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docx
《(精品)【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案篇1单元学习目的: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经过,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拟它
2、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让学生初步学惯用详细的数据描绘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别人沟通,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沟通的态度。重点、难点1、重点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2、难点数100以内的数。课时划分:10课时认识整十数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认识几十几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比拟数的大小1课时;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一、认数一年级第一单元单元
3、学习目的: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经过,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拟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让学生初步学惯用详细的数据描绘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别人沟通,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沟通的态度。重点、难点1、重点1100
4、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2、难点数100以内的数。课时划分:10课时认识整十数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认识几十几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比拟数的大小1课时;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课时;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7475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梯形的面积。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考虑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5、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经过:一温习旧知,做好铺垫。1、指名让学生讲讲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公式并说说如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2、练习出示口答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四年级同学要在劳动实践基地的一块空地里种桃树,你们看看这块地的形状近似于那种平面图形呢?课件显示图师:谁能指出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指名回答师:假如每棵桔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这块地里能种多少棵桔树呢?让学生考虑一下你以为应该先求什么?指名讲讲,引入新课。三小组学习,
6、解决问题。师: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看一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合作要求: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2试一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任选一种3比一比:转化成的图形的各部分跟梯形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找规律)课例点评教学目的:1、学生在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中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加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探究经过中,认识物体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课件、墙面图案纸
7、、正方形白纸。2、学生准备:彩笔、四个圆、四个方、四个三角形、四颗星学具。教学经过: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生:好。师:教师讲一个词,你来做动作。拍手。生:拍手。师:跺脚。生:跺脚。师:再按顺序我讲拍手跺脚拍手跺脚。生:拍手跺脚拍手跺脚。师:小朋友你们接下去该怎么做呢?生:大部分同学猜拍手。师:你们猜的真准,谁来讲一讲,你们是怎么猜的?生1、我听教师是按拍手跺脚拍手跺脚这样讲的,所以我猜是拍手。生2、我发现一次拍手之后,再跺一次脚,所以根据这样的规律,我猜是拍手。师:讲的可真好,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做的也很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
8、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顺序变化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设计点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体验,是新课标理念之一。本课一开场就设计选取了儿童情趣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体建构有关数学知识。在整个游戏经过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得到发展,同时运用肢体语言来创造规律,使身体运动智能也有所提高。小学数学教案篇4学习目的:1.探索并把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详细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探
9、索并把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在详细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法:自主探究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的探索并把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二)出示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本人讲讲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3.提出数学问题,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相互解决提出的问题!三、反应沟通1.谁愿意把本人的问题讲给大家听?2.谁愿意解决她刚刚提出的问
10、题?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123=36(元)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小组沟通、组际解疑)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23124125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5183156273433(组内检查、全体沟通)六、总结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的: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活动: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走
11、200米,看用多长时间。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教学经过:一、温习导入:谈话:小朋友们,听讲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fo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1、温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讲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讲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填入适宜的长度单位。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二、认识千米:1、生活中的千米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处,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2播放相片
12、:这是曹教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限速标志: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地图: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拟长的路程,可以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能够用千米作单位?哪些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千米作单位?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2、教学1千米与1000米:如今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走200米的镜
13、头如今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固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生读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3、感悟、体会1千米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
14、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假如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2在脑子里猜想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本人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讲一讲。组内讨论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刚的猜想想象。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7曹教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
15、路程,假如你是曹教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8森林公园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入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三、稳固新知,实际应用: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4千米=米3000米=米9千米=米6000米=米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首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6631157)组内沟通估计方法与结果4三班千米录四、总结全课: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可以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
16、的左手,掌心向本人,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能够牢牢地把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内容:简便计算第39页例练习十第5-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教学重点:混合运算式题中如何使用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同上。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幻灯。教学经过:一、温习、填空: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假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假如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碰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7.41.34.680.910(0.2
17、16.70.7)0.01老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讲讲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口算:讲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7.50.261.742.50.25134182.79.3320.1253.533.574.5203.520二、新授、谈话引入。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以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教学例。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简便?试一试,让学生本人算,老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老师指出;这道题固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能够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看课本第39页的例,提问:虚线框框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精品 小学 数学教案 汇总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