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x





《(精品)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篇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珍藏。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活动准备PPT课件、小动物手偶活动目的通过看和听,积极介入点数活动,大胆回应教师的提问。乐于和家长一起介入游戏,萌发数数的兴趣。活动流程一、引入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学小司机开一开好吗?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开开小汽车。二、看一看师:马路上的车子好多哦,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车呀?数一数有几辆?如:出示图片小猫。有几辆警车?3辆那三辆警车能够用数字几表
2、示呢?小结:数数的时候要从左到右数,有几辆车就用数字几表示。三、听一听师:小动物要坐车,你们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呀?我们一起来听听它叫了几声?它叫了几下就表示它要坐几号车?如:老师出示小狗图片同时播放小狗的叫声,小朋友谁注意听了,刚刚小狗叫了几声?3声。那我们再一起仔细听听刚刚小狗到底叫几声?播放小狗的叫声,4我们能够用数字及表示呢?4同时屏幕上出现数字4。依次出现小动物图片听声音讲出数量,让幼儿感悟6以内的数量。小结:除了眼睛看能数数,用耳朵听可以以数数。四、游戏师:小汽车开了那么就要停到停车场去休息一下了,但是请小司机请注意,可不能随意停车哦,请你仔细听。小汽车滴滴滴,开到东,开到西。快点开进
3、停车场,3辆小车在一起。师: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游戏吧。幼儿数学教学设计2活动背景: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络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详细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本人采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考虑、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悟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活动目的:1、教幼儿学习对
4、种子进行分类和按规律排序。2、通过学习发展幼儿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判定力。活动重点:学习对种子进行分类、排序。活动难点:数量一样时为什么排列长短不一样,长短一样时为什么数量不一样。活动特点:操作性强、存在于实际生活并广泛运用与实际生活。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红豆、黄豆、绿豆若干2、纸板人手两张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活动方法:操作法、观察法和游戏法。活动经过:一、开场部分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听音乐进教室1今天,教师要带你们去豆子王国,小朋友们高兴吗?下面我们出发吧,幼儿听着愉快的音乐进教室。2豆子王国里都有那些豆子呀?红豆,黄豆,绿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3小老鼠太淘气
5、了,把种子弄乱了,请小朋友将这些种子进行分类,看都有几颗,并提问幼儿是怎么分得。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探索规律,并找出规律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悟数量一样,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1讲解操作要领。2“如今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红大圆黄中圆绿小圆“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由于有红豆标记“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绿豆老师示范排,告诉幼儿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场,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绿豆呢?十颗“它们都是
6、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由于绿豆小,所以排得最短。由于红豆大,所以排得最长。由于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5)小结:一样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二、第二次探索活动:感悟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一样时,数量不同。(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红小圆黄中圆绿大圆“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2)设疑、引导幼儿考虑。“假如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
7、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4)讲述操作结果。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少,绿豆最多(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少,绿豆用得最少呢?(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三、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悟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1)接下来教师要带领你们去文具店,小朋友要开着小汽车去,文具店到了,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假如用一样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2)游戏:走
8、钢丝。“请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玩走钢丝的游戏。本人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你的爸爸妈妈用了几步?“想一想,为什么爸爸妈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四、结束教学。幼儿数学教学设计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和“活动分析: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把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把握“和“的方向。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9、活动经过:一、导入课题:认识“和“1、问:“小朋友,如今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老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讲出数量,老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师:“我们能够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讲出“7大于“5。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
10、图片,让幼儿感悟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讲出“4小于6。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能够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二、表演游戏:学做“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乖巧,爱
11、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拟大小,填上“或“。四、游戏:击鼓传包玩法:老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拟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讲:“8大于6,小数幼儿讲:“6小于8。游戏依次进行。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习把不等式边等式。老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启发幼儿讲出“4小于3,老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讲:“猴妈妈讲,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
12、筋想一想。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六、听音乐做“小猴学样游戏。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设计思路对于幼儿“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加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第一,根据“和“比拟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悟,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活动目的: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幼儿数学教学设计4活动准备:1、教具: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头4根,
13、小猫3只,小鱼3条,青蛙5只,荷花5朵,标记图一张。2、学具:幼儿用书33、34页。活动经过:1、集体活动1、依样接放,交替排序。出示标记图和4只交替排序的大象和小狗,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小狗的排列规律,讲讲:图上有什么?它们是如何排队的?出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引导幼儿帮它们排队,请个别幼儿来操作,边排边讲:一只大象排在小狗的后面,一只小狗排在大象的后面最后,从前往后讲一讲:它们是如何排队的?2对应匹配食物。出示香蕉和骨头图片,让幼儿看图讲讲:这里有什么?谁来把它们送给大象和小狗,边送边讲:,我送你一根什么,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学习正确运用量词。2、操作活动。1、第一、二、三组。排序匹配活
14、动。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依样接着摆放动物,再对应匹配食物,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2、第四、五、六组。依样排序。观察标记图上的图片,请你依样排列。观察实物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小圈,记录实物数量。3、活动评价。4、展示幼儿活动材料,请幼儿讲讲他市如何排卡片的,体验有规律的序列。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瓢虫3以内的数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2、学习按数量分类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活动经过: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
15、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1教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讲1。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
16、几个斑点?2个;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1、数斑点1如今妈妈请宝宝们看看本人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讲。2幼儿数一数,老师巡回指导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讲一讲,学讲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2、送瓢虫宝宝回家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师“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教师示范可以以有意摆错
17、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如今哪些瓢虫能够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2集体验证。四、幼儿操作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如今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愿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数学一、活动目的能把大小颜色一样的图形归在一起,并能表达分类标准。二、重点与难点能大胆表达分类标准。即分类后能讲出是按颜色或大小分类的。三、材料及环境创设积木、雪花片、木珠,几何图形等。四、设计思路分
18、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如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对某数所表示的物体的数目进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础是能够排除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扰。这种能力是在分类活动中逐步构成的。所以,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构成一定的概括能力。让幼儿表达分类标准是小班幼儿开展分类活动的重点难点。这是一由于幼儿的概括能力比拟差,同时语文表达能力也比拟弱。因而,活动中老师能够通过指导语给幼儿适当的提示,还能够采用放标记的方法让幼儿先把想法表示出来,然后再学惯用语言讲明分类标准。五、活动流程操作经历讨论归纳温习稳固操作体验在活动区中提供操作材
19、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积累有关物体的颜色,大小等特征的感性经历。1分雪花片。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种颜色的雪花片45片。指导语:请你把颜色一样的雪花片放在一起。2分积木材料: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圆柱体积木各不一样45块,每种形体的积木放在一起。指导语:请你把形状一样的积木放在一起。3分木珠材料:四种形状不同的木珠,每种45个,颜色不同。指导语:请你把形状一样的木珠放在一起。或:请你把颜色一样的木珠放在一起。4分玩具材料:积木、木珠、雪花片。指导语:请你把颜色一样的玩具放在一起。2、讨论归纳经过分组讨论帮助幼儿提出和转换分类标准。1给每个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每种都有大和小
20、两种。指导语:请你们把这些图形放在两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要放入一样的图形。请幼儿介绍本人的分类结果。并证实为什么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或者能够请其他幼儿猜猜他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2给幼儿再次分类指导语:刚刚你们是按图形的颜色大小分的,如今你们再用别的方法分一次。3给幼儿两盒雪花片,每盒里都有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四个空盒子。请幼儿给两盒雪花片分别进行分类,两次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完后用标记大、小表示。然后再让幼儿证实分类标准。讲明标记应在课前先让幼儿认识。4、温习稳固在活动中投资其他材料,并增加每种材料的数量,继续让幼儿操作,学习分类。幼儿数学教学设计5活动目的1.感悟理解上、下、里、外等方
21、位,尝试用方位词描绘物体的空间位置。2.体验运用空间方位经历解决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难点:尝试用方位词描绘物体的空间位置。活动准备1.箩筐、纸箱、椅子、桌子、老鼠图片若干。2.课件PPT。活动经过一、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喜欢谁?那今天教师来当黑猫警长,小朋友们都是白猫警士。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出去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二、操作课件,感悟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尝试用方位词描绘物体的空间位置。1.游戏“捉迷藏1播放PPT图片,师:这是小兔子的家,我们看看他家里有些什么呀?引导幼儿仔细看图,自由讲一讲。图片上小兔子家里
22、的物品。2出示小兔子图片,师:白猫警士们你们好,我是小兔子,我想和你们玩一个躲猫猫的游戏,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我在家里躲起来。然后你们来找找,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我,我要躲起来啦。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点击下一张PPT将小兔子藏起来。3师:123,睁开眼睛,你找到小兔子了吗?你在哪里找到它的?引导幼儿讲出找到小兔子的地方,如“小兔子藏在桌子的下面。2.幼儿操作白板藏兔子。师:这次谁愿意来把小兔藏起来。让其他的白猫警士找一找呢。幼儿操作提问:你是在哪儿找到小兔子的?引导幼儿正确讲出方位词,尝试用完好的语言表述小兔子的位置。3.老师小结:白猫警士们找到的小兔子分别藏在了桌子下面、沙发上面、篮子里面、鱼缸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幼儿 数学 教学 设计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