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业论文】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docx
《【管理专业论文】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专业论文】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专业论文】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中高职衔接办学快速发展起来,怎样使中职和高职办学真正融合并体现其优势,是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根据新要求,确定中高职一体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技术+管理的培养目的,从中高职融会贯穿、课程体系重构、工学结合教学、选拔评价创新等层面改革实践是有效途径。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作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经历了“对口招生“3+2,发展到现阶段的“五年一贯制。现有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浙江建筑业发展和当代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知足了建管专业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2、需求。但总体上来讲,“五年一贯制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碰到了一些窘境。首先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办学的定位区分度不大,中职高职都定位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导致“中职不中,高职不高;其次,从中职到高职学生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有明显区别,两个培养阶段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求有本质变化,可目前中高职课程体系有的文化课程脱节、专业课程仅是简单叠加;再者,中高职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递进的,高职要求中职为迁移学习准备条件,构成两阶段知识、能力培养正迁移,现有教学形式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负迁移。怎么更好地理解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特征,聚焦“五年一贯制,体现中高职一体人才培养优
3、势,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当前在工程项目日益大型化、复杂化的趋势下,工程管理正朝着多阶段、全经过管理方向发展。这种新发展对建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五年一贯制的学生理论基础比拟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不强。这就需要厘清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相衔接人才培养目的:中职阶段打好文化知识基础,把握土木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高职阶段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并对中高职所学知识进行贯穿,使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根据中、高职衔接的明确培养目的,实现3+25。一、中高职融会贯穿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形式从
4、原有的“3+2分段制培养形式变更为当前的“五年一贯制,不是中职、高职现有人才培养形式的数式简单换算,而是要求中高职培养能够一体贯穿。从专业一体化培养的角度,中高职共同规划和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教学计划、课程选择、实践实习、考试评价、质量监控等环节,衔接中职、高职阶段素质教学课、专业教学课、专业拓展课、素质拓展课和建设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实习。在中职阶段侧重学生技术知识学习,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在高职阶段侧重加强学生的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学习,并通过融会贯穿的课程体系使中职技术知识体系和高职管理知识体系深度融合,解决中高职脱节、中高职不分的弊端。当然亦要发挥中高职的办学自主性、特色以及区域
5、性职校特点,在把握中高职需求的文化、技术知识要求的基础上,开设合适区域性学生个体发展的自主课程,例如杭州建校建管专业开设装配式施工技术及抹灰与镶贴等,金华建校施工专业开设砌筑工操作及钢筋翻样与绑扎等特色课程。二、课程体系重构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教改实践中,把握职教“行动性知识的学习特征,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组、优化,构建中高职有机衔接课程体系。1在中职所学工程技术知识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教学的传统优势,立足项目全经过管理,创新设立建设前期管理、工程总承包管理实务等课程,突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等项目多阶段管理融合。2基于前置课程对全经过管理的衔接及融合,开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专业论文 管理 专业 论文 建设 工程 专业人才 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