的千斤顶进场前提前在符合要求的鉴定中心进行标定。使用期间专人负责保管,定期维护检查,如有异常及时校验或重新标定。确认结论非要因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12、末端因素:昼夜温差大,影响轴力计读数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通过检测得出温度对钢支撑应力的影响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现场在钢支撑上安装温度计,每天不同时段对钢支撑轴力进行
16、检测,观察不同温度下钢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检测后得出,温度对钢支撑应力影响极小。确认结论非要因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13、末端因素:测量放线不准确,基坑两端钢围檩安装未在同一水平面上确认方法检查测量记录交底,检查测量放线是否存在错误确认标准测量放线准确无误,交底明确确认时间2011年5月8日确认人杨英子确认内容对测量记录交底进行检查,确认测量放线准确无误,交底明确。确认结论非要因制表人:陆如楷 2011年5月8日(二)主要因素确认QC小组通过对上述8个末端因素逐一确认,我们找出了以下6项主要因素:主要因素1工人缺少技能培训2三角钢楔形隼子加工表面不平整3钢支撑拼装不顺直,不在同一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撑 施工 质量 控制 市政 公司 2011 QC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