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开题报告-精品文档.docx





《城市规划专业开题报告-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开题报告-精品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规划专业开题报告城市规划专业开题报告城市规划业是为适应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城市规划专业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一、研究背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暴雨积涝灾祸。从古至今,暴雨积涝灾祸一直是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中国的暴雨洪涝灾祸愈发严重:“2014年7月12日,哈尔滨多处上演水漫金山、“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2011年6月18日,到武汉看海、“2008年深圳6.13特大暴雨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新闻
2、无不讲明暴雨洪涝已成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多城市的通病。暴雨积涝灾祸对城市水利、农业、交通、工业等方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同时通过人口死亡、疫病爆发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宏大的冲击,造成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程度更是难以估计。造成城市暴雨积涝灾祸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和城市建设两方面的原因。从气候角度来讲,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产生变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城市出现暴雨积涝灾祸;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讲,主要是城市建筑和硬化面积过大,植被覆盖率过低或者遭到毁坏,城市的吸水、存水能力差,其次是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缺乏、重建轻管。目前,城市针对暴雨积涝灾祸采取的工程性措施主要有修建蓄水池、增
3、加排水泵站、加大排水管径、在线蓄水等,这些措施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地下空间,投资大,维护困难,废弃后无法回收利用,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他措施如增加绿化面积也会引起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浪费城市空间资源。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现状LID技术于1990年末起源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王子县、西雅图和波特兰,是由马里兰州环境资源署初次提出。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LID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泛应用。在美国,LID设施的应用还构成了绿色道路、绿色社区等理论和方法;在澳大利亚,LID的应用称为水敏感城市设计;在英国,LID技术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构成了可持续城市排雨水系统;在
4、加拿大,LID和场地设计相结合,构成最优场地设计、保护性设计等;在新西兰的应用称为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随着对国内雨水问题的重视,雨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步多起来,LID在国内已有10年的研究和实践,于2012年构成了“海绵城市.2012年4月中国北京大学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初次提出“海绵城市一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2月17日发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初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4月2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公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
5、重庆、贵安新区、遂宁、南宁、常德、鹤壁、济南、萍乡、厦门、池州、嘉兴、镇江、白城、迁安16个城市。三、研究目的及意义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祸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LID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而,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系统化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讨论海绵城市与LID、海绵城市道路与LID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LID设施的选择及其组合优化设计;针对案例进行实地调查,讨论LID在海绵城市道路中怎样应用。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详细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论
6、文的研究意义: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对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四、研究内容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LID的关系及对LID设施的选择。2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好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详细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停车场和广场的LID设施组合优化设计,道路与红线外用地衔接中重点研究建筑、小区的优化设计。3将研究的设计理论成果应用于商洛城市道路系统,并通过SWMM模型进行模拟评价。五、提纲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城市暴雨积涝灾祸频发1.1.2传统城市道路排水存
7、在的问题1.1.3LID与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1.2相关理论的概念1.2.1海绵城市概念1.2.2LID概念1.3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现状1.3.1国外研究应用现状1.3.2国内研究应用现状1.3.3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缺乏1.4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1.4.1研究目的及意义1.4.2研究内容1.4.3研究方法1.5论文创新点和技术道路1.5.1论文创新点1.5.2技术道路第2章海绵城市与LID2.1海绵城市与LID概述2.1.1海绵城市-LID2.1.2海绵城市与相关理论的联络与区别2.2海绵城市与LID2.2.1海绵城市与LID的关系2.2.2LID设施的选择原则2.3海绵城市道路系统与LID
8、2.3.1海绵城市道路系统2.3.2海绵城市道路系统与LID的关系2.3.3LID技术设施选择2.4本章小结第3章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体系3.1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体系框架3.2海绵城市路网规划3.2.1影响因素3.2.2规划思路3.2.3规划原则3.3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3.3.1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3.3.2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注意事项3.4本章小结第4章基于LID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4.1海绵城市道路与传统城市道路的区别4.2海绵城市道路的LID设施组合优化设计4.2.1机动车道和公交专用道4.2.2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4.2.3路缘石、雨水。和路肩边沟4.2.4道路绿带4.2.5停
9、车场4.2.6广场4.2.7高架桥、立交桥4.3海绵城市道路与红线外用地的衔接设计4.3.1道路与建筑、小区衔接优化设计4.3.2道路与城市绿地衔接设计4.3.3道路与城市水系衔接设计4.4海绵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型式设计4.4.1单幅路4.4.2两幅路4.4.3三幅路4.4.4四幅路4.4.5特殊形式断面4.5本章小结第5章商洛市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设计应用研究5.1商洛市大概情况分析5.2海绵城市路网规划5.2.1商洛市现状路网分析及存在问题研究5.2.2商洛市排洪防涝、水系和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5.2.3商洛市海绵城市路网规划5.3海绵城市道路设计5.3.1商鞅大道地理位置5.3.2商鞅大道现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