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机回应西方哲学论文.docx
《我国危机回应西方哲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危机回应西方哲学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危机回应西方哲学论文摘要:欲望和理性的相斗相融,使荀子哲学不断演进出身体、实践、超越三个层面。其连续继发的深层动力是欲望,而引导其合理发展的则是理性。在身体层面,荀子肯定人的性情欲无恶而朴。在实践层面,荀子以理性缺失为恶,导欲为善,实践使理性和道德持续动态演进。在超越层面,理性通过反思而内化道德,实现了一任公心而为的圣人境界。荀学因其理欲相融而避免了欧陆哲学理欲分裂所造成的工具理性危机和生活世界缺位,解答了实践主体何以交互的问题。这种复杂的动态构造历来为荀学研究者所忽视,论者皆执其一端以为讲,故有性恶、性朴诸讲纷呈,也因而无法对荀子其人其讲做出公正评价。关键词:荀子;欲望;理性;工具理性;
2、生活世界心性论是荀子哲学的基础,其礼论、政论皆为人性教化而展开,其名学乃为分析心性发展各阶段而立。在讨论心性问题时,荀子开出了身体、实践、超越三层面,这三层严密结合、连续继发,而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则是欲望与理性的冲突与融合。就目前而言,海内外荀学研究者都是只就某一层或两层的心性发展来讨论荀子哲学,故有性恶、性朴、性善、性歧诸讲争论不休。若融贯三层,则可无争矣。又西方哲学之所以陷入窘境,乃因欲望和理性始终二元对立,去彼取此,莫衷一是。而荀子恰恰通过实践、超越层面提供了理、欲相融的现实可能性,故在此意义上,中国哲学应与世界对话,以攻彼之失。现特就此二问题论证如下,以明荀学大要。一、身体层面:人性本朴
3、,情欲无恶就汉语学界而论,性恶与性朴讲影响最大,论理最明。性恶讲根据(性恶)篇“人之性恶,以性发为恶论定人性本恶,梁启超、牟宗三、唐君毅、廖明春、梁涛等先生主此唐君毅虽以为荀子主张“由天所就之性初无恶义,但此性却在“与人之虑积能习,勉于礼义之事相对较而反照132后为恶,故其实亦主荀子性恶论。性朴讲根据(礼论)篇“性者,本始材朴,就性论性而不及其余,刘念亲、徐复观、周炽成等先生主此。两派争论的焦点在荀子哲学的身体层面,亦即人之生性、欲、情能否为恶。为方便讨论,笔者取恶、朴两派集大成者廖明春、周炽成二先生学讲为代表,以明其得失,探寻荀子真意。廖明春将荀子人性构造分为二级三义,一级为生理之性,“生之
4、所以生的物质载体谓之性,这个性,显然指的是人的形体器官。268二级为心理之性,“指人的天赋本能。这是心理学上的性。270二级又包含情欲和知能两义,“情、欲、知、能作为荀子性概念的子概念,它们的意义又是有区别的。情与欲,荀子喜欢并称。为荀子性之一端。知与能也是连举并言,可知它们为荀子所谓性之另一端。283-84其中情欲会发为争夺,“争夺残贼淫乱这些大家公认的恶行,在荀子看来,并非是人性变异后的现象,而是从人之性,顺人之情的结果。既然是顺是从,人的情欲之性并没有异化,所以荀子以为人之性恶。285而知能“这种认识本能并不包含任何价值判定,只要当它变为后天的人为之后才具有价值判定内容,但它这时已是智而
5、不是知了。280廖先生的论证包含三点错误:1.情欲不可并称,细究也与性不同;2.情欲无恶;3.知能不可并称,且不属于性。现结合荀子文本加以分析。(正名)开篇一段话至为关键,是荀子为剖判心性构造诸发展阶段而作。开列其首三句于下:1.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2.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3.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廖先生以为这段话是连锁式递进展开的构造,并将1、2句根据递进关系析为生理、心理二性。但先生将第3句所论的情也归入第2句的心理性,岂非自相矛盾?又及,欲从何出呢?笔者以为北大荀子注释组对这段话的诠释较优。他们指出,第1句是讲“生来就是这样的叫做性。这里的性大致指人的耳、
6、目等感官的功能;第2句是讲“由本性的阴阳二气相和所产生的,人和外界事物相接触而产生的反响,不是经过后天努力或社会教化而自然就这样的,叫做性。3367-368很明显这是套用了张载的天地气质之性二元构造。(正蒙诚明)篇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和张子相近,程颐有性才二元构造,朱熹有天命气质之性二元构造。皆以天地赋形为生性;形与物接为气性,亦即欲。道学脉络渊源思孟,故诸子以性善欲恶,理气二分。而荀子则异于孟子而近告子,故其论性、欲皆为朴。第1句论生性,是一个价值中立的事实判定,俞樾讲“性与生,古字通用421b,信其言也。第2句论气性、欲,“精合感应
7、即接物之意。荀子在(正名)篇后文与宋钘情欲寡学讲论辩时明确指出“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乃坦然接受人类欲望,以为舍此则人无存焉,故此句亦谓“不事而自然,即无善恶而朴。欲是偶发单次的意向活动,待其常然或常不然,便为好恶喜怒哀乐,即第3句所论之情。荀子在该篇后文亦指出“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故此情亦朴。所以,性、情、欲细究既不可并称,也绝非恶。(礼记乐记)论人性发展的三阶段与荀子全同,可引为参证:“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但荀子又确有性恶之讲,(性恶)篇首即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周炽成先生因而而务将(性恶)篇论为非荀子所作
8、以维持其性朴讲,其实不必如此。由于紧承此句荀子就讲“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是在强调顺着主观欲望发展为现实争夺才是恶,恶指行恶,而非性恶。且“顺是性的主语也不可能是性,所以产生争夺之恶的主体也并非潜在人性而是现实人为。性所以恶,恶在一个“顺上,分清性、行至关重要。譬如儿童贪玩,乃天性使然,顺性发展虽然为恶,而正确的教育方式则是着眼于后天,培养理性导正习惯,却不是遏止其天性,因其贪玩便斥为恶童。很多研究者以荀子之论性发为恶断定其以为人性本恶,不正类乎后者?这是误解了荀子本意。且荀子在辩难孟子性善讲时,也是从性朴讲出发的。但为保持全篇概念使用的统一性,他特称此为“朴“资
9、。荀子论为:“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首先,荀子肯定了孟子“人皆失丧其性的判定。继而以此为前提,将性善代入其中,推出性发为恶的结论,以此责难孟子性善讲不过是别立虚名。但假设荀子以性为恶,将此代入论证,不也会得出性发为善的结论吗?这岂非搬石砸脚?其实荀子恰恰是以性为朴展开这段论证的。性朴,则后天的发展可恶可善,关键在于理性能否生成并起作用,所以(性恶)篇并不违犯性朴讲。二、实践层面:心分善恶,道德实践的动态循环以性为朴,肯定性、情、欲,正是周炽成先生所
10、代表的性朴论思想。周先生以性朴论为逻辑起点,从性与伪教化的关系上,论证唯性朴才需要教化、能够教化,并据此与性恶、性善、性兼三派论争。他讲:“走孟子之路,关键在本人的觉悟,外人的作用不重要519,所以善性不必教化。“在性恶论视野下,教化的必要性不成问题,但教化成善的可能性却大有问题518,所以恶性不能教化。至于世硕等人的性兼善恶论,“这种人性论以为有现成的善和恶包含在初生的人性之中,而性朴论却不这样以为。性朴论倾向于成认初生人性中包括着向善或向恶发展的潜质,但不肯定其中有现成的善或恶。6123先生对世硕等人的理解有误。世子论性的文献固无可考,但其思想已为王充转述在(论衡本性)篇,“周人世硕以为人
11、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王充以为“唯世硕儒、公孙尼子之徒,颇得其正,并据此衍出己意,“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所以世子也是主张人性中有善恶潜质的。周先生与这一派的区别,只在潜质的发与不发,而这正是性朴论的逻辑漏洞所在。若如周先生所论,性中潜质不必然发为现实,那么现实的善恶何以可能呢?可能的回答是:由于伪,后天教化。这显然是一种外部决定论/机械论思维。教化的施行者是圣王名师,据荀子所论,他们本质上与常人无异,那么又是谁在教化他们向善呢?此必将陷入逻辑上的无限倒退,直到出现类似西方哲学的上帝、第一推动者为止,显然与荀子法后王,不求天
12、的思想相矛盾。所以周先生始终不曾丢弃性中善质的提法以避免这一深层窘境。但这只是一种语言的含混使用罢了。若对参西哲洛克以白板讲tabularasa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讲的批判,于此便可恍然大悟。天赋观念主张人出生便有天赋观念,对此或不察,但有认知它的能力。这便类似性中有潜质尚待发展。而洛克则以为既有观念,焉可谓为不察,潜能既必发为现实,则视为既存可也。笛卡尔不过是利用语言的误用averyimproperwayofspeaking714来混淆概念。洛克所论诚是,善质其实就是善性,也是善行,潜在的善就是现实的善。又且即或此讲不谬,那现实的恶又何以可能呢?则恐怕需于性中加些恶质。如此则性非但不朴,亦且杂矣
13、。现实善恶的根源并不在潜在人性,而是心理性所使然,理性产生于实践。首先来看(正名)篇首继上节所引三句之后步步推演而出的剩余五句括号内为笔者讲明:4.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此句论心虑,指理性规划5.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此句论虑而后为,指偶发性实践。6.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此句论积习而伪,指常态性实践7.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此句论正利正义,指实践原理,亦即道德8.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此句论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循环,在此经过中也磨练了理性第4句,由性、欲、情演进到心的作用,就产生了价值判定。该篇后文曰:“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
14、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治乱,即善行恶行,含有价值判定。人有欲望本来无恶,但欲望的知足却是一个现实而非意向的问题,它涉及到实践主体的交互。荀子以顺性为恶描绘了一个主体不曾交互,人人为足欲而斗至身死欲息的最坏状态。鉴于此种恶果,理性在实践中生长,开场考量和抉择欲望,以达成交互避免争夺,于是就有了公心、善行。梁涛先生主张性恶心善,并根据郭店楚简训“伪为心为873,可谓得之。但荀子论性并无善恶,正确提法应是心分善恶。第5、6、7句,则描绘了理性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性的动态双向循环,并由此产
15、生了道德。第5句是指偶发性实践,以单次行为验证理性判定,若该判定导致争夺,使少数人欲望过盛,多数人身死欲息,便不能成为常态。只要通过反复实践验证而得出的理性判定,才能被“习焉且反复践行,成为第6句的常态性实践。这样通过理性与实践的不断试错、累积、循环,人类终于获得了较稳定的正利正义实践原则,也就是第7句所论的道德。值得注意的是,荀子的道德完全是后天动态生成的,且本身也在不断演进,所以荀子主张法后王而不法先王。这与海外新儒家所反复强调的先天道德自觉是有很大区别的。第8句论对道德的学习与实践。廖明春却据此提出知能之性与情欲之性并称。先生并非没有意识到心/理性的作用,(荀子新探)一书的解蔽章就专论此
16、。但他既已据性发为恶论定性恶,也必然要为现实之善在性中觅一根源,因而才对第8句作了错误的训诂。他将“所以训为据以,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解读为人据以认识礼义的能力是知。但照这样训诂,首先,一句话中“知含两义,“知之的知是认识行为,“谓之知的知则是认识能力。对于主张“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正名)的荀子,使同一句中一名二实,这不太可能。其次,“智所以能之在人谓之能这句的主语是智,人固可据能,智亦可据能否?故此训实误。其实,这里的“所以当是一个连词,表示顺承递进关系。一样的用例在(荀子)全书比比皆是姑举一例:(修身)“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这样的训诂也吻合
17、此句所在段落的递进逻辑构造,使其紧承第7句,讨论人对道德的学习践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完好应作“正利正义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意为人对道德的认知叫做学习两个“知都指认识活动。“知有所合谓之智,意为能将学到的道德与现实情况对照,并得出详细行动方案,叫做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谓之能,意为实践该方案叫做能,也就是知行合一。“能有所合谓之能,则是实践获得了成功,与现实合验了。最后一个“能字当训为耐一如“知有所合谓之智,表示对实践主体的赞许。这都是现实实践行为,而非潜在认识能力。近年来海外儒学研究也十分关注荀子的道德动机讨论。万百安B.VanNorden以为人是通过不断地礼义学习与实践,从不乐礼义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危机 回应 西方哲学 论文
限制150内