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docx
《(精品)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别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处于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在这节课之前,学生知道原子能够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本课题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电子的运动情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真本质
2、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2、教学目的今年我区定为教学改革年,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积极介入课堂、突出重点。我确定下面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经过与方法目的: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鼓励学生主动与别人进行讨论、沟通,清楚地表达本人的观点,逐步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
3、观点教育。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奉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3、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构成。二、教法分析:鉴于本单元知识比拟抽象,理论性较强,没有涉及实验,因而在教学中采用指导学生阅读、预习课本,组织学生讨论,分板块来解答知识点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教学。三、学法指导:在老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预习、讨论、沟通、总结等活动,逐步构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四、教学程序: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经过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经过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互动、形象比喻等活动形式来提
4、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详细教学分下面几个步骤:1、提出猜测,引入新课;2、自主探究、互动沟通3、稳固练习,拓展思维;4、共享收获,情感升华一提出猜测,引入新课由化学变化的本质,提出下面猜测,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你能想象原子的构造吗?学生回答后自然引入新课原子的构成,学生可能会回答原子象皮球,珠子,铅球,西瓜,桃子等二自主探究,互动沟通一、原子的构成1、学生预习后讨论:分小组完成任务,前三个小组各解答3个题目,后三个小组各解答2个题目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2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假如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4质子、中子、电子带
5、什么电?原子核带电吗?5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6什么是核电荷数?7观察表41,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都很小吗?谁的质量最小?为下文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的等于质子加中子做铺垫8观察表4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9你能想象电子在哪里运动吗?设计这样的几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场探究原子的构造,初步教会学生如何讨论,从哪些方面讨论。解答完毕,学生头脑中已明晰的构建了如下知识点: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要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
6、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相对原子质量10为什么要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用原子的真本质量不行吗?1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什么?怎样用公式来表达?12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单位各是什么?1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近似地等于什么的和?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三、稳固练习,拓展思维1、原子核。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此题考察原子的构成2|、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2gB、12c、1.66x10kgD、1/12g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能够用千克作单位c.没有单位
7、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利用此题讨论归纳比照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络。4、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氧原子、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比照,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字比拟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进而得出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5、已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中子数是12个,那么核电荷数是A、11个B、12个c、23个D、35个6、相对原子质量能够从书中P154的附录查到,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借此题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讲明
8、现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四)、共享收获,情感升华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3、借助资料,进行爱国-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沟通读后感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反思以前的教学一般是本人讲解的多,今年是教学改革年,上个星期教研组长开会提出了独狼口中学的“10+35形式,这节课也是初次运用这种“懒方法教学,俗话讲懒妈妈培养勤快的孩子,那么懒教师也培养勤快的学生。本来这一单元的内容也比拟抽象,不好理解。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就首先在学生的头脑
9、中构建了知识构造,好比有了知识铺垫做准备,上新课就容易多了。那么课堂上再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相关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进而打消了先前以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一定很难的观点,体验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教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兵教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那些平常上课不学习的同学也介入了进来。教师在下面转的时候能够起一个催促的作用,而以前的方法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难以发现不介入的学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魏书生教师也讲过,如今的教材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看懂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等着教师来解答,构成了处处依靠教师的思想。这种方法一旦
10、构成,不仅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如今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构造,就应该从微观构造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拟确切的定义,进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造的认识统一起来。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而也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必须会写、会读、会用。学生在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并没学太多少元素,因而难以理解元素周期律。本课题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拟早地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他
11、们能够从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了“元素,比方绪言中提到“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以及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中都涉及了元素,所以对元素已经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元素的概念比拟抽象,因而在概念的构成经过中,最好还是从分析详细物质的组成出发,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所有这些物质中所含有氧
12、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一样的,但凡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所以要求学生阐述元素的概念并不难,困难是在应用的时候,元素和原子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构造时用“原子,所以在本节教学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逐个对难点进行突破。1、注意和前面有关原子的知识进行区别和比照。2、组织好本课题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组织好本课题的课堂讨论。4、使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造的认识统一起来。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造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13、,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2、经过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络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经过,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确实定,养成愈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3一、课题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4、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大概情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水资源大概情况,一方面讲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讲明淡水的分布不均匀和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讲明水资源情况,强化学生的爱惜水、节约水意识。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内容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老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经过与方法:通过一些有关水资源图片的观看、
15、在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收获的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上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2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奉献的社会责任感。3、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2让学生从理论提高到实践的高度去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1、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2、城市水污染程度大,但农村学生体会不够深切;农村的水资源比拟
16、短缺,但水的污染程度比拟稍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整体感性认识。三、教法和学法老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的的实现。学生采用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全面的把握知识。四、教学准备1、老师方面采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方面自主分成小组,积极讨论,推荐一名胆大、叙述能力强的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五、教材处理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课堂上:1、通过展示一些水资源短缺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认识我们对淡水资源的渴求。2、通过讨论谈谈在我们身边怎样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讨论工业、农业、生活上不合
17、理使用水资源对地球造成的污染,进而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去保护环境。3、通过一些详细的严重水资源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等来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和群众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4、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制作环境小报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六、教学经过设计1、创设情境1先播放一组有关“水的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水资源对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水存在形式和分布状况,面临的污染和浪费情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有效举措来治理污染、节约用水。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考虑题:a、我们讲水资源是丰富的,为什么又讲水是全球性危机呢?b、教材两个人均水
18、量表讲明了什么问题?c、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d、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我们如何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组内探究,合作学习。3展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图片,“松花江流域苯污染图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化讨论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意义和治理水资源污染的严峻形势。4展示三幅自制的节水宣传图片,加强学生的自觉的节水环保意识。2、学生互动学习1怎样正确认识水资源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短缺的这一辩证关系,各小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阐述。2对工业农业生活上对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以及我们怎样采取有效节水治污措施举例加以讲明,每一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出本人的阐述。3每一组学
19、生提出我们学校详细的节水环保计划。3、板书设计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外表71被水覆盖;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4一、学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初步认识物质构造学习中的模型方法。2、经过与方法:了解原子构造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了解人类对原子构造的探索。二、教学重难点知道原子的构造,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三、预学设计在预习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进行考虑并构成本人的观点:1以“我想象中的原子构造为题,提出本人的
20、假设。2预习“联想与启示,试着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四、教学经过设计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化学反响的经过就是参加反响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的经过。那么不同的原子如氢原子和氧原子有什么差异呢?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的内部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新的问题:微粒原子能不能分成更小的微粒?以“我想象中的原子构造为题,提出你的假设。考虑假设:我想:原子是一个实心球。原子象一个乒乓球。原子象一个气球。原子是一个空心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原子构造的求知欲讲述: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构造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
21、部构造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人类对原子内部构造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讲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合联想和启示,播放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沟通讨论:大多数的粒子能穿透金箔,讲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粒子一穿而过。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道路,发生了偏转。讲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讲明运动中碰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讲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由于核很小,所以只要极少数粒子被反弹回去。了解原子构造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
22、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问:金属能否带电?构成金属的原子能否带电?为什么原子不带电呢?考虑回答阅读:P67P68及拓展视野多媒体演示:原子内部构造沟通讨论:原子的构造结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利用模型学习物质构造总结:盘点收获回忆、总结、发言构成原子的构造练习:看屏幕,做练习学以致用。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5【目的要求】:1.把握酸的分类和命名以及酸的通性;2了解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并能初步运用其判定置换反响能否发生,培养分析和解题能力;3.理解中和反响,了解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4.了解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的意义。【重、难点】:1.酸的分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九年级 化学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